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叔,您把您告诉朕,到底是为什么?”赵桓给他斟了一杯酒。
赵易叹了口气:“我不甘心!”
赵桓眉头微皱:“你想朕的皇位?”
赵易摇了摇头:“臣从未觊觎过陛下的皇位,臣说的是不甘心一辈子就这样碌碌无为。臣像那些大臣一样,出将入相,在那紫宸殿上议政天下!”
“皇叔啊,你的想法没错。可你不应该侵吞这些赈灾粮啊,你知道这些粮食对于海州的百姓意味着什么么。那是他们的命。这场旱灾海州饿死多少人,不光是因为天意,更多的是人为。”
赵易叹了口气:“既已踏错这一步,臣已经没有回头的路了。我不贪哪来的钱,没有钱我怎么去打点朝中的关系。你以为那些大臣们整天对我歌功颂德是为了什么,真是为了定王礼贤下士,忠君体国?他们为的是我的钱,为的是每年我给他们送的财物。”
赵桓点了点头:“这个朕明白,哪怕朕再怎么打压,再怎么严政,贪官永远都是抓不完杀不完的。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朕能做的就是严于律己,选拔贤臣。朕希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身边的人。”
“大宋有陛下这样的皇帝乃是社稷之幸啊!”
赵桓笑了笑:“社稷之幸,朕听腻了这些话。每个人都这么说,皇叔啊,你的案子你说朕是继续查下去呢,还是就此收手?”
赵易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陛下,别查了。臣一人死足以,再查下去牵连太多,会引起什么后果陛下应该知道。”
赵桓点了点头:“朕知道,可朕还是要查。不一查到底,怕朝廷永无宁日。”
赵易也笑了笑:“陛下,这个朝廷远比你想象的黑暗的多。百年社稷,弊端沉积,非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您杀了我,以后还会有第二个定王,第三个、第四个。”
赵桓豪情万丈:“朕知道,知道这个朝廷已经糜烂到何等地步。但朕也不妨告诉你,总有一天我会将大宋建成一个盛世大宋,万国来朝!”
赵易点了点头:“臣相信陛下有这个能力,可惜臣看不到了。广元粮铺,臣希望陛下查封后能够将广元粮铺归为朝廷。因为这种连锁模式会给朝廷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
“皇叔啊,你自己走吧,朕不送你了。”说着赵桓站起身走了出去,这时外面曹东升端进来一个盘子,盘子上一壶毒酒。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bsp; 海州府衙,刘豫、苏元忠还有韩铁心手下的仇天霸也被抓了来。几人跪在地上。赵桓率手下一众侍卫端坐大堂。
抓仇天霸的时候费了点劲,不过令狐云龙出马,拿下一个小小的仇天霸还是没问题的。
“刘豫,朕问你。是谁推荐你做这个运粮使的?”赵桓冷冷的问道。
“陛下,是虎衙司的郑贤。他给枢密院上的折子,陛下批阅后便任命臣为海州赈灾运粮使。”刘豫说道。
“你是不见棺材不落泪了,刘豫。朕已经查过,举荐你的人并非郑贤,而是有人冒充郑贤的笔迹上书给了枢密院,或者说是将枢密院的折子掉了包。说出来,朕可以对你从轻发落。”
刘豫咬着牙道:“陛下,无人指使,就是郑贤所为。是臣给了郑贤五千两银子。他才答应举荐臣的。”
“五千两银子,呵呵,大手笔啊。”赵桓笑了笑:“刘豫,这么说你是想死扛了,你知道别说是五千两,就算是五万两,他郑贤能收么?”
虎衙司,皇权的绝对代理者。这种权利集中的后果往往容易造成专政独裁,赵桓可不想走亡国的老路。
别看郑贤权势熏天,一是有开封府监督压制着。再一个,郑贤身边赵桓也安插了无数的眼线,这些眼线都是对赵桓绝对的忠诚,经过无数次考验挑选出来的死忠。他们会将郑贤的异动暗中报告给皇帝。
至少目前赵桓掌握的信息来看,郑贤对自己还是绝对的忠心。那么他说的有人冒充他的奏折一事,十有八九是真的。再者,五千两银子郑贤也敲不到眼里。
当初之所以选郑贤为虎衙司司使,除了他的忠心之外,还有就是他对权利对名声的渴望。郑贤渴望权利,更渴望名声。他想名垂千古,在史书上留下一个忠臣的英名。
不管赵桓怎么审问,刘豫都是咬着牙说就是郑贤推荐的。
“来呀!”赵桓一拍惊堂木,他怒了:“将这厮拖出去,大刑伺候!”
刘豫吓得哆嗦了一下,尽管浑身发抖,但还是咬着牙不肯承认。
侍卫将他拖下去,不多时便传来刘豫的惨叫声,旁边的苏元忠吓得瑟瑟发抖,很显然,他比刘豫脆弱的多。
“苏元忠,记得朕跟你说过什么吗?”赵桓冷冷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