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看 > 都市言情 > 大宋昏君 >

第二百四十四章 黄袍加身迫称帝

何栗大喜:“此计大妙。”

众人商议停当,便一起前往延福宫迎接赵佶。

没想到赵佶看到众臣来迎,竟然拒绝。

赵扩是宋朝第十三帝,光宗次子。光宗父亲病逝时,光宗拒绝亲自主持丧礼,因带头不孝被群臣,众人决定拥立赵扩登基。然而赵扩唯恐步其父不孝后尘,为天下废弃唾骂,极力推辞,最后被太皇太后逼着登基,痛哭流涕。

经历了上次之事,赵佶早已厌倦了权利。赵佶也不是傻子,李纲等人说明来意以后他立刻拒绝不干。现在让我登基背锅,等皇子长大了再把老子撸下来颐养天年,想什么美事呢。

李纲等人面面相觑,他们没想到赵佶竟然会拒绝。

张邦昌又劝了几句,赵佶拂袖道:“桓儿既已将辅政大臣任命给你们四人。你们应当好生辅佐昕儿,怎能将此重担又给朕。朕已经老了,就想寄情山水,养花弄鸟,此事不必再议!”

众人无奈,只好作罢。

张邦昌回家以后左思右想不是个滋味,赵桓御驾亲征,自己是辅政大臣。他妈的李纲等人处处排挤自己,每逢处理朝中事物,李纲与何栗有时候直接自己决断,连通知自己一声都没有。

孟谷饶见到自己更是抬头看天,自己好歹是个宰相。这三人平日谁把自己当回事了。说是四人辅政,实则是三人把持更为贴切。

想到此处张邦昌更是气愤不已,白时中当年给太子监国的时候也是如此,结果落得个被贬。自己必须想个办法避免步人后尘。

张邦昌在家是彻夜难眠,想起太祖黄袍加身开创大宋基业。突然脑中灵光一闪,心中有了计较。

赵桓八成是驾崩北方济州城了,整个京城立刻传了个遍。

康火镰、王宗濋、吴革等禁卫军首领都跟着御驾亲征去了,昨日群臣延福宫面圣,看守延福宫的侍卫在群臣建议下都已撤去。实际上赵佶已经恢复自由身,不需要再被幽禁了。

这日张邦昌勾结几名宦官又来到延福宫面圣,赵佶正在成平殿内挥毫泼墨,突然太监来报张邦昌带着几名太监求见。

赵佶颇为心烦:“不见!”

没想到张邦昌径直闯了进来:“太上皇,臣又来看您来了。”

赵佶眉头微皱:“张爱卿不在宫内忙政务,又来找朕作甚?”

“臣昨夜思绪良久,还是觉得请太上皇登基方能保固我大宋江山。”

赵佶微微有气:“跟你什么了,朕不会再去理政。李纲等人出类拔萃,朕相信他们的能力。”

“陛下,为了大宋江山。您可不能袖手旁观那,还请陛下回宫主持朝政!”张邦昌躬身行礼道。

赵佶大惊:“你叫朕什么?”

张邦昌不理赵佶,对身后的几名太监叫到:“你们几个,还不快帮陛下更衣!”

只见一名太监端过一个金盘,盘子上盖着红绸。张邦昌揭开红绸,赵佶大吃一惊,上面赫然就是一件龙袍。

几名太监走过来就要给赵佶更衣,赵佶大惊:“你,你们想干什么!”

张邦昌垂在下手首笑吟吟的看着,几名太监不理赵佶的挣扎,强行将龙袍穿在赵佶身上。

张邦昌慌忙躬身:“陛下万岁!万万岁!快扶陛下回宫上朝!”

赵佶还想挣扎,可是黄袍加身,他已经没有了退路。

辅政大臣平日都是在政事堂与众臣商议国事,大事由李纲四人决断。若是决断不下则群臣投票解决,每隔五日群臣又需去紫宸殿议事。

今日众臣正是在紫宸殿商议国事,李纲等人正奇怪张邦昌怎么没有来。

突然紫宸殿外张邦昌领着几名太监,得意洋洋的带着赵佶来了。

赵佶身着龙袍,被几名太监簇拥着来到大殿。

张邦昌暗暗奇怪,群臣面色并非惊讶。而是恐惧,每个人都恐惧震惊的看着这一切。

赵佶被拥上龙椅,张邦昌得意洋洋:“恭迎陛下登基,陛下万岁万万岁!”

没有期待中的欢呼,下面群臣依旧惊恐的看着。

赵佶浑身不自在,他想挣扎。可是被太监簇拥着坐上了龙椅,一切就由不得他了。

张邦昌大怒:“陛下重新登基,你们为何不拜!”

李纲看怪物一样的看着张邦昌,看的张邦昌心里发毛。不只是他,所有群臣都用这种眼神看着张邦昌,这让张邦昌更是如鲠在喉。

终于签书院事郑中和面色沉重的站了出来:“刚从济州城得报,陛下疾病已然痊愈。皇子登基之事暂缓,不月陛下便会回京。”

张邦昌脑袋‘嗡’的一声,只感觉天旋地转。恐惧蔓延整个身体,额头豆大的汗珠滚落。双腿绵软无力,一觉坐倒。

皇帝健在,自己拥戴太上皇登基。这形同谋反,诛九族的大罪!

赵佶更是慌乱的差点从龙椅上滚落了下来。这要是被赵桓知道自己在汴京称帝,哪怕是父子,自己性命怕也是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