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看 > 都市言情 > 大宋昏君 >

第一百三十一章 刀光如雪洞房秋

结果公主太过害羞紧张,使劲往后缩了缩,不让赵桓触碰。

赵桓有些为难了,他摸了摸头:“那个,公主殿下。朕刚才在来路上想起一件滑稽之事,讲与公主听听?”:

这西夏公主依旧沉默不发一言。

赵桓道:“咱们打个赌,若是你笑了呢,朕就掀开你的盖头,怎么样?”

这次公主终于轻轻的点了点头。

“我们这京城啊有位大侠,叫奔波儿灞,剑法无双。比你外面那些侍女可厉害多了。”赵桓侃侃而谈,为了缓和紧张气氛,果然公主握着衣襟的小手渐渐松开。

赵桓继续道:“一日这奔波儿灞他收到对手来信:你号称京城第一剑,三日后到此地与我一战。不来你便认输,给我滚出京城,你第一剑的名头就是个臭狗屁,你就是浪得虚名的灰老鼠,下面写着约战地址。谁知三日后那奔波儿灞并未去应战,你猜猜是因为什么?”

公主茫然的摇了摇头,盖头下的凤冠珠翠清脆动听。

“这奔波儿灞的剑法无双,号称剑圣。来信之人如此羞辱,说什么不去应战就是灰老鼠,于是奔波儿灞勃然大怒,他看完信就撕得稀巴烂:‘欺人太甚!太不把我剑圣放在眼里了,老子三日后定然去取你狗头!’说完奔波儿灞一拍额头:’卧槽,他留的地址忘了!’”

大概这个笑话太冷,西夏公主差点笑出声,但还是忍住了。不过气氛缓和了许多。

赵桓摸了摸头,搜肠刮肚的想着这个公主能听懂的笑话,终于他又想起来一个:“从前有个楚国人坐船过河,船划到一半的时候,突然拿在手上的剑掉到了河里,是他急忙用小刀在船上刻了起来,船夫很奇怪的问他:你这是干什么呀?那人回答到:剑是从这个地方掉下去打的,我做个记号,到了岸上以后好找啊。”

公主心中嗤之以鼻:刻舟求剑的故事谁不知道,这皇帝太也小瞧人。

谁知赵桓接着道:“船夫又说到:你个傻缺,做个记号你至于凿那么大个洞吗,船都漏水啦?”

西夏公主‘噗嗤’一声终于笑了出来,凤冠珠环碰撞,花枝乱颤。

赵桓一下扑过去:“不许耍赖,朕掀了!”

掀开盖头那一刻赵桓惊呆了,好漂亮的公主。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bsp; 王宗濋平叛山东的消息传到汴京,举国大震。

十六州收复,金国被打残,西夏无力抗衡,吐蕃忙着内斗,至于大理自保尚且维艰。四海升平,大宋实已到了建朝以来最强兵峰。

其实这些都是表面现象,大宋实已到了强弩之末。土地兼并严重,各种社会矛盾突出。只是恰逢金人入侵,国内矛盾转移到战争上罢了。

此时国库早已衰竭,赵桓深深地明白,若不改革,大宋这都破船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

可是一个烂到骨子里的社会制度,若想改革实在是艰难。你一旦触动某些人的利益,他们就会不惜一切跟你对着干。

眼下先联姻西夏,就算那西夏公主是只母猪,是凤姐。我赵桓把灯一吹,把眼睛一闭,就当她是南宫怜儿。

西夏公主的送亲队伍跋山涉水,披星戴月,终于来到了汴京。

儒家士子们本着天地人伦的法则,喜迎西夏公主入嫁皇宫。

迎娶之前双方不能见面,鬼知道这是哪个王八蛋订的规矩。大概又是那帮拿着三纲五常,伦理道德到处宣扬的士大夫们的杰作。

在迎娶西夏公主为皇妃这件事上,赵桓成了被动者,一众群臣操纵着各种迎娶细节。

为了彰显大宋势力,迎娶西夏公主这件事上户部砸下不少钱。宫内宫外张灯结彩,孟谷饶难得大方了一回。

各种朝贺奏表,西夏愿称臣大宋,枢密院于是派使臣降旨西夏称好。言到西夏乃我大宋藩国,自此荣辱与共云云。

西夏公主入宫后进驻鸾德殿,这是仅次于仁明殿的西殿,毕竟册封的是皇贵妃。

本来李思思册封的是贵妃,赵桓为拉拢西夏,主动提出册封为皇贵妃。大宋开朝以来还未设皇贵妃一职,这代表以后若是皇后不能统领六宫之时,皇贵妃可代摄。

西夏李乾顺闻之后大喜,又命人赠送两千匹战马,三百头骆驼作为礼物相赠。

洞房花烛夜,纳妃本是好事,可赵桓有点肝颤,因为这西夏公主入宫之后自己带着宫女。

带着宫女也就罢了,要命的是这二十几名侍女个个英姿飒爽,腰悬配剑,站成两排站在鸾德殿外。

赵桓带着曹东升来到鸾德殿外看到这架势吓了一跳,他想起一首诗:刀光如雪洞房秋,信有人间作婿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