第一章

这话一出来,恐怕是流言蜚语少不了了。

幸亏他多问了一句,要是献错了殷勤,岂不是做了无用功。

“竟是如此!”里正佯装怒道,“真是辜负了大人的一番心意。”

小厮见里正明白了自己的态度,点点头:“不过我们老爷仁慈,既然颂哥儿想要回来,就放他回来。”

“既然回来了,就好好过日子,莫要乱跑的好。”

言外之意,自然是不希望宁颂再去老爷和夫人面前碍眼。

“自然,自然。”

话说到这里,小厮的任务已经圆满完成了,问了里正的名字之后,叫了同来的嬷嬷,一起驾着马车离去。

马车来时如同一阵风,离开也毫不挂念。里正对着马车离去的方向,品了品其中滋味,忍不住摇头。

“怎么样,李老三,舔着贵人的脚丫子了吗?”

“去你的。”名为李三的里正翻了个白眼:“什么贵人!”

眼睛长在了脑袋顶上的小人罢了,想差使他做事,还一点好处都不给,真当他是傻子?

“宁家那个怎么说?”问不出贵人的身份,宁家有什么乐子,总能说说吧。

“宁家,什么宁家?都是泥坑里刨食的命,还当自己是个什么人物呢!”

李老三一想到自己为了宁家丧事浪费的功夫,又点头哈腰什么都没捞着,心里觉得晦气极了。

“少去凑热闹,人家可是县丞公子都不当的大少爷!”

细柳村面积不小,人口也不少,但奈何这里是熟人社会,不过几个时辰的功夫,宁家的新鲜事就传遍了。

不过,同样的话语,传到每个人耳朵里,所理解的角度也不同。

“这宁家真有一门亲戚?平日里怎么不曾说过?”

“那县丞的公子真是个傻的不成?孝顺,这孝顺值几个钱?”

“你傻呀,这话你也信?”

有浅显地相信一面之词的,也就有压根不信明面上说法,想得更深远一些的。

“这一家人是普通人,一家是县丞,这哥儿想待在哪里,哪里由他说了算?”

“怕不是被赶出来的!”

好端端的,那为何宁仁家的大儿子被收养了,又被养父母赶出家门?

顺着这个话题想下去,那猜测就更多了。什么不孝父母、命克父母,连身体不好不能人道都传出来了。

就在这各种说法甚嚣尘上时,宁家兄妹送走了邻里客人,看着床上躺着的人,心里发愁。

先不说这个来历不明的人到底是谁,就光说如何处置这人,就让他们犯了难。

家里连他们自己吃的口粮都没有,哪有人力和钱财去照看这个为见过面的“兄长”?

要不把人先弄醒?

宁家兄妹面面相觑,此时此刻,在昏迷的昔日宁家大少爷的意识之海中,也有着一个人在头痛。

眼前的一小团代表意识的光晕越来越弱,看着摇摇欲坠,就快消散了。

“您瞧见了,我愚钝如朽木,不但克父母,还被养父母厌弃,再活下去有什么意思?”

“别!”

另一道意识连忙劝他:“生命可贵,你再好好想想!”

可话虽如此,那一道属于古代“宁颂”的意识光晕却越来越弱,接近于无。

最终,这人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一样,化成光团融入了另一道意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