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看 > 都市言情 > 大宋昏君 >

第四十八章 迁坟帝陵得殊荣

赵桓虽然下令自己的陵墓不得铺张,一切从简。他也从没有去过自己的陵墓看看什么样子,但赵桓已经有了主意。

“李纲,你乃是我大宋功臣,论功劳你无出其右。金人围京之时,若不是你力主抗金,朕怕是孤掌难鸣。朕特许你的祖坟迁移到朕的陵墓一侧,你认为可否?”

这倒是真的,当时若不是李纲坚持抗金,赵桓在朝中根本就没有他说话的份。别说是没人听他的,若不是李纲,怕当时他的帝位也保不住。

此言一出,群臣更是大惊。伴随皇帝的陵墓,陪葬墓这是多大的荣耀啊。若不是皇帝对你的忠心深信不疑,若不是你当真劳苦功高,谁人能够得此殊荣。

李纲更是惊得跪了下来:“臣惶恐!”

赵桓一摆手:“就这么定了,李纲为国为民,乃我大宋栋梁之才。朕特许李纲祖坟迁往朕的陵墓一侧,由礼部选址,户部出资。”

“陛下!”李纲跪在地上感激涕零。

这是为君之道收买人心的最好方法,现在赵桓让李纲去死,他怕眼睛连眨都不会眨一下。

赵桓继续道:“段小容,此次迁坟由户部出资修建,记住,不要疼银子,这是李纲应得的。”

段小容站出来:“遵旨!”

赵桓看了眼曹东升,曹东升抬起嗓子:“退朝!”

下朝以后,群臣围着李纲窃窃私语个不停,众人无不羡慕万分。大宋开朝以来还没听说那个大臣获此殊荣。

“恭喜李大人,贺喜李大人啊。陛下如此体恤臣子,这可是李大人莫大荣耀啊。”

“是啊是啊,李大人为我大宋鞠躬尽瘁,青史留名自不再说啊。”

就连一向自视清高的孟谷饶都走过来拍了拍李纲的肩膀:“行啊李纲,这殊荣甚就,连老夫都有些嫉妒了。”

李纲嘿嘿的笑着:“多谢,多谢孟大人夸奖。”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bsp; 这就有点尴尬了,赵桓确确实实是从印钞司摸了十万两银票。

十万两,绝对是个大数目,整个宫廷一年开支用度也不过区区百万两而已。

其实赵桓并没有花那么多,他这次出宫仅仅花了几千两银子而已。但到手的钱再让他吐出来那是休想。

“这个,当朕是借的,以后从后宫用度里面裁剪便是。”赵桓尴尬的说道。

这整个天下都是皇帝的,但皇帝却并非为所欲为的完全自由。这要是孟谷饶,非得逼着赵桓还上这十万两银子不可。

幸亏是段小容,此人聪明的多:“借可以,不过陛下需给印钞司一个欠条,否则这十万两银票无法入账。”

欠条还不就是个程序而已,到时候赵桓就是不还,谁敢去要。

赵桓点了点头:“恩,朕明白了,你们都下去吧。”

四人退下以后,赵桓哈哈大笑,他从怀里掏出那一沓沓银票:“发财了!发财了!”

九万多两银票,足够他以后出宫狠狠滴挥霍一番了。

晚上赵桓留宿在了南宫怜儿那里,他又自吹自擂了一番,哄得南宫怜儿不住的微笑。

天亮后赵桓去了一趟早朝,对于习惯了早朝见不到皇帝的大臣们来说,赵桓的出现让他们有了一丝丝的不适应。

经过科举,官员重新选拔等一系列措施,赵桓终于发现现在的朝政比以前干净多了。

这些臣子们不再为了各自利益互相倾轧,而更多的是出现了一些敢于直谏的大臣。他们一些都是新进提拔上来的,这些官员敢于痛陈时弊、敢于据理力争。

有个官员竟然弹劾李纲家的祖坟占人田地,这倒是让赵桓吃了一惊。

“李纲,此事可当真?”赵桓问道。

李纲站出来躬身道:“启奏陛下,此案却是如此,是臣的错误。不过此事也另有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