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警觉

谢、林、秦三家虽互相之间都无直接联姻,关系却比姻亲还紧密,三家加起来又有多少世交同年亲友,林棠大概算一算,就知道再公正严明宽和待下的帝王也不可能没有任何警觉。

秦家是宁西大将军,不能动,等太子大婚——这时代的观念,成婚代表才一个男性正式“长大成人”,有了参与家庭事务的权利,放在皇家,便是皇帝大婚后才能亲政,太子大婚后,才能名正言顺的参与朝事,而不是旁听学习——谢家和林家便需该外放的外放,该淡出的淡出,不能再这么全都杵在皇上眼皮子底下了。

林如海虽有致仕给林棠让路之心,但林棠坚决不许。他才五十一岁,对于三品以上大员来说,正是在朝中一展抱负的好年岁,此时退了太过可惜,也太过刻意。

谢家谢云正和谢云儒都有意在明岁外放。

自得中探花起,到现在二十多年,因十余年前至今正是皇上根基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稳,离不得人的时候,谢云正只在京中各处调任升迁,竟从未外放历练过。他现年四十五岁,是正三品大理寺卿,若想更进一步,为六部尚书或入阁,少则三年,长则十年的外放经历是少不了的。

而谢云儒从翰林院出身,在西北立功后转正四品都察院佥都御史,按惯例也该外放几年了。

林棠也打算这两年找机会辞去兵部尚书,再图其它。

她倒不是全然为了免去皇上疑心,才想辞去好不容易得来的官,是她仔细思考过,兵部尚书这一职位虽说是位高权重不假,可也给了她很多限制。

既身为六部尚书,即便偶有出差,至多一年半载便要回京。出差自然还有皇命要办,也不能任意行事。

在她和薛宝钗一同完成的几份计划书里,纺织厂至少要开在江南和西北两处,薛宝钗再能干,也只有一个身子,她手上也没有和薛宝钗一样有能力又让她放心的人才了,另外一处,只能她亲自去开办监督。

西北已有现成的女工备选,地头也是她们熟的,可以从秦朱安处得到不少帮助,林棠的名望也是现成的招牌,但江南差不多是从头开始。

女工要怎么招,怎么计算工钱,怎么保证发给女工的工钱是她们自己的,而不是转手就被丈夫公婆父兄要去,怎么保障女工的健康和安全,怎么打击一定会出现的“包身工”现象,怎么让黑心商人们心有忌惮,不敢弄出“包身工”……

林棠不放心把这些交给别人。

她还想看到民间出现更多的发明创造,那谁来鼓励百姓?谁来充当百姓和朝廷之间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