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第二十五章

曹瞒心下一喜,刚要开口忽悠他给他抄作业,就见荀彧一脸警惕地将写了答案的竹简挪远了一些,如此还不放心,他又拿来别的竹简,将其盖在上面。

曹瞒气得差点背过气去,不悦说道:“你是在防贼吗?我是那种会偷看你答案的人吗?”

荀彧摇了摇头,认真说道:“父亲说答案就在《战国策》里,找答案的过程比答案本身还要重要,还请阿瞒不要本末倒置。”

曹瞒年长荀彧几岁,反过来倒是让小豆丁给教育了,气得瞪圆了眼,双手叉腰,又拿他没办法。

想要抄人答案本就是一件理亏的事情,不是谁都像刘宏那么好,给他抄还帮他做作业的。

曹瞒轻哼一声,不服气地又瞪了荀彧两眼,自己生着闷气去翻竹简,憋着一股子不想被比下去的劲儿,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将作业给完成了。

荀彧平时很安静,也很注重自身的礼节、姿容,唯有在找书简的时候会不顾仪容仪表,甚至将自己弄一身灰。

曹瞒时常嘀咕他小小年纪就婆婆妈妈,以后长成娘娘腔。

十三岁的少年,活泼好动得猫狗都嫌,曹嵩要忙大司农与太学财务两边的事,一人肩挑两职,没空去管曹瞒,荀绲也一样忙碌,会将荀彧带来太学教导,还是因为荀绲前不久刚丧妻,放心不下孩子的缘故。

两个老父亲是同僚关系,两孩子整天凑在一起,虽性格迥异,倒也处出了些感情。

让曹瞒感到有紧迫感的是荀彧优秀的头脑与沉浸在书海中的那股子认真劲,他以为自己比荀彧早出生几年,又有许多先生教导会很厉害,不曾想在知识储备上竟输给了一个小豆丁!

这一日,荀绲再一次得空,将九岁的荀彧与曹瞒一同叫到了演武场,对他们二人说道:“自先周起,就要求学生需要掌握六艺之术,《周礼》曰:‘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其中包含:礼、乐、射、御、书、术。你们二人可以在书简之中找寻到礼、书、术,唯独乐、射、御未能接触过,等你们上了大学,日后都会将这些都一一学习到位。”

荀绲以君子六艺为引,说出了今日将要教授他们的重点:“《礼记少仪》曰:‘观君子之衣服、佩剑、乘马,弗贾’,出行佩剑,是一件君子风雅之事,朝堂之中若有人能佩剑觐见陛下,则代表着帝王授予其无上的荣誉,是身份的象征。”

荀绲看了曹瞒一眼,为二人一人递过去一把小木剑,细细说起了礼记之中对于佩剑的崇尚,他对荀彧与曹瞒道:“君子佩剑,是为风雅,佩剑而不会用剑,那是假剑,装饰尔。今日我便要教导你们君子六艺之外的‘第七艺’,剑艺。”

剑艺,是太学不会教授给学生们的“第七艺”,也是世家大族出身的君子们必要掌握的一项技能,荀彧小脸稚嫩,听得异常认真,待手中拿起了小木剑,更是爱不释手。

曹瞒不以为然,用剑,他从六岁起就开始学剑了,学到现在一共学了八年,早已经不是其中的初学者了。荀绲说得基础剑法粗糙简易,适合初学者入门,对曹瞒而言则太简单了一些。本质上有些浮躁的曹瞒更加昂首挺胸,觉得自己特别厉害!也很想炫耀一番,让荀先生刮目相看。

这边荀彧似模似样地拿着小木剑依葫芦画瓢起来,认真极了。

只可惜,整日沉迷学习而很少跑动的荀彧身体素质不行,手脚不够协调,他的剑势变化之间好几次都无法维持平衡,磕磕绊绊地像只摇摆不定的小企鹅。

荀彧笨手笨脚的样子逗乐了曹瞒,他捂嘴偷笑起来。

听见曹瞒偷笑,荀彧抬头看了他一眼,那小眼神,就像在看一个无理取闹的孩子,他小大人似的摇了摇头,仿佛在无奈曹瞒的幼稚,又继续陶醉般得练起了“醉酒”剑法。

荀绲问道:“曹吉利,你怎么不练剑?”

曹瞒自豪地挺胸,清脆嘹亮地说道:“这些剑法太简单了,我一遍就看会了。”

“哦?既然如此,你来演示一遍如何?”荀绲抚摸了下胡须,见小孩子表现欲强烈,顺势便递了台阶。

曹瞒眼睛一亮,手花一翻便握住了小木剑。

荀绲看他如同用剑行家的握剑姿势,眼睛微微一亮。

曹瞒挥起了小木剑,舞得虎虎生风,其中力道之大,从破空之声就可听出一二,他的剑法路子刚猛,快似闪电,如同横冲直撞的蛮牛,破坏力惊人。

荀绲微微点头,等曹瞒将他教授的所有基础剑法舞完,刚要开口说话,又见他换了个手势,再次将基础剑法舞了一遍。

这一次,他的剑法如水般温柔,收放自如,缓慢而温吞,又能在顷刻间刺出精妙绝伦的一剑!

荀绲刚要夸他剑法刚猛却少柔和之势,就见到了柔中带着杀机的演示,眼中惊讶之色一闪而逝。

在此之后,曹瞒又舞了第三遍基础剑法,这一次他将刚与柔结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洒脱不羁犹如浪子,杀机毕现又似剑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nbsp;荀绲抚摸胡须,待曹瞒停下动作,果真如他所愿夸了他一番,而后问道:“我看你剑术熟练,技巧娴熟,习剑多久了?”

曹瞒笑答道:“八年啦!”

荀绲连连点头:“悟性上佳,八年可以将剑艺融会贯通到刚柔并济的地步,实在难得,可是有名师教导?”

曹瞒含糊道:“小的时候是有师傅教导,后来就全靠自己练习了。”

“勤奋刻苦,不错,倒是习剑艺的好资质,”荀绲连夸数次不错,待曹瞒昂首挺胸,骄傲如同得胜的公鸡,他又对曹瞒道:“剑只是其中一艺,若要成才,你还有得学,正如我此前提到的‘乐’、‘射’、‘御’之道,你可有接触过?”

曹瞒摇了摇头,坦言道:“学生没有接触过这些,只知道‘乐’是指音乐,‘射’是指射箭,‘御’是指驾驶马车。”

“这些都是每一位大学生需要修得的技艺,你可以提前练习一些,趁着年纪还小,打好基础,”荀绲指点曹瞒道:“若你日后想要走武官的路子,可以以此为重学习,切莫忽视了对圣贤书的学习,偏科不可取,唯有全部都融会贯通了,才能真正算是‘成才’。”

曹瞒小鸡啄米似的点头,兴奋问起荀绲来:“我能跟先生学习其他六艺吗?”

荀绲摇头:“我擅长的地方,并不在‘乐’、‘射’、‘御’之上,唯有礼、书、数可教导于你,待你上了大学,就可以学会这些东西了。”

“先生,之前你说我可以提前学习打好基础,”曹瞒再接再厉,请求荀绲道:“还请您指点我。”

荀绲沉吟片刻,为曹瞒介绍了一个人:“桥玄此人,想必你曾见过。”

曹瞒眼睛一亮:“见过!度辽大将军!”

“他现在可不是度辽大将军,”荀绲笑道:“而是桥大鸿胪。”

原来,在被窦武贬官以后,桥玄就闲赋在家,待帝王手握权柄,又将他提拔升官。

“桥大鸿胪身兼太学教员,日后每月会有十天待在大学部为学生们授课,现在他就住在大学部的教员阁楼里,我觉得,他比我更适合教导你这些知识,”荀绲缓缓说着:“我可以将你引荐给他,至于他是否愿意教导你,就要看你能不能赢得他欢喜了。”

曹瞒喜上眉梢:“没想到桥大将军升官了!”陛下干得漂亮!

桥玄此前的授课给曹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做刘宏伴读的那些日子里,所有先生的课中,他最喜欢的就是性格开朗直爽,语言风趣幽默又不失哲理的桥玄了。

“看来你很喜欢他,”荀绲微微颔首:“希望我的决定能够帮助到你。”学者荀绲,乐意向每一位有心求学的少年人伸出力所能及的援手。

荀绲的授课至一半,听到有人来喊他,便低声嘱咐:“你们继续练剑,我去去就回。”

曹瞒高兴应下,一扭头发现荀彧正定定地望着自己,此前平静无波的小眼神亮晶晶的,像是盈满了小星星的天空。

“小彧怎么了,突然之间崇拜起我来了?”曹瞒乐了。

平日里荀彧从来都是面不改色的淡然模样,他很少有情绪波动,既不哭闹也不没有笑怒,今日这可是头一次露出与平时不同的模样,可不让曹瞒感到新奇吗?

荀彧期待问道:“没有想到阿瞒的剑术那么厉害,你可以指点我练剑吗?”他也想象父亲一样,做个身佩剑的如玉君子。

曹瞒摸着下巴沉思,故意延长声音:指点你练剑啊……”

他笑看荀彧,一把摸上了他的脑袋,嘿嘿笑了起来:“当然可以啦,你喊我一声哥哥,我就指点你练剑怎么样?”

荀彧的小玉冠一下子就被他给摸歪了,他呆了呆,两鬓边的耳尖悄悄红了起来。

荀彧竟没有躲开,这让曹瞒更来劲了,他笑呵呵诱惑他:“怎么样?叫一声哥哥,我教你更精妙的剑法。”

更精妙的剑法!

荀彧眼中星光更亮了几分,在曹瞒的诱惑下,红着脸喊了一声:“阿瞒哥哥。”

曹瞒得意得哟,恨不得仰天大笑三声!

之前还嫌弃他的小屁孩,现在就反过来喊他哥哥了,还能有比这更得意的事情了吗?曹瞒更加想要欺负他了,他抚摸荀彧的脑袋,将他发丝弄得一团乱,咧嘴笑道:“真乖!”

“咳咳咳!——”

故意的咳嗽声从二人身后传来,曹瞒一见竟是自家老父亲,忙收回了手背在身后,一副心虚的模样。

曹嵩瞪视自家的顽皮小子:“荀先生教你知识,你却在这里偷偷摸摸欺负小彧,看看你把他弄成了什么样子!”

“我哪里欺负他了,我这是和他要好,小彧之前喊我哥哥了,”曹瞒大呼冤枉,忙叫上荀彧作证。

荀彧点点鸡窝头,一脸严肃地说道:“阿瞒哥哥没有欺负我,他说好的要指点我练剑。”

此话一说,曹嵩盯着曹瞒的视线更加严厉了几分:“既然要教导小彧练剑,你弄乱他头发做什么,还不快帮他把玉冠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