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就是想说,也许系统对于他们心理状态的把控是正确的,但也不能就因此觉得他们就一定会犯罪从而采取什么行动。我觉得这个是大忌。不仅是说无罪推定,更还涉及到这种情况——本来他过段时间自己就缓过来了,结果你对他采取行动,导致他产生过激反应,从而行为举止反而像个罪犯了,甚至真的被判断为即将实施犯罪……如果因此被警察出于‘预防性的考虑’而直接击毙,你说这人该上哪说理去?”
“嗯,是有这方面的问题会存在。”雪莉沉默片刻,点了点头:“显然,到了那一步,对于被指控者的实质性侵害就已经发生了。而在那一步发生前,他都不知道遭遇了多少次误解了。”
“说不定就是这些监视和怀疑让他本来就不是太健康的心理状态一步步恶化下去的。”何南提出:“这个情况,怎么说呢……就特别像是预言的自我实现吧。”
“哦。”雪莉听他提出这种说法,会心一笑:“确实有这种感觉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所谓预言的自我实现性,究竟指什么?
这和另一个概念的“自证预言”有些区别。
自证预言是指因为相信某个与你相关的预言,因此你的一切行为都是在自觉或不自觉的朝着最能让这个预言实现的方向走。
比如跟一个小孩预言说你今后一定能考上A大学,身边的人也不断说你被预言了能考上A大学。
那他可能潜移默化之间就会去关注A大学并了解它的分数线、专业等等。
这说明一个人的信息环境是会影响到决策的。进而产生更为深远、乃至影响一生的决定。
当然,你的预言不能没有明确目标性,比如你跟孩子说以后能赚一千亿,那怎么个赚法都没提,是没意义的。
也不能难度过高。
一千亿这个数字本身就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所以预言毫无意义。
其实任何过于功利性的预言都是无效的。包括把上面的A大学换成一些分数巨高无比的顶尖学府,也是如此。
你得提那些不那么功利性、可以通过努力奋斗以及兴趣钻研就有可能做到的事情。
至于预言的自我实现性呢?
这个就是另一个意思了。
打个比方。
张三和李四是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