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攻入京城 职业巅峰

“可有人知道保山伯近日动向?”

礼部的人站出来道:“保山伯乃太学博士,陛下免了他粮草督运一职后,保山伯便重回太学教书去了。”

“那就宣太学祭酒来问话。”

祭酒一大把年纪了,猛然听到这事儿,他老人家是真比皇帝还惊讶,一张满是褶皱的脸上全是不可思议:

“陛下,保山伯生性懒散,在太学教书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请假说他去郊外打猎,三五日便归,可他那人随性惯了的,遇着感兴趣的事耽搁一两月也是常有,这很正常啊!”

皇帝愤怒了,觉得这老家伙是在顾左右而言他,咬牙提醒道:

“他把家里都给搬空了,那保山伯府连个人影儿都没剩下!”

老祭酒也很生气:

“对,正好刑部侍郎在场,臣这就当着您的面儿报案,京城天子脚下,朗朗乾坤,好端端一伯府被人搬空,主人家更是不知所踪,何其可怕?

万一是被什么人给害了呢,今儿是保山伯府,明儿保不准就是臣家,此事刑部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一查到底,好安大家的心!”

人嘴两张皮,让他这么上嘴皮碰下嘴皮一说,还成了刑部的不作为了。

明知道这人是在胡搅蛮缠,皇帝还没办法,毕竟这老家伙的学生遍布朝野,从皇后的娘家到贤妃的娘家,从皇子到大臣,要真拿顾秋东是他学生的事儿做文章,恐怕能牵连大半个朝堂。

皇帝只生气的让人去查,务必查清楚保山伯一家的动向,查清楚那威武将军高长念究竟与顾家是何关系。

当然明面上不能拿老祭酒如何,暗地里还是得防备:

“让人盯着太学那边,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随时来报。”

老祭酒回了太学,把自个儿关在房里,忍不住沉沉叹气。

他还没老糊涂呢,哪里不明白这件事中有诸多蹊跷,他那小弟子的身份恐怕并不简单,一旦往这个方向上想,小弟子的许多举动就都能说得通了。

陛下还没想到那一层,是因为陛下对他小弟子并不了解,真以为那就是个老实巴交只会种地的孩子。

哎,老祭酒枯坐良久,提笔写了辞呈,让人明儿一早就递上去。

他也算没看错人,小弟子生来非池中物,但终究身为周人,食君俸禄,助纣为虐,难辞其咎。

这官,不当也罢。

此时恐怕只有贤妃和董家能肯定,那魏军中的威武将军,定是保山伯顾秋东的女儿,顾长念无疑。

贤妃听宫人说起早朝时发生的事,不确定的再问了一遍:

“你说那威武将军高长念是魏国福康王的嫡亲孙女?也就是说她父亲是福康王的嫡亲儿子?”

宫人觉得娘娘这个问法有点奇怪,但仔细一想,如此说也没问题,于是点头。

贤妃心跳都跟着快了几拍,那可是福康王,魏国孝恭帝的嫡亲胞弟,如此说来,保山伯顾秋东,竟是孝恭帝的亲侄子!

何其可笑,又何其可怕!

魏国为了攻打大周,竟是连皇帝的亲侄子,太后的亲孙子都送到大周皇帝眼皮子底下来做探子,苦心积虑数十载,大周这边竟然一无所知,至今仍有不少人洋洋自得,觉得这场仗持续不了多久。

真真是荒唐。

“下去吧,给宫外传信,叫大嫂进宫说说话,还有,去瞧瞧三殿下在做什么,有空叫他也来一趟。”

她不懂战场上的事,但人家魏国有备而来,皇儿即便去了前线恐怕也得不了好,既如此,还是尽量想办法保存实力要紧。

从大周朝廷手握大权之人有了各自的小心思,各自保存实力开始,对前线的支援互相推诿,私底下给彼此下绊子,战况便如滔滔江水,轰然而下,不可挽回。

之后不过三月的时间,魏国大军一路杀进关中,距离京城百里之遥。

期间当然遇到过宁死不屈,拼死反击的周人,他们不参与朝廷党派争斗,也不懂明哲保身的道理,只想用自己的力量护住身后的百姓。

可时局如此,他们的反抗在魏国浩浩荡荡的大军面前犹如蚍蜉撼大树。

还有人干脆选择大开城门直接投降,只要能护住身后百姓的性命,背上千古骂名也无妨。

周朝不是没有忠臣良将,只不过朝廷从根儿上烂了,他们的君王对不起这些忠臣良将罢了。

在秋东暖棚里的土豆终于成熟,他和老太后两人亲自拿了锄头铁锨挖出来第一框土豆,交给小厨房的人去烹饪的时候,八百里加急进入大都——

魏军攻入京城,周帝带人逃亡南下。

当然对周帝而言,那不叫逃亡,叫迁都。他带着他的满朝文武,把都城迁到了长江以南。

同时叫人送来国书,言明愿意与魏国修百年之好,年年给魏国上供,双方划江而治,各自为政。

送国书来的使臣,好巧不巧,正是冯少元。

老管家讲完这个消息时已经泪流满面,整个怡园都被喜悦的气氛感染,人人面带红光,秋东拍拍手上的泥土,扶老太后起身:

“这是大喜事,咱们也该听听陛下关于接下来的安排。”

尤其叫闺女守住周帝的私库,也不知怎么样了。:,m..,.</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