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看 > 都市言情 > 大宋昏君 >

第五十四章 我自将心比明月

实际上张员外家里的粮食足足还有近百石,这就是奸商们的嘴脸。

灾民们欢呼着,他们终于不会饿死了,但这点粮食也仅够这数万灾民吃几日的。

张员外的脸都白了,他愤怒的看着李浩然,几欲晕去:“你,你。我要到州衙告你去!”

是啊,张员外并没有错。那些粮食是他自己的,况且人家也施过粥,也救济过灾民。谁也不是圣人,不可能将自己的家业全部施舍出去。

李浩然深深一揖:“张员外,本官若不这么做,这些百姓必死无疑。这些粮食就当是朝廷借你的,他日朝廷自会还你。”

说着李浩然寄过来一张借条,借条是以衙门的名义写的。至于将来会不会生效,那就不得而知了。

张员外心中恼怒,他想杀了李浩然都难以解恨。可现在他却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灾民们将他家的粮食一袋袋的抗了出去。

李浩然确实也给张员外家留了粮食,仅仅两袋米,也就是如张员外所说,他家粮食仅够吃一个月的。

李浩然带着灾民们一路打劫,整个琅琊县,十几户的大户人家都被洗劫了。

可粮食依然不够,这点粮食对于源源不断涌进琅琊县的灾民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

琅琊县每天都会成车成车的将死去的灾民拉到城外埋葬,因为尸体存放久了容易引发瘟疫。

灾荒伴随着的往往都是瘟疫,这是不可避免的。不过李浩然也取得了灾民们的信任,他现在成了灾民们心中的神,琅琊县的活菩萨。

海州的赈灾粮食终于到了,但是知州韩铁心却迟迟不肯发粮,理由是海州灾民尚无饿死。

而受灾最严重的琅琊县赈灾粮食也是依旧迟迟未发下来,海州知州承诺的三日后粮食到达也杳无音信。四万石粮食,从汴京出发,到了琅琊县连一粒米都没见。

李浩然怒了,他在衙门内拍着桌子:“韩铁心罪不容诛!琅琊县已经人吃人啦,他还敢压着粮食不肯发,他想干什么!”

抢了十几个大户人家的粮食,衙门里的差役们又回来了,回来继续当他们的差事。李浩然与其说是个县令,现在倒不如说他是个土匪更贴切些。

“大人,城外的灾民正源源不绝的涌进来,咱们的粮食也仅仅够灾民两日的。两日后该作何打算?怕到时候整个琅琊县再也找不出一粒米了。”高二跟着说道。

李浩然一拍桌子:“带着灾民,去海州!抢粮!”

高二大惊失色,他劝道:“这是谋反啊,大人,咱们去海州抢粮,朝廷定会以谋反罪剿我们的。”

李浩然冷笑一声:“没有粮食,这帮灾民早晚会反。还不如打着本官的旗号去抢他娘的!”

琅琊县县衙外,李浩然撸起袖子高呼:“乡亲们!海州知州不肯下拨粮食给咱们,咱们是在这等着饿死还是去抢他们的粮食?!”

群众的热情是需要扇呼的,对灾民来说尤其是吃的方面上,此言一出当真是一呼百应。

“跟他们干了!”

“我们都听李大人的!”

“对,抢钱,抢粮!抢地盘!”

李浩然安抚着众人的情绪:“大家听我说,咱们只是去抢粮食!大家听本官的命令。你们记住,你们就说是奉了李浩然的命令来海州运粮,若是朝廷追究下来,本官一人承担!”

此言一出,众人无人应声。高二大惊:“大人,您将抢粮的责任推给自己头上,这是要杀头的啊!”

路阿三当即怒道:“大人,苍天无道。咱们为什么不趁此机会犯了它!”

“对!朝廷昏庸,咱们反了它!”立刻有人附和。

李浩然大声喊道:“大家听我说,咱们万不可造反!本官受朝廷俸禄,当今陛下又是千古名君。只是这赈灾粮食受到了贪官克扣,奸臣蒙蔽天听,本官已经派人去汴京通知陛下了。相信陛下不日便会派人来调查。大家万不可造反,否则本官救不了你们这些灾民百姓。大家去海州抢粮,便说是奉本官命令。有什么事本官一人承担,只要我们能换回粮食!切记万不可打着造反的名头,本官求你们啦!”

说着李浩然直挺挺的跪了下来,众灾民都被深深的感动了。李浩然这是以一人之力救灾民与水火。若是明目张胆的去海州抢粮,那就是造反,朝廷就会派大军来镇压。到时候这些灾民就会被以反贼的名义处死。

若是以琅琊县县令的名义去抢粮,那就是李浩然一人的责任了,李浩然想用自己的性命来换得赈灾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