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人结结巴巴的道:“琅琊、琅琊县令李浩然带着灾民冲进了城内。还,还”
“还什么?”韩铁心抓着他的衣领。
下人哆嗦着道:“还将粮库的粮食给抢了!”
在一旁默不作声的陶文远闻言也惊得站了起来,灾民抢了粮库,那可是整整五千多石粮食。若是被灾民哄抢,王爷怪罪下来,谁都吃不了兜着走。
“什么!”韩铁心一把将那名下人推倒在地:“来人!去粮库!”
韩铁心带人来到粮库的时候,局面已经失控。无数的灾民,成千上万。他们冲进粮库,打倒兵卒。肩抗手提的一拥而入。
奇怪的是这些灾民虽然涌进粮库,却并没有各自哄抢。而是井然有序的分工明确,一队队,一撮撮的聚在一起分别搬运着,有的更是弄来推车,一人推着,前面两人拉着陆续的从粮库往外运粮。
“大胆刁民!竟敢私抢粮库,你们这是造反!将这一干刁民给我拿下!”韩铁心拔出配件喊道。
手下的兵卒纷纷举起武器,那些灾民愣了一下,随即扔掉手里的粮食。纷纷抄起各自的家伙准备迎战。
这些官兵虽然训练有素,可是灾民是官兵的数十倍。这些灾民们手里拿着木棍、铁锹、镐头,局势立刻剑拔弩张,官兵们看着灾民人多势众,吓得纷纷后退。
这时灾民中走出一名身着官服的人,正是李浩然。
李浩然躬身道:“韩大人!这些灾民并非是造反。而是本官让他们来的!”
韩铁心大怒,他挥剑指着他:“好你个李浩然,竟然鼓动灾民抢粮!本官要将你就地正法!”
韩铁心错了,错就错在他说的这一句将你就地正法这句话。那些灾民闻言登时坐不住了,他们冲上来将韩铁心摁在地上开始爆捶!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bsp; 刚离开汴京。到达南京应天府,运粮使刘豫与手下走马承受苏元忠便勾搭上了应天府府尹。
应天府府尹常学林设宴迎接刘豫等人,宴席上众人把酒言欢,酒肉摆满了一桌子,堂下还有歌姬在表演歌舞。
刘豫举杯道:“唉,陛下派本官做这运粮使,本官理应快马加鞭。这海州百姓还在水深火热之中,本官却在这里莺莺燕燕的歌舞,实在是对不住陛下的厚恩啊。”
常学林做应天府府尹靠的就是自己拍的一手好马屁,于是便道:“刘大人此言差矣,陛下让刘大人做这运粮使,那就是想让刘大人注意好身体。没有一幅好身体,刘大人如何做到为黎民为百姓谋福呢,大伙儿说是不是?”
在坐的应天府官员们岂有说不是之理,于是纷纷马屁走起,将刘豫拍的是眉花眼笑。
刘豫于是不再装了,他举起酒杯:“本官心系百姓,最恨的就是贪污腐败。搜刮民脂民膏那是要遭天谴,个人中饱私囊、贪污克扣,尤为本官所恶!”
常学林笑了笑,笑容有些不自然:“这个,刘大人高洁。下官佩服!只是,这赈灾粮食陛下下拨了整整四万石,据下官所知,海州知州韩铁心上报的是两万石便能解决海州灾荒问题,这粮食这么多,是不是?”
刘豫点了点头:“常大人的意思本官知道,你是怕赈灾粮食下拨的多了,那些个灾民就会养成好吃懒做,饭来张口的懒惰秉性!”
常学林大喜:“正、正是,下官正是这个意思。”
“嗯,所以嘛。本官出京城之时,赵王爷便道:刘豫啊,本王最看重的就是你身上这种大公无私,敢为天下想的性格。你到了应天府,就与应天府府尹常大人多多亲近亲近,那常学林本王可也是向来器重的很!”
常学林更是大喜过望:“多谢王爷栽培,下官早已收到王爷急报。王爷信中说道,这赈灾粮食”宴会上人多嘴杂,常学林没敢再说下去。
走马承受苏元忠说道:“常大人既然收到王爷密函,咱们应该尊从王爷命令行事。”
谁知刘豫一拍桌子:“这个自然是按照陛下的意思办事,本官要确保每一粒米都发放到灾民手中!”
苏元忠慌忙起身行礼:“下官多嘴,下官说错了,咱们当然是要听陛下的。”
常学林给手下的师爷使了个眼色,师爷慌忙道:“这个天色不早了,刘大人该歇息了,这个宴席早些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