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改名 想要爬得更快吗(第三更)……

穆芷彤还是别指望她姑母比较好,她姑母最会的就是见风使舵。

当年,昭阳长公主的女儿非得嫁给探花郎,那位探花郎长得确实好看,但是探花郎早就在老家成亲。那位探花郎为了攀上镇南王府,绝口不提老家的妻子。

后来,这一件事情还是被发现了,那位探花郎原本是去了翰林院,只等着他在翰林院待几年再外调,他的未来一片光明。探花郎的原配妻子带着孩子来到京城,还告到衙门去了。

那位姑奶奶哪里愿意丈夫被处分,她特意去找了原配妻子,让那位原配不再状告探花郎,还给了金钱。原配跟探花郎和离,还带着孩子住在京城。那位姑奶奶当初想要为难那位原配,被昭阳长公主阻止了,原配无错,错的是男人。

探花郎被赶出了翰林院,他后来又设法到国子监当夫子。他再想升官,也无望了。

柳姨娘知道那位姑奶奶打的主意,人家就是想要府里的一位姑娘嫁给她的儿子。

“你这脑子,怎么一点都不像我。”柳姨娘道,“都教了你这么多,你还这样。”

另一边,穆兰根本就没有关注穆芷彤,她去陪昭阳长公主一起用晚餐。镇南王没有回来,他要晚点回来。

“那些铺子庄园,你想做什么都好。”昭阳长公主道,“我们女子手里得有些东西,这才好。别人再关心你,总有顾不到的地方,还是得靠自己。”

“多谢祖母。”穆兰给昭阳长公主夹菜。

“那些东西原本也是你父亲的。”昭阳长公主道,“你父亲当年风度翩翩,还有不少姑娘喜欢他呢。他本来早就该定亲成亲的,他不愿意,我们也没有逼着他。他是个重情的人。”

“父亲以前……”穆兰又停顿,她怕昭阳长公主伤心难过。

“你一出生就没有见过你的父亲。”昭阳长公主笑着道,“是想知道他以前的事情?他小时候很调皮,一点都不稳重。你祖父就会拿着木棍追着他,明明你祖父能追上,还故意慢一些。你父亲到处跑,跑到屋顶上,跑到假山上,让你祖父气得插手骂。”

“祖父还让着父亲啊。”穆兰道。

“还不是因为他舍不得当你父亲,慢点追上,少打两下,多骂几句。”昭阳长公主想到那些事情,她就觉得好笑。

只不过昭阳长公主很久不去说那些事情,偶尔想起来,也是独自垂泪。

“你祖父还说都是我把你父亲生成那个样子的。”昭阳长公主想到大儿子当初傲娇的模样,“你父亲呢,他就说你祖父是不是说我背叛他,说他不是你祖父的儿子。”

那个时候,一家人有时候还会开玩笑。

“你父亲和你二叔一起玩耍的时候,你二叔傻乎乎的,总是背锅。”昭阳长公主道,“他们两兄弟的关系很好。”

“二叔不错。”穆兰道,她目前没有感觉出世子有多不好。她和世子之间又没有利益冲突,就算昭阳长公主他们要给她多准备一些嫁妆,那些东西在世子的眼里也不算什么。

“你二叔啊,他小时候过得逍遥一些。我们想着他哥是世子,也就没有必要严格要求他。你父亲没了,他成为世子,一下子也成熟稳重很多。”昭阳长公主道,“他还算好,就是你姑母……”

“姑母?”穆兰疑惑,她都还没有见到这个姑母。

“对。”昭阳长公主道,“她前些天去城郊的庄子,应该也快要回来了。”

昭阳长公主对这个女儿,真不想多说。女儿就是一个恋爱脑,非得要嫁给探花郎薛鹏。

当年,薛鹏长得确实很英俊,风度翩翩,多少贵女都看中了他,但其他贵女也没有想着非他不嫁。就是昭阳长公主的女儿非得要嫁过去,这让昭阳长公主十分无奈。

昭阳长公主原本是想着多查一查,有的人老家早已经娶妻了,还说没有娶妻。奈何这个女儿根本就不管这一点,她说她相信薛郎说的话,女儿非要嫁,还把事情弄得挺大的,当父母的就只能成全她。

“你姑母若是来了,你也不必多理会她说的话。”昭阳长公主道,“她嫁的是国子监的夫子。”

“……”穆兰疑惑,昭阳长公主的亲生女儿怎么可能就是嫁给国子监的夫子。

国子监那边也有官职划分,那些夫子在本朝就是从六品,有的品阶甚至更低。

穆兰想昭阳长公主和镇南王的亲生女儿嫁入侯府、伯府,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你姑母非得嫁的。”昭阳长公主道,“男人长得好看,没有用处的。”

穆兰没问,反正她不可能因为一个男人长得帅气就要嫁给那个男人。

当穆姑母回到家里的时候,她也不急于去见穆兰。昭阳长公主早就让人去告诉她穆兰回来了,穆姑母认为自己是长辈,当长辈的想要什么时候去见晚辈,便什么时候去,哪里有必要急匆匆地过去。

穆姑母曾经是天之骄女,多少人捧着她。她嫁给她男人的时候,一开始也不错,可当她丈夫的原配夫人来到京城之后,一切都变了。丈夫的大好前程没了,最后也就是设法当了国子监的夫子。

她的闺中好友嫁的却是名门望族,这让她感觉落差大。女人出嫁之后,还是得看夫家,夫家的身份不高,也容易被人瞧不起。

穆姑母知道丈夫多半是起不来了,她娘家人也不愿意多帮衬一把,等她要是没了,自己的儿女混得就更差。因此,穆姑母一直都想让儿子娶她弟弟的女儿穆芷彤。

穆芷彤在镇南王府还算得宠,虽然她是一个庶女,但是穆姑母都想过了,等穆芷彤跟她的儿子亲事定下来之后,她就让弟妹把穆芷彤记在名下当嫡女。

若非其他的名门贵女不愿意嫁入她嫁,穆姑母还是想看看其他名门贵女。穆芷彤有点不好,就是她是庶女,庶女成为记名嫡女,也就是名头好听一点,本质上还是庶女。

“我母亲对她还真是好,竟然让她当了郡主,而我呢……”穆姑母想想就不高兴。

穆姑母在丈夫的面前抱怨,她原本是县主。后来,她男人早已经娶妻的事情被爆出来,而她又非得跟丈夫在一起,皇家就取消了她的县主封号,她也不再是县主。

这些年来,穆姑母一直都想着让昭阳长公主想办法,让她继续当县主。

昭阳长公主都没有帮她,穆姑母认为昭阳长公主不够关心她这个女儿。明明她的母亲没有别的女儿,就只她一个女儿的,母亲还不在皇帝和太后的面前说她的好话。

在穆姑母还没有出嫁的时候,她进宫的次数多。她被免了县主的之位后,太后都很少让她进宫了。别人很轻易就能看出她失了皇室的恩宠,她在贵妇的圈层地位下降。

“我的县主之位没了这么多年,到现在都还没有回来。”穆姑母道,“母亲真是偏心。”

“……”穆姑母的丈夫顾大人没说话。

顾大人当年本来以为自己能把事情处理好,顶多让原配当妾室就行了,或者是休了原配。但是原配非得要闹,还把事情闹到京城,原配妻子跟他和离之后还住在京城,也不知道是原配妻子怕他对付他们,还是原配妻子就是想着故意留在京城恶心他。

一个一心想要往上爬的男人,他就只能待在国子监当夫子,那些学生还未必敬重他。他感觉自己的日常生活比较压抑,回到家里,还得面对妻子的指责。

妻子不断说她都是为了他才没有了县主之位,她多么喜欢他,她又要为家里做什么打算。

“一个丫鬟也配当郡主吗?”穆姑母不悦,“母亲他们真是宠着她。若是要让她嫁入我们家,她也是不配的。就算她是郡主,母亲他们要是没在了,她这个郡主就是空有一个名头,我二弟二弟妹他们拉她一把可以,不可能多帮衬她。”

“嗯。”顾大人微微点头。

“还是芷彤不错,她到底是我二弟的亲生女儿。”穆姑母道,“我二弟要承袭爵位的。二弟以后必定对她不错,这种不是空有郡主之位就能比得了的。”

穆姑母想来想去,还是不能让自己的儿子娶穆兰,就算她母亲亲自跟她开口,她也不可能同意。如果她让儿子娶一个丫鬟出生的妻子,她以前的那些朋友就更得嘲讽她了。

他们会说她自己没眼光嫁得不好,还要让儿子娶一个丫鬟,还说她为了攀附娘家就做出这等事情。

穆姑母不想再继续被嘲笑,穆兰绝对不能嫁入他们顾家。

“……”顾大人不说话,他认为他们根本就没办法挑剔这些,昭阳长公主不可能让嘉和郡主嫁入顾家,也有可能不让穆芷彤嫁过来。不过从长久来看,穆芷彤的身份确实更适合嫁进顾家。

又过了一天,穆姑母才带着女儿去镇南王府,她母亲必定会多赏赐穆兰东西,如果自己的女儿也能得到一些东西,那才好。

穆姑母没有出嫁的时候不稀罕那些东西,她出嫁的时候也是有很多嫁妆,就是为了她的丈夫打点耗费了不少嫁妆。丈夫本身就比较贫穷,穆姑母的嫁妆还要用来日常开销,嫁妆是一点点的变少,就算现在稳住收支平衡,儿女婚嫁呢,都得要钱。

家里的那些事情改变了穆姑母,让她也变得越发斤斤计较起来。

“我的那个侄女呢?”穆姑母到了昭阳长公主跟前,“她没听说她姑母来了吗?还不出来见我,要我过去啊。”

“她刚刚来过,我让她先回去休息。”昭阳长公主道。

过两天,昭阳长公主的大儿子和王阿妹就要举办婚宴,穆兰这几天也是早早起来。昭阳长公主担心穆兰的身体吃不消,这才让穆兰再回去睡个回笼觉。

“年轻人,哪里需要总是休息。”穆姑母道,“就算她在休息,下人还会不告诉她,她姑母来了吗?”

“你这性子,什么时候能改改?”昭阳长公主皱眉。

“您是只想着您的孙女,不管您的女儿了。”穆姑母不悦地道,“亏得女儿还把您的外孙女带来了,还想着让她陪着穆兰玩玩呢。结果呢,人家是郡主,我女儿是不配吧。”

“谁说不配了,就是你自己坐在这边说。”昭阳长公主道,“要我说,也别让你女儿跟嘉和一起玩了,去找彤姐儿她们。”

“母亲。”穆姑母示意女儿先出去,她这才道,“穆兰都成了嘉和郡主,女儿什么时候才能恢复县主之位?女儿也不想着当郡主,继续当县主就可以了。您也不想女儿出去,总是被人瞧不起吧。现在好了,他们还能说我比不过自己的侄女。”

“就知道你要说这个。”昭阳长公主没少听女儿说这一件事情,“你别想了。”

“母亲!”穆姑母让女儿出去,就是不想让女儿听到她和昭阳长公主的对话,也不想让女儿笑话,“您都能为穆兰要一个郡主之位,还不是县主,您这样未免太偏心了。”

“她还没有来家里,就已经是县主了。”昭阳长公主道,“皇帝下旨封的。你要是有本事,你也让皇帝给你封一个。她是先有了县主之位,才有了郡主之位。”

昭阳长公主自认为也不算是为穆兰求太多,穆兰是她大儿子的唯一女儿。

“您偏心就偏心,还要把话说得这么动听。”穆姑母道,“您是越来越喜欢敷衍我了。”

“当年,让你和离,你不愿意。”昭阳长公主道,“还想着对人家原配下手,你当那些御史眼瞎吗?还让你继续当县主,你也不怕别人翻出旧账,你男人还要不要继续待在国子监了?”

“每次跟您说这话,您就说这些。”穆姑母撇嘴。

“多大的人了,还不明白这一点吗?”昭阳长公主道,“你跟嘉和有什么可比的?她父亲战死沙场,那一场仗也胜利了。她当郡主,又如何当不得?”

过了一会儿,穆兰便过来了,她回去住处原本也没有睡觉。当她听闻穆姑母到昭阳长公主这边,便稍微整理一下过来。

“祖母,姑母。”穆兰给两位长辈行礼。

“长得倒是还像是我们家的人。”穆姑母道,“真是佛要金装,人要衣装。你这么一打扮,还真让人看不出你原先给人当过丫鬟的。”

穆姑母脸上还带着笑意,像是在开玩笑,可穆兰知道这位姑母不喜欢她,直直白白地不喜欢。

这样也好,直白一点,而不是弯弯绕绕的,让人没那么容易踩坑。

“祖母,孙女做了些吃食,估计快好了,孙女去给您端过来。”穆兰在得到昭阳长公主的应允,她先退了出去。

“这么快就走?”穆姑母不悦,“是不想见我这个姑母吗?”

穆兰听到了穆姑母的话,她没有停下脚步。

“你胡闹什么?”昭阳长公主看向穆姑母,“你若不想待在这边,早早回去。”

“母亲。”穆姑母有些想要跺脚,她母亲就这么向着穆兰。她原本以为穆兰会跟她低头,结果穆兰就那么离开,这跟她所想的都不一样。

“回去吧,今儿也不留你用饭。”昭阳长公主道,“你大哥也要举办婚宴了,届时,你再来吧。”

“一个山野村姑,有个姨娘的身份就够了,你们还要如此折腾。”穆姑母道。

“你舍得让你大哥唯一的女儿当庶女,我可不愿意。”昭阳长公主扔下去,她拿起桌子上的茶杯就朝着女儿砸过去。

茶杯落在了穆姑母的狡辩,茶水溅到了地上。

穆姑母见昭阳长公主那么凶,连忙道,“让她当嫡女就让她当吧。正好,我还要去见见弟妹,先走了。”

她怕自己再不走,她母亲又要发怒了。

昭阳长公主看着女儿离去的背影不禁摇头,女儿怎么还是这般傻乎乎的呢。女儿当她这个当母亲的不心疼女儿么,她不是不想女儿恢复县主之位,而是不能,太后和皇帝都不能那么做,他们都不能让天下文人觉得功成名就抛妻弃子不是大罪。

如果皇家把这一件事情轻拿轻放,那么以后其他文人还怕什么呢?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穆姑母不过就是一个县主而已,她当然也要受到惩罚。

穆兰比较随心,她不愿意去跟穆姑母多说话,也不想让别人觉得她好欺负。她低头一次,便要低头无数次。她当丫鬟的时候没有办法,不管是不是她的错,她都得低头。

这个时候,穆兰也想看看昭阳长公主的态度,看看昭阳长公主会不会强迫她留下来。她对亲情还是有那么一点小小的希望,她希望他们不为难她,希望他们能理解她。

“郡主做得好。”谢嬷嬷笑着道。

“她是我的姑母。”穆兰道,谢嬷嬷在太后身边多年,谢嬷嬷应当也见过穆姑母。

“她是您的长辈不错,但这也不是她用辈分欺压您的理由。”谢嬷嬷道,“您是郡主,又受了多年的苦,别人都当您会小心翼翼,您后退,别人就前进一步,就压着您。”

谢嬷嬷听过穆姑母的事迹,也见过。在她的眼里,穆姑母不珍惜身份,一个贵女也没有一个贵女的自尊心,穆姑母一心就想着恋爱。

穆兰听到谢嬷嬷的话,舒心不少。如果谢嬷嬷非得要她敬着穆姑母,怕是她们的理念不同,她们也不适合当主仆。

谢嬷嬷既然被太后给了嘉和郡主,她当然是要想着嘉和郡主。

西北,王家人虽然得了穆云毅送过去的东西,但是王林氏意图让她儿子顶替春兰的事情也被村民知道了。

那些村民一方面羡慕王家人能跟镇南王府结亲,另一方面又说王家人不懂得珍惜,难怪镇南王府也放出话,让王家人不能用镇南王府的名义。

当然,镇南王府放出来的话,村民没有亲耳听到,但他们都听说了。

王林氏走在村子里,别人都指指点点的,都在说她。

老王头去做木活,别人还问他,他的女儿都嫁入镇南王府了,怎么他还要干这些活。老王头只能说自己的女儿已经死了,人死如灯灭,这一段姻亲也就是那样子了。

有的人还不让老王头去干活了,他们都说老王头拿了不少东西,老王头该享受了。

老王头开心不起来,别以为他不知道,那些人都在嘲笑他们。说他们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他们要是没有弄一个鸠占鹊巢的计划,镇南王府的人就不可能这么对他们,他们一定能得到更多的东西。

“分家吧。”老王头让家里人都聚在一起。

之前,老王头的二儿子夫妻就有意分家,王薛氏还嘀咕了几次。

老王头不想再听到外面的那些难听的话,王林氏到底为王家生儿育女过,要让大儿子休了王林氏,大儿子也不愿意休妻。大儿媳妇认为事情没有真的办成,其实还是嘴巴上说说。

呵呵,哪里是嘴巴上说说,王林氏都在镇南王府的人面前说了。

“我跟你们娘跟着老二。”老王头道,“家里的这些东西,六四分,二房六,大房四。”

王林氏不甘心,她认为自己这一房应该分到更多的东西。但由于她之前的骚操作,她现在都不敢多说,生怕老王头真的让王大柱休了她。

若是她被休了,她这个年龄再回娘家,娘家人又不可能让她待着,她也不好嫁人。她嫁人,也是嫁给有儿有女的人,给人当后娘,那日子更不好过。

如果她年轻一些,还能再生孩子,或许还好一些。可她的年纪不小了,就算勉强怀上孩子,对身体也不好。

“好。”王大柱道,“就按照爹说的。”

“你不休妻,我和你娘也不逼着你。”老王头道,“以后,你们也别再说你们妹妹,别说镇南王府。我们高攀不上,攀上了,也被你们扯断了。”

老王头想想就心酸,没有人不想攀附上权贵。镇南王府的嫡长子娶了王阿妹为正妻,那就是正正经经的亲戚,也不用他们设法盘上去,结果却被大儿媳妇搞成这个样子。

外头那些人说的话也不好听,他们继续跟王林氏生活在一起,那他们就还得继续被人说。

“那也不能全都怪我啊,我也是为了你们王家血脉。”王林氏嘀咕,“娘当时还没说话……您都不休了娘,凭什么让我男人休了我。”

“看看你媳妇。”老王头看向王大柱,“一点错都不知道。”

“知道错了,也没用,我男人才是长子,你们就分这么一点东西给他。”王林氏道。

王薛氏有点懵,她本来想的是公公婆婆跟着大房,那她以后就不用在婆婆手下讨生活,儿媳妇还能多孝顺自己。公公婆婆跟着他们,他们多分一点财产,也不是不行,就是头顶上还有人压着,她就不能舒舒服服当所谓的老太太了。

“你们要是不想要,就再少分一点。”老王头道。

“别说了。”王大柱连忙拉着他的妻子,“爹,就按照您说的分。”

“娘。”王林氏看向李银花,“二栓子还要去参加科考呢,那都是得要钱的。夫子还是和他有天赋……”

“分给你们的钱够了。”老王头道。

“那是我们应得的。”王林氏告诉自己,自己还有会读书的儿子,她以后还是有希望的,“您这么对他,他也会记得,他以后……”

“你真当他能科考上?现在连个童生都不是。”老王头道,“便是他考上了童生,后面还要考秀才考举人!”

老王头认为二栓子是废了,或者该说王林氏生的儿子都废了。那些官员但凡知道王家的一些事情,他们便不可能让王林氏的儿子考上,也不可能让王林氏的儿子到京城参加科考。

即便没有镇南王府的吩咐,那些人为了讨好镇南王府,为了不得罪镇南王府,他们也会自发去做那些事情。

外头那些人那么说王家,镇南王府的人也不管,这足以说明问题。别说镇南王府的人已经回京了,但是西北这边应该也有想要讨好镇南王府的人,他们也没有为王家说话,没有人去阻止外面的流言蜚语。

“他能考上。”王林氏坚定地道,自己的儿子一定能考上。

李银花不多说,在分家之后,她去找了刘婆子。李银花忧愁啊,事情怎么就变成这个样子了。

当刘婆子见李银花来找自己,便知道她妹妹那边出了事情。刘婆子得知妹妹的两个儿子分家,她觉得这也挺好的。

“你们自己蠢,想要让人顶替春兰,也怨不了别人。”刘婆子道,“镇南王府的人,哪里有那么好糊弄的。”

“唉,还不如没有那些事情。”李银花道。

“这一次,你们不是还拿到不少东西吗?”刘婆子道,“被别人说几句,也没什么。不管怎么样,你们都有一个外孙女在镇南王府,别人顶多就是说你们几句,也不敢真的下黑手。”

李银花还在那边叹息,刘婆子认为李银花得了便宜还卖乖。

“等中秋过后,老二要去京城。”刘婆子道,“我想着他去京城也好,总不能都待在这边,做事也做不好。他去京城,还认识一些人,能做一些事情。”

“是去找春兰吗?”李银花问。

“老二的大女儿在京城。”刘婆子没有直接回答李银花的问题。

府城,阎泽言出了齐王府之后,他看到一个人影,他急忙追了出去,最后却是在小巷子里见到了姜三公子。

四目相对,阎泽言便知道姜三公子故意让他过来,姜三公子要见他。

“你该去京城,去了京城,你能爬得更快。”姜三公子道。

“呵。”阎泽言冷笑,他转身就要走。

当阎泽言转身的时候,他又看到另外一个人站在那边。

最终,阎泽言和姜三公子去了一处院子。

“你是为齐王做事!”阎泽言不傻,他能感觉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