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云台来京城也有些时日,听说过京城第一名伎李师师的大名,可并没有见过,没想到眼前这位女子竟然就是李师师。
“各位,各位!趁着我们的钱掌柜今日开业大吉,咱们这些学子齐聚这里算是缘分。不如我们每人作一首诗怎么样!”人群中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
高升客栈挤满了赴考的学子,还有前来贺喜的文人墨客。于是众人纷纷摩拳擦掌,有人吟诗作对,有人引吭高歌。
“杜兄,你何不来一首?”雷向荣在一旁道。
“在下有请我的一位朋友作诗一首,一供大家欣赏。”说这话的人正是沈飞羽。
杜云台本想拒绝,但他看到李师师正在看着自己。于是站出来吟道:“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青楼女,今可为人妇。”
众人听完都被镇住了,半响无人应声。这是明目张胆的勾搭啊,他说李师师是青楼女子,今可为人妇,意思就是如今你可以嫁人。
突然响起一阵巴掌声,只见李师师拍着手:“好诗!”
杜云台走上前去行礼道:“在下杜云台,仰慕李姑娘芳容,想娶师师姑娘。”
此言一出,众人大哗,这人疯了吧。殊不知金人豪放,没有大宋那么多弯弯绕。杜云台在金国长大,为人又洒脱,是以他心中喜欢李师师竟然大胆的说了出来。
“啪!”的一声,李师师扇了他一耳光:“无耻!”
杜云台并不生气:“在下喜欢师师姑娘,男欢女爱,何来羞耻之说。”
李师师冷笑道:“我的夫君万人之上,才华横溢,状元之才。你行吗?”
杜云台直勾勾的看着她:“我若中的头名状元当如何?”
“我便嫁你!”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bsp; 杜云台写完,包子铺老板竖起大拇指:“公子好厉害。”
不知道他是说这诗作的厉害,还是字写得好。
杜云台微微一笑,收起纸张笔砚准备走,包子铺老板拿着这首诗:“好,好好!我这就找人裱起来。”
要命的是他拿反了,原来这老板不识字。杜云台只好给他正过来:“这样裱,别弄反了。”
包子铺老板不好意思的嘿嘿一笑:“俺不识字,不过俺最敬佩的就是读书人。不知公子尊姓大名,现住何处,如若不弃,就住在我家吧。”
杜云台再次躬身行礼:“多谢恩公美意,一顿包子已经是感恩戴德了,怎敢再来叨扰。在下杜云台,暂时住在柳集望月桥的桥洞下,以后老板若是想写书信可到柳集找我。”
包子铺老板点了点头:“俺叫常二蛋,公子若是饿了,就再来,俺免费给你俩包子。”
杜云台客气了几句,拜别常二蛋,去了柳集。
话说这常二蛋包子铺每日都在营业,却再也没有见过杜云台此人。常二蛋也没有啥书信可写,几日后也就把这事给忘了。
话说这一日,两位富家公子哥来到常二蛋的包子铺。
“老板,来几个包子。”一个白面书生道。
常二蛋掀开笼屉:“好来,客官稍等马上就来。”
另一个瘦高个突然大叫:“雷兄快来看!”
原来瘦高个看到的正是常二蛋挂在墙上的那首诗,那个姓雷的白面书生也看到了。他慌忙站起来走上前去:“好诗!好字!笔酣墨饱,如行云流水,银钩铁划,好诗好字!”
瘦高个慌忙冲出门外,将正在蒸笼包的常二蛋一把抓住:“老板,快快告诉我,这是谁的字迹。”
常二蛋看到他如欲癫狂的姿态吓了一跳:“客官您问这个做什么?”
瘦高个摸出一锭银子:“他在哪儿?”
常二蛋直勾勾的盯着银子:“柳集,桥洞。”
杜云台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柳集的桥洞下,这里好歹是个遮风避雨的地方。谁知他刚躺下,几个下人打扮的家伙二话不说把他架走了。
“你们干什么!”杜云台大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