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一惊,李浩然快步往巷子走去,两名差役慌忙跟上。
到得巷子,李浩然被眼前的惨景彻底惊呆了。只见巷子里架着一口铁锅,一农妇一边哭着一边往锅里填着柴火。
旁边一个瘦骨如柴的农夫磨着一把剔骨刀,农夫旁边躺着一个死去的婴儿。
农夫磨完刀,操着刀子便往那婴儿尸体上割去。
“住手!”李浩然睁着惊恐的眼睛,他们在准备吃人肉。
路阿三和高二冲过去讲那农夫摁倒在地,那农夫几乎没有反抗,实际上他也没有力气反抗:“杀了我,快快杀了我,活着才是受罪。”
农夫的有气无力,语气冰冷而绝望,他说的确实如此,活着的更像是地狱。不,这里比地狱更惨。
“你们丧尽天良,食自己的骨肉!”李浩然目憎欲裂。
那饿的奄奄一息的农妇哭着跪地道“大人,这不是我们的孩子,我们与人换了。”
李浩然只感觉寒毛直竖,他蹒跚着抓着那名农妇:“你的孩子在哪里!”同样的,饥饿也伴随着李浩然等人。
农妇颤抖着往西边一指,随即头一垂,身体一软饿死在地。
三人大惊,互相搀扶着往西边奔去,他们也并没有多少力气了。远远的就能闻到一阵肉香飘来,李浩然只感觉天旋地转,仿佛到了地狱边缘。
这里是一户人家,木门紧闭,肉香便是从这院子里飘出。
李浩然一脚踢开木门,路阿三与高二拔出佩刀冲了进去。
眼前的惨景让李浩然胃里一阵阵往上翻,同样是一口破锅。不同的是锅里煮着的是肉,人肉。
不用想,就是刚才那个农妇的骨肉,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一个人正准备伸手往锅里捞肉,在他的旁边还有一个早已饿死的农妇。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bsp; 原来赵桓出的题只是一个考验,止兵戈方是治国之道。杜云台虽然酸腐,但他对时局的把握让赵桓刮目相看。当初在上京之时赵桓就说状元是他的,那时候赵桓就看出这是个人才。
知人善用,一样能开启盛世之篇。这方面唐朝李隆基前期就非常厉害,但是李隆基晚年就不行了,开始宠信奸逆。为避免历史重蹈覆辙,赵桓深知选拔人才的重要性,所以他才对这次科考舞弊案下重拳整治。
赵桓思索良久,钦点杜云台为头名状元。田才英为榜眼,史高杰为探花。
大街上站满了看热闹的人,人们都稀奇这个状元郎到底是何许人也。
杜云台着实风光了一把,他骑着马与众人抱拳打着招呼。当他来到一处大街的时候,他停下了马。
常二蛋的包子铺,杜云台身着状元红袍,走进包子铺。常二蛋看着身中状元郎的杜云台,惊讶的嘴巴合不拢。
杜云台深深的一揖“常大哥,小生多谢赠食之恩!”
慌的常二蛋将手在身上擦了擦,赶紧将他扶起:“哎呦状元郎,这可万万使不得。而今您是文曲星下凡降世,怎敢行此大礼,小人该给您磕头才是。”说着便要跪下。
杜云台赶紧扶住,一摆手。早有仆人端过一个托盘,托盘上盖着丝绸。
杜云台接过托盘,将丝绸揭开,只见一托盘白花花的银子。
围观群众大哗,人们都在窃窃私语的议论着。这常二蛋好福气,当时给了穷书生两个包子,不曾想换得一托盘银子。看来以后自己也得多行善事,说不定哪天也会遇到如此厚报。
这些银子都是高升客栈钱来也和李师师赞助,常二蛋吓得双手乱摇:“状元郎这是作何?”
杜云台寄上银两:“常大哥无需推辞,这些银两你务必收下,权当是小生一片心意。”
旁边群众跟着扇呼:“收下吧,状元郎以后岂还缺你这点银子。”
“就是,你收下了银子状元郎心里才能好受一点,让你拿着你便拿着。”
常二蛋还待推辞,杜云台坚持给送,常二蛋只好收下。
拜别常二蛋的包子铺,杜云台又来到了醉杏楼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