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回到帝都

帝都大饭店的号码,勤务员不知道,就跑出去找人问号码。

勤务员前脚走,三辆车在亓家门口停下。

等候多时的众人齐声道:“来了。”

亓老住着拄着拐着过去,车门打开,下来一对中年男女。亓老连忙把拐着扔给身边的人,也不管对方是谁,伸出手说:“钟团长,谢谢你。宋老师,谢谢你们。”

钟建国连忙走过去:“您太客气了。”

“应该的,应该的。”亓老握着钟建国的手,眼睛却忍不住往车里看。

七个半大小子陆续下来,穿着一模一样的衣服,其中四个高矮差不多,亓老的眼睛花了,有些不好意思:“钟团长,自立和更生——”

“自立,更生,过来。”钟建国扶着亓老的胳膊,指着站在宋招娣身边的俩孩子,“这个皮肤比较白的是自立,这个皮肤比较黑的是更生。”

自立和更生上一次见亓老,亓老的头发乌黑,如今满头白发,俩人不敢认了。

宋招娣推他一下。自立往前走两步,张了张嘴,想说很多,到头来全变成一声:“爷爷。”

“爷爷。”更生跟着喊。

亓老也不敢认,他记忆中的两个孙子还是个小不点,如今长成大小伙子,都有他高了,忍不住擦擦不知何时流出的泪:“好好好,快,快进屋,进屋说。”

宋招娣没动弹:“亓伯伯,这些都是您家的亲戚?”

“啊?”亓老回头一看,这才想起来,“不是,是邻居。”

钟建国问:“该怎么称呼?”

“随便怎么称呼。”险些被一群少年闪瞎眼的中年男人笑道,“我姓肖,叫肖平安。你可以喊我老肖。”

宋招娣没有喊,反而推一把更生:“喊人啊。”

“肖伯伯。”更生道。

肖平安瞧见宋招娣的小动作,乐了,有意思:“更生,外面热,快进去吧。”

“对,进去吧。”其他人连忙跟着说。

亓老冲大家点点头,就扶着钟建国的胳膊往里走。

不消片刻,亓家人全部进去。

肖平安望着紧闭的大门,不禁感慨:“原本以为俩孩子得瘦的跟鬼一样,没想到长得比咱们家孩子还壮实。”

“可不是么。”其中一人说着,不禁咂舌,“七个大小伙子,我的天,那个钟建国和宋招娣,名字听着挺俗气,没想到啊。”

肖平安点头:“人不可貌相啊。”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bsp; 宋招娣微微摇头:“舅舅说他回去了。”

“回, 回哪儿去?”段大嫂没听懂。

宋招娣:“学校准备复课了,通知舅舅尽快回去。先在家里等着,后续怎么安排, 还得看有关部门。舅舅寄这封信的当天就已经回家了。”

“复, 复课?”段大嫂惊得合不拢嘴,“是不是说,那个什么要恢复高考了?”

宋招娣点点头, 突然想到:“婶子, 你家刘苇可以报考军校了。”

“考军校?”段大嫂摇头,“不行,不行,刘苇都二十四五岁了。”

宋招娣假装认真思考:“应该可以。大革命开始前, 准备参加高考的那届高三学生的年龄如今比刘苇还大。

“当初刘苇要去当兵也是想通过部队上工农兵大学。可是一直没轮到他。这次放弃了, 上大学这事估计会成为他一辈子的遗憾。”

“可是刘苇初中毕业啊。”段大嫂道, “我觉得他考也是白考。”

宋招娣:“那也得试试。信上有舅舅留的地址, 我现在就给舅舅回信,请他找一套高中课本, 然后您立刻给刘苇寄过去。这次要是没把握,明年再考。”

“那,那要不试试。”段大嫂还是觉得她儿子考也是白考,“小宋,谢谢你啊。”

宋招娣笑道:“跟我客气什么啊。二娃, 去把信纸和笔拿来。”

大娃打个哈欠, 睁开眼:“奶奶, 您别前怕狼后怕虎的,刘苇叔叔是初中毕业,但很多高中生都没怎么认真听过课。

“十年前的高中生学的东西早还给老师了。说不定还不如刘苇叔叔呢。有我娘给的课本,他学个一年半载准能考上军校。”

“你说得轻巧。”段大嫂瞪他一眼,“你以为刘苇是你,爹娘都是大学生啊。”

钟大娃坐直:“这跟爹娘没多大关系。”

“我就听你个熊孩子放屁。”段大嫂哼一声,“没关系的话,你跟曲家的曲壮壮换换。”

大娃躺回去:“劝你还不落好。”说着,忽然想到,“娘,大力怎么办?”

“你舅爷爷信上说了。”宋招娣道,“他走的时候跟村长说,请还没回去的大学生知青和下放到小宋村的知识分子给村里的孩子补课。我请你舅爷爷找两套课本,给大力寄一套。”

段大嫂:“他舅爷爷肯定能想到。”

“那也得提一句。”宋招娣道,“钟大娃,恢复高考的事看来是板上钉钉了,以后不准再出去玩,给我在家看书。”

大娃摆摆手:“知道啦。娘,我今天怎么总犯困啊。”

“晌午吃得太多了。”自立拿着书下来,朝他脑门上一下,“过来跟我们一块做数学题。”

大娃一动不动:“等我睡醒了再说。”

一觉睡到下午五点,宋招娣想踢他。然而,大娃的性子强逼着他做某件事,他即便做了也不用心。宋招娣便把他交给自立和振兴。

哥俩发现大娃醒了,就把他拉到压水井边,按着他的头叫他洗脸,醒醒困。随后,又把大娃拽到玉兰树下复习高中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