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这盘鲤鱼色泽深黄,汤汁浓郁。鱼身上打着花刀,上面点缀着一抹碎葱花,远远便能闻到一阵香味,端的诱人食欲。
陶文远没有说话,只是看着那条鲤鱼。韩铁心之所以不敢得罪眼前这位商人,是因为商人背后的后台,大宋朝的某一位王爷,在京城一跺脚都会震三颤的主儿。
韩铁心看对方不言语,慌忙变脸叹了口气:“唉,眼下海州百姓还在受灾。本官却在这吃红烧鲤鱼,心中有愧,有愧啊!”说着一挥手:“来啊,将这鱼端下去。送到府衙外面,就说是本官体恤灾民,特命厨子做了一条鱼送给灾民品尝。”
论脸皮,不要脸的劲头纵观整个大宋朝怕是也属这韩铁心最厚。一条鲤鱼,对于饥不果腹的灾民来说是一种讽刺还是嘲笑那就不得而知了。当真是朱门狗肉臭,路有饿死骨。
下人慌忙要将这盘红烧鲤鱼端下去,没想到陶文远慌忙拦住:“慢着!这韩大人忧国忧民,当真是大宋的栋梁之才啊。只是这人还是得吃饭,若是饿坏了身子,韩大人还怎么为民出力。来来来。将这盘鲤鱼放到我这里来,我与韩大人把酒对饮。”
原来这陶文远好吃,他是被这盘鱼给吸引住了。对于这种行家来说,一闻味道就知道这是一道绝菜。
韩铁心大喜,这盘红烧鲤鱼是海州府厨子最拿手的一道菜,韩铁心不知道用这道菜讨得了多少封疆大吏的欢欣:“来来来!快快快!快端过来,这灾民怎能吃这种菜,万一饥不择食被鱼刺卡住喉咙怎么办,来来来,还是端过来。”
鲤鱼放到面前,陶文远便迫不及待的尝了一口。鱼肉入口,陶文远睁大了眼睛,韩铁心吓了一跳,难道这鱼厨子没做好?
只听陶文远咽下去之后大叫一声:“香!真香!”
韩铁心这才放下心来,正要拍几句马屁。只见陶文远捂住了喉咙憋得脸红脖子粗:“鱼,鱼刺,卡住了!”
“快拿水来!”韩铁心急忙吩咐下人。
下人慌忙端过一杯水,陶文远仰着脖子灌了下去,终于将鱼刺带下去。
就在这时,外面跑进一人:“大,大人不好啦!城外的灾民攻进来了!”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bsp; “大人!”路阿三和高二泣不成声,若是去海州抢粮,李浩然定然性命不保。
这是一场沉默的打劫,灾民们沉默的组织起一队人马,沉默的跟着李浩然往海州出发。
贪官的贪腐之狠可见一斑,刘豫是这次赈灾粮食的运粮使,他负责押运整整四万石粮食。除了这四万石赈灾粮食,赵桓还下诏离海州最近的徐州与楚州各下拨七千石粮食运送到海州。
海州知州韩铁心得了这七千石粮食,他却迟迟不肯下发。是以李浩然才逼不得已,纵民抢粮。
李浩然知道海州驻有军队,所以他得做好打仗的准备。从琅琊县带来的这些灾民都是他挑选出来,能打仗的家伙。
海州不断涌入的难民也让海州城吃紧,于是守城的士兵得到韩铁心的严令,不得放灾民入城,是以灾民都云集到了琅琊县。
灾民近万人,衣衫破烂,拿着木棍来到了海州城外。他们在城下叫嚷着,可城门还是紧闭。
守城官兵叫叶仁,还算是一个有抱负的将领,怎奈受到知州韩铁心的打压,一直郁郁不得志。韩铁心严令不得灾民入城,他也是毫无办法。
灾民中走出一人,正是琅琊县县令李浩然。只见李浩然在城下一抱拳:“叶将军,请打开城门!”
叶仁为难的道:“原来是李县令,恕在下难以从命。韩大人严令,任何人不得放灾民入城,否则就地革职。”
李浩然说道:“叶将军,你打开城门,只放本官与随从过去。本官有要事要见知州大人!”
叶仁不知有诈,命令士兵打开了城门、
这不是打仗攻城,守城士兵不能拿刀杀人家。城门刚开,难民便如潮水般涌了进去,守城士兵想阻挡也来不及了。
叶仁大惊,等他冲下城楼的时候只见李浩然冲他一抱拳:“多谢了!”
“快!快关上城门!”叶仁吩咐着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