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濋的军队终于到达了沂县,军队所到之处到处张贴告示:凡投诚的起义军皆无罪,并且朝廷还会下发赈灾粮食,一时间沂县人民欢心鼓舞。
刘贵生这几日忙着准备王小虎的登基大典。
这登基大典闹得犹如儿戏,一个破破烂烂的莱县县衙权作大顺皇宫。
与其说是登基大典,倒不如说是更像是一出闹剧。
仓促之间无法准备,王小虎穿着由莱县裁缝新制的土黄色龙袍。没办法,没有黄绸,裁缝只好用土黄色布料权当黄袍面料。
土黄色龙袍上面歪歪扭扭的绣着一条龙,王小虎非常不满意这条龙,因为他左看右看这更像是一条蚯蚓。
文武百官都是手下一众头领,各人名号倒是叫的震天响。
王小虎坐在用柘树树汁染成的黄色龙椅上,要命的是头顶上还顶着县衙的明镜高悬四个字,更是显得不伦不类。
王小虎一摆手道:“朕,这个,今日登基做皇帝,各位头领近前听封。这个,李大有,封你为,为……”
王小虎目不识丁,哪里记得这许多名号,他无助的看着旁边的刘贵生。
刘贵生咳嗽一声道:“李大有加封震天大将军,张铁柱加封平天大元帅,赵二狗加封混天大将军,李三胖……”
最后轮到自己,刘贵生咳嗽一声道:“刘贵生,一品宰相,位列三公。以后各位将军有什么事先需通报本官,再由本宫通知陛下。为避免陛下辛劳,各位将领无事不得直接面圣。”
这等于将权利给了刘贵生,王小虎觉得刘贵生是个大大的忠臣。你愿意管这些军务闲事,让老子尽情享福那是更好。
下面一众头领乱哄哄的跪在地上喊着:“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哇呀呀,众位爱卿平身呐!”王小虎居然带上了杂剧腔。(注:宋代无京剧,只有民间杂剧。)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bsp; 肖尊儒有些不知所措,定了定神躬身道:“大宋皇帝陛下,我主陛下正因为赶到愧疚,这次派臣来示好。”
赵桓冷冷的道:“忠孝信悌,仁义礼智,挂在嘴边踩在脚底。朕北征大金之时,你们恭顺的把头低进了泥土里,结果反手就捅了我们一刀。现在大金败了,你们又想起来示好了。告诉你,朕已然准备对西夏用兵,你们觉得你们能比金人能打?”
肖尊儒吓了一跳:“大宋皇帝陛下,臣此行就是求和而来。至于我们侵占大宋的国土,我主陛下已然言到会退还大宋。”
赵桓心中一喜,这倒是好事。看来这西夏也不想动兵。
其实西夏在经过母党专政,政治黑暗,士兵战斗力羸弱。到了李乾顺手里这才稍有起色,与宋开战有败无胜,他们巴不得求和。
表面上赵桓不能让人看出心中喜悦之情,于是脸上依旧冷若冰霜:“李乾顺带着什么条件与我大宋讲和的?”
肖尊儒道:“我主陛下言到,安州、麟州、建宁砦、怀德军,天都寨等地归还大宋。两国永无交兵,开放榷场两国交易。”
他们没有提天德、云内、武州及河东八馆地带,以及震武城。因为这些地方原本就是西夏国土,是童贯将其纳入了大宋版图。
赵桓也知道不能逼人太甚,否则和谈无望。也只好默许这几块地方再次归入西夏。
李纲站了出来:“陛下,若是西夏愿与咱们大宋和谈还需答应咱们另外几个条件。”
“哦,李爱卿请讲。”赵桓一伸手。
李纲手持笏板侃侃而谈:“西夏若是求和,需向宋称臣,并且开放马匹交易。否则和谈之事万万不能!”
赵桓心中一喜,西夏马匹众多,如此一来大宋骑兵不愁没有崛起的那一天。
“这……”很显然肖尊儒有些纠结,他不太同意开放马市。
何栗陈过庭等人更是嚷嚷着绝不和谈,应对西夏用兵,这自然是为了虚张声势。
赵桓一甩衣袖:“若无马市,则无榷场。你们西夏想开放榷场,必须同意开放马市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