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对儿女,赵桓鲜有时间陪他们。皇帝确实很忙,嫔妃又多,陪子女的时间自然是少之又少。
曹东升慌忙带着俩小太监还有四个宫女陪着,赵桓刚走出门口。赛华佗满头大汗的回来了。
赵桓心中一慌,看赛华佗气喘吁吁的样子,显然是急奔而来的,莫不是南宫怜儿出了什么事:“赛华佗,怜儿怎么了?”
皇后等人也吃了一惊,看赛华佗着急忙慌的样子,似乎是出了什么大事,众人纷纷站起。南宫怜儿活泼好动,对每个人都坦诚相待,深得众人的喜欢。是以每个人都非常关心。
只见赛华佗面带笑容:“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南宫娘娘有喜了!”
赵桓眼睛立刻亮了,声音都有些颤抖:“你,你说什么?”
“臣已经替南宫娘娘诊过脉,已经有喜近俩月。”
“哈哈!哈哈!朕又有儿子啦,哈哈哈!”赵桓仰天大笑。
皇后等人也都欣喜不已,这下又有的热闹了。众人嚷嚷着要去看看,赵桓乐不可支的点头答应着。只是走的时候,唯独李思思沉默不语,似乎有些不太开心。
三个嫔妃,都有孩子,唯独李思思还没有怀孕。赵桓心细如发:“思思,就还有你了。你得加油啊,今晚朕去你那儿!”
这话虽然露骨了点,李思思却大喜过望,红这脸低头不语。
ps:推书,仙侠类《时空大师》,时空旅行,穿行在各个次元位面,谁才是真正的主角?一切由我时空大师拍板,开始你的表演……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bsp;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有近代战争的例子,赵桓对日本不可能不妨。哪怕对日本百姓不公平,赵桓也不会看着日本做大,这种国家只能让他们在愚昧与落后中仰望大宋的繁华与鼎盛。只有这样,他们才会不敢对大宋生有异心。至于赵桓死后,就留给自己的子孙后代绝对收回不收回日本吧。
恩威并用,赵桓现在深谙帝王之道了:“四位爱卿,朕不在的时候你们辛苦了。大家都没有吃早饭吧,大家饿不饿?”
李纲等人唯唯诺诺,不知该回答饿还是不饿。赵桓却一招手:“曹东升,告诉御膳房。给这四位大臣每人一碗莲子粥,吃完早饭咱们君臣一起去上早朝。”
“臣等谢陛下恩典!”李纲等人谢恩,这是皇帝御赐的御膳,这也是对自己工作的肯定和嘉奖。
得不到的往往越是最好的,你不能每次都赐宴,偶尔赏他们一回,足以让他们感恩戴德了。
赵桓上任后极力改正重文轻武的制度,宫外的英德碑上武将占了大多半。文臣若是想上英德碑是难上加难,这对于每个都想名垂千古的臣子来说是最大的荣耀了。
英德碑,大宋忠臣良将的荣耀之处。赵桓还特意御史撰书,将对大宋的有功之臣写入史册。这一招很是奏效,很多臣子为了英德碑和青史留名,是真的做到了忠心不二两袖清风,大宋风气一时大为改观。
尤其这段小容上任户部尚书以后,给赵桓上了很多实质性的建议。农明赋税是一减再减,严禁土地兼并。凡是查明的个人土地超过三千亩的,一律没收归朝廷所有。并且个人拥有土地超过一千亩的,朝廷加倍征收赋税。赵桓想将大宋改造成一个以商税为本的国家,当然这是个任重道远的事情。虽然大宋商业发达,毕竟这个时代还是以农业为本。
若是查清隐瞒不报,或者用他人名字冒名顶替兼并土地的,处罚更是严格。朝廷鼓励开垦农田,凡是开垦的荒地都归个人所有,这极大地鼓舞了百姓的积极性,大宋的国库是日益充盈。
赵桓乐得合不拢嘴,现在光是国库就有上亿的税收。群臣都没有想到越是减免农民赋税,朝廷收入反而增加了,对这个皇帝更是佩服不已。
赵桓以为今天的早朝肯定吵开了锅,各地奏折雪片般云集。没想到的是今日早朝平平淡淡,并不因为赵桓长时间没来上朝而有什么改变。
赵桓终于知道了当一个皇帝并非是单单靠你勤奋,隋炀帝杨广够勤奋,大明崇祯够勤奋,结果呢。只有善于发掘人才,知人善用方为为君之道。否则天下这么多事都由皇帝来处理,就算你有一百个身子也不够用。
退朝后,赵桓浪到了皇后的仁明殿。皇子赵昕已经开始由太傅老师教书识字,赵桓对这个儿子是爱极了,有意立为接班人。只是年纪幼小,自己青春正盛,是以搁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