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广图。”
另外三个人是罗三、常学林、林平之。
赵桓满意的点了点头:“不错。你们这些人是不是都真心效忠朕?”
“奴婢誓死效忠陛下!”太监们声音喊的震天响。
“杀了皇帝!”突然宫内闯进一群黑衣人,手持兵器冲了上来。
这是皇宫内院,居然还有刺客。要命的是宫内侍卫皆无影踪。
一众太监登时大乱,人人躲避而不及。
只见有名黑衣人手臂一支袖剑笔直射向赵桓。眼看赵桓就要被一箭射死,突然那名叫郑贤的太监飞扑而至挡在赵桓身前。
‘噗!’的一声,袖剑射中郑贤胸口。这郑贤手无兵器,情急之下用身体替赵桓挡了一箭。
另一名黑衣人举刀来攻,王大宝和范广图挡在赵桓跟前就要与对方放对,而张明却躲在了一边不敢靠前。
只见这名黑衣人收起大刀,摘下面具哈哈大笑,正是吴革。
再看郑贤,只见那支袖剑铁箭头已被拗断。郑贤胸口虽然中箭却毫发无损。
吴革走到赵桓面前躬身行礼:“陛下,郑贤、王大宝与范广图三人可用。”
赵桓点了点头:“郑贤、王大宝与范广图三人留下。其他人等每人赏三两银子都退下吧。”
原来这是赵桓为考验这些太监而出此下策,事关重大不敢冒险。他必须知道谁是真心效忠自己,谁是虚情假意,所以他提前与吴革商量着演了这出戏,否则以戒备森严的皇宫内院怎可能出现刺客。
赵桓要成立新军,太监是最合适的人选。为避免宦官专政,他只有出此下策试探人心。
宦官,在一个明君手里能成为治理天下的得力助手。在昏君手里宦官又能祸乱天下鱼肉百姓。
因为赵桓知道,其他大将再怎么誓死效忠也未必可靠。等他们功高震主之时难免心生异心。
太监则不然,你权利再大。皇帝说收回便收回,想弄死你分分钟的事。比如明朝那些权倾一世的大太监,皇帝说弄死你就弄死你。
当然也不是说让太监权利无限放大,那样他们真可能出现宦官作乱,弑君另立的可能性都有。
治国之道是一门极深的学问,赵桓也只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bsp; 回到了皇宫赵桓松了一口气,还是宫里安全。以后再也不能一个人出去浪了,必须带着个高手陪侍才能出门。
“曹东升,明日集合宫廷所有太监,朕要考试。”
曹东升以为听错了:“陛,陛下,考什么?”
“你他娘的问那么多废话干什么,集合所有太监,朕要考状元。”
“陛下!陛下!您没事吧?”外面响起朱琏的声音。
赵桓有些奇怪的看着曹东升:“皇后怎么来了?”
曹东升只好道:“陛下,您遇刺的事儿宫里都知道了,皇后岂不担心吗。”
赵桓心中些许感动,还是皇后疼我。
正想着外面又想起另一个人的声音:“皇上伤势怎么样?”
声音清脆,正是南宫怜儿的声音。赵桓心下大喜,自南宫怜儿入宫以来赵桓还没敢恩泽她。主要是她太美了,不知道为什么,赵桓每次见到她都有些紧张。此时听到南宫怜儿如此关心自己,心中怎能不喜。
“都给本公主让开!否则别怪我不客气!”不用想这也是李思思的声音。
文德殿外执事太监不知如何是好,皇上在殿内商议军国大事,这皇宫嫔妃就连皇后在内都闯了进来。
宋廷规矩,赵桓登基后严令后宫不得干政。若是皇上在文德殿议事,哪怕是皇后,没有赵桓的旨意也不能随便进出。
执事太监一边擦着汗一边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各位娘娘饶了小的吧,您进去了小的脑袋就没了。”
正吵闹间曹东升打开文德殿的大门:“各位娘娘,皇上请你们进去。”
众人大喜,几人叽叽喳喳的闯进了文德殿。
只见赵桓左臂包扎着白布,上面血迹隐然,朱琏她们立刻炸了。
“皇上您怎么了,要不要紧?”
“陛下您出去狩猎为什么不带着我,我可以保护你的。”
“哼,若是被我抓住那刺客一刀捅死他!”
处理政事的文德殿一时间莺莺燕燕,叽叽喳喳尽是小女儿吵闹声。
“好了好了,朕好的很。根本没啥事,你们先回去吧,回去。朕还有政务要忙。”赵桓劝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