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娃一喜:“我现在就去和面。振刚,你烧火。”
“刚才我就说我烧火,你非要跟我抢。”振刚接过烧火棍,“洗洗手再和面。”
三娃:“我又不傻。”
“你不傻,咱家最聪明的人。”钟建国给几个孩子讲过《三国演义》,在振刚看来,大娃是周瑜,更生是诸葛亮。他俩是他们兄弟七个当中最聪明的人,三娃?是美猴王,看似聪明,做事的时候却不动脑子,还易冲动,还喜欢抄家伙。
三娃朝他腿上踢一下:“别以为我听不出你说的是反话。”
二娃:“三娃子,你不想吃,我就用炉子蒸饭了。”
“吃吃吃。”三娃连忙去洗手。
半个小时后,菜陆续上桌,先是鲈鱼炖豆腐,其次是清蒸鲈鱼,随后是青椒炒鸡蛋,接着是煎豆腐,还有一个香菇炒青菜和油焖茄子。
校长坐下就忍不住说:“你们几个真厉害!”
“我哥做的。”三娃指着二娃,“我大哥上学去了,除了我娘,就数我二哥最厉害。”
校长故意:“那你爸呢?”
“我爸不会做,只会吃。”三娃不假思索道。
钟建国冷笑一声:“我还会揍人。”
“爸爸,吃菜。”三娃立刻给他夹一块鱼,“可好吃了,你快尝尝。”
校长和老师乐了。
“这孩子最皮。”宋招娣看向三娃,“别乱夹,坐下好好吃饭。“
饭后,校长和老师稍作休息,宋招娣就送两人去码头,直到船开了,宋招娣才回去。到家就看到刘萍在客厅里坐着,三个孩子坐在刘萍对面。乍一看跟三堂会审似的。
宋招娣走过去:“上午来找我,下午还没到四点又来找我,今天不用上班?”
“我休息。”刘萍道。
宋招娣:“是不是想用我家的电话给你爸妈打电话?打吧。”
“我找你不是这事。”刘萍连忙说。
宋招娣挑眉:“你们三个上楼看书去。”随后就问,“你找我能有什么事?找我给你介绍对象?”
“不是。”刘萍道,“我想找金礼辉要钱,你陪我一起去。”
宋招娣眨一下眼:“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我找金礼辉要钱。”刘萍问,“你不陪我去,我,我就去找钟大哥。”
宋招娣乐了:“你是在威胁我吗?”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bsp; 刘萍看一眼屋里的两个男人:“我不知道你家有客人, 我下午再来。”
“那你下午再来吧。”宋招娣走到校长面前,把写满题目的本子递给他,“就是这个。”
刘萍不感兴趣, 撇撇嘴转身出去。
“你不送送?”校长提醒她。
宋招娣:“我邻居的女儿, 不是外人。”
校长听她这么一说,就翻开本子,不禁皱眉:“都是题目?”
“这是我爱人给几个孩子出的题。”宋招娣道, “全围绕书上知识点。做的多了, 考试的时候总能碰到类似的。”
校长抬起头:“钟坚强同学考三百八十四就是因为这个?”
“题目做多了,课本上的知识吃透了,哪怕碰不到类似题目,他们也知道该怎么做。”宋招娣道, “您是校长, 比我清楚学习没捷径, 即便是天才, 想考上帝都大学也得把课本吃透。天才和普通人的区别大概是他们背一篇课文一分钟,普通人得要十分钟或者二十分钟。”
校长点头:“你说得对。我听钟更生说你们家一下出四个大学生, 一时魔怔了。”
“岛上的人都觉得有捷径。”宋招娣笑道,“我跟大家说,想考好得多看书多做题,他们当我敷衍他们。”
校长:“不了解事情真相,确实会这么想。对了, 我听钟更生说他还有三个弟弟, 三个孩子学习挺好吧?”
“大的那个今年刚上高一, 最小的才上初一,他们将来会报哪个学校,我也说不准。”宋招娣道,“上什么学校关乎孩子一辈子,我不会提他们做决定,只会告诉他们,那些学校有哪些专业。”
校长赞叹:“你真开明。我们学校正需要像你这样的老师。”
“那我只能跟您说声抱歉。”宋招娣道,“我爱人去帝都军区不如在这边,他今年四十一岁,就已经是师长,未来可期。再说了,教书育人,在哪里都一样。”
前往帝都大学任教?多少老师梦寐以求。宋招娣想也没想就拒绝,校长心生佩服,把作业本还给宋招娣,就说:“我回去就给我孙子编几套题目。”
宋招娣心中一动:“校长有没有想送去出版?”
“出版?”一直没开口的老师忙问,“把这些题目印成册卖?”
宋招娣:“据我所知很多偏远地区都没高中,学生初中毕业后要么在家务农,要么去工厂当工人,或者当兵。有了校长您编的题目,学生买书在家自学,即便不能考上本科,考上中专或者大专也是一条出路。”
“宋老师说得对。”校长仔细想一下,“咱们国家很大,老师很少,受过高等教育的老师更少。有了这些题目,老师上课的时候也有个参考。”
宋招娣笑道:“我是这么想的。”
“宋老师,我决定回去就组织老师编书。”校长看一眼她手里的本子,“这个能给我一份吗?”
宋招娣:“可以。有了你们的书,这些以后也用不着了。”
“谢谢宋老师。”校长道,“我很庆幸亲自过来一趟,这一趟我没白来。”说着话站起来,“不打扰您了。”
宋招娣连忙说:“快晌午了,吃了饭再走。”
“不不不——”
宋招娣打断他的话:“您现在回去也没船。两三点钟才有船,您准备在码头坐三四个小时吗?”
校长看向同行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