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看 > 都市言情 > 大宋昏君 >

第七十二章 少年英雄朱小青

古往今来有几人敢和皇帝聊天的时候过去拍拍他的肩膀说声:嗨,哥们。

朱小青年幼,他向来又天不怕地不怕,见了皇帝从来不知害怕的主儿,这反倒让赵桓更喜欢。

“没事,你接着说。”赵桓笑了笑。

朱小青再大的胆子这时也不敢过去拍赵桓的肩膀了,于是他只好垂在下首恭恭敬敬的说道:“陛下,卫青确实厉害,百战百胜,且平生无一败绩,但他还是有他的局限性。”

这朱小青当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他说的话在赵桓听起来都是些大话空话,怎么吹牛鼻怎么来。

“说下去,什么局限性。”赵桓伸伸手。

“卫青曾对汉武帝说道兵贵精不贵多,兵多确实容易造成调度协调出现问题,而且人多嘴杂容易泄露军事机密,不利于军事部署。但也要分情况。若是大兵团作战,还是人多力量大。

当然我说的这人多力量大的前提是指手下的将领要个个服从命令。只要能够做到令行禁止,人越多越好。”

这一番话倒让赵桓吃了一惊,他好像说的没错。令行禁止,是行伍之人的规矩。

“接着说,只要你能说服朕,朕可以考虑你领兵的事儿。”

“陛下。”朱琏有些焦急,他不想自己的亲弟弟去战场涉险。

“真的?!”朱小青喜形于色,又想扑上来抱抱赵桓。但他看了一眼皇后,又缩了回去。

朱小青继续说道:“陛下,我看了最近的边防地图。我发现问题很多,比如这西北的清河府。奎县为什么会被蒙古骑兵如入无人之境的来去自如?就是因为韩世忠将两翼兵力放在了横水沟和桃仙镇。如果是攻城略地的打仗,这布防没有错。可蒙古人是来打劫,抢完就走。你把奎县晾在了人家眼前,人家岂有不咬一口的道理。”

赵桓越听越惊,他没想到朱小青什么都不知道,仅仅凭一副地图就猜出来奎县症结所在,而满朝文武包括自己还一直以为是清河出了奸细。

朱小青,人才!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bsp; 文德殿赵桓的龙椅后面墙上挂着一样东西,这东西来历非凡,太祖赵匡胤御用佩剑。

这东西就算是赵桓也惧怕三分,权且称作它是尚方宝剑。

太祖的佩剑,上斩昏君下斩谗臣,赵桓取过墙上的宝剑。

‘呛啷’一声,赵桓拔出长剑,一道寒气扑面而来。

剑刃如秋水,寒光摇晃不定,好一把绝世宝剑。

“当年太祖仗其宝剑南征北战,斩敌无算。后一直供与宗庙,是朕将它带到了这文德殿。令狐云龙,朕现在赐名此剑为‘尚方宝剑’可上斩昏,上斩皇亲,下斩谗臣。”

他嘴一秃噜,差点把上斩昏君说出来。

斩昏君是不可能的,再牛逼的东西也不敢斩昏君,那是谋反。况且赵桓自己就是个昏君,他可不想这么叫。于是自己改成了上斩皇亲,下斩谗臣,这么称呼才勉强算得上正确的。

利剑回鞘,赵桓将尚方宝剑交给了令狐云龙:“记住,此剑不可轻易出鞘。那狗娘养的李清远若是当真为非作歹,你便拿剑砍了他。”

令狐云龙恭恭敬敬的接过此剑:“臣,遵旨!”

“去吧,越快越好。朕怕你去得迟了那一千多号百姓成了冤魂。”赵桓摆了摆手,令狐云龙抱剑退下。

一旁的曹东升看呆了,赵桓瞪了他一眼:“看什么,随朕去仁明殿看看朕的儿子去。”

赵桓去了皇后寝宫,还没等进殿,便听到仁明殿里面传出来一阵吵闹声。

“姐姐,你就求求陛下,让他派我去边关,我想打仗!”那是朱小青的声音。

“青儿!你怎么还如此胡闹。我朱家就你一个男孩,你去了边关打仗,可想过爹娘么。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本宫如何向爹娘交代!”那是皇后朱琏。

曹东升想进去,赵桓摆了摆手,他还想听听这姐弟俩吵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