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从未听说过翁洲岛,转向宋招娣:“那是哪儿啊?”
宋招娣真想装不知道:“俺听村里来的大学生说过,在江南甬城那边?”
“是的。翁洲岛属于甬城市管辖。”钟建国瞧着杨氏脸色变了,心中开始打鼓,转向宋招娣,“你是认为我在申城当兵,才答应我继母?”
宋招娣:“当然不是。俺刚才已经说俺娘说嫁汉嫁汉,穿衣吃饭,俺是见你是城里人,条件好,才答应跟你见面。”
三个孩子没人照看的时候,钟建国就考虑清楚,将来的媳妇即便不识字,只要她会做饭,肯干活,能照看好三个孩子,长相一般,个头一般,他也认了。
今天见着宋招娣本人,钟建国注意到她瘦瘦高高,长得还挺好,很是意外。宋招娣张口闭口“俺”个没完,钟建国也没嫌弃。
随后跟宋招娣聊天,见她不憨不傻,知道给他倒水,问他有没有吃饭,钟建国就开始琢磨怎么跟她爹娘商议早点扯证。毕竟他只有一周假。
万万没想到,宋招娣比他还干脆,恐怕他不知道她图他什么,解释的一清二楚。饶是钟建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也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宋招娣,“婶子,依我看我和宋同志的事,还是得请婶子和叔回来。”其实钟建国更想问,这姑娘是不是缺心少肺。
“必须的。”宋招娣救了杨氏母子,在宋家大姐嫁给刘洋之前,杨氏最疼宋招娣,不舍得当着外人的面数落自家孩子,就跟宋招娣说,“去喊你爹娘。”
宋招娣站起来,看到去帮她请假的大姐夫进来,眼中一喜:“大姐夫,去喊爹娘,叫他们快点回来。”
“咋了?”刘洋问。
杨氏回头道:“叫你去就快去,哪来那么多废话,赶紧的。”
刘洋见他娘脸色不对,拔腿就跑。
宋母和宋父正在稻田里拔草,瞧见女婿气喘吁吁,连忙问:“出啥事了?”
“表姨家来人了。”地里有很多人,刘洋不好大张旗鼓的说钟建国来了,便跟他丈母娘和老丈人使个眼色。
两人跟小队长说一声就往家去。
宋母边走边问:“那个钟建国咋样?”
“单看长相和身高就比王得贵强,更别说还是个大学生。”刘洋说着,颇为可惜道,“就是结过婚,还带仨孩子。”
宋父:“钟建国那么好的条件,在申城那种跟帝都差不多的大城市里都不多见,他要是没孩子,咱招娣是帝都大学毕业,也不见得能轮到咱家招娣。”
“有你这么埋汰自家闺女的么?”宋母不高兴。
宋父:“俺说的是实话。”
“你还说?”宋母瞪眼。
刘洋连忙打圆场:“爹,娘,俺瞧着招娣对钟建国很满意。刚才还跟她俺说不去上课,好好跟他唠唠,俺觉得这事能成。”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bsp; 购买率不足,请排队候车, 正文君正在开来的路上
钟建国颔首:“是的。你好, 宋同志。”
“你好,钟同志。”宋招娣道,“俺姐夫还跟你说啥了?”
钟建国心想, 你姐夫说你爹娘去上工了, 家里只有你和他娘, 旁的一句没说, 倒是把我家的事打听个七七八八:“我们俩就随便聊聊, 也没说什么。”
“那你想知道啥?”刘灵没相过亲,原主也没相过亲,以致于全新的宋招娣不知道这个时代的人相亲的时候该说些什么, “无论你问啥,俺知道的都告诉你。”
杨氏眉头紧皱, 招娣咋一口一个俺?早些日子还天天教他们把“俺”改成“我”。还啥都告诉钟建国?这丫头莫不是又哭傻了。
“招娣啊,先叫人家钟同志喝口水。”杨氏拄着拐杖站起来, 冲宋招娣使个眼色,给我过来。
宋招娣佯装没看懂杨氏的警告, “婶子,俺正在跟钟同志说话,有啥事咱待会儿再说哈。”
“没关系。”钟建国扭头问,“婶子, 要做什么, 我帮你。”
杨氏摆手:“你坐着就好, 别起来了。俺就是看招娣一句接一句,也不容你喝口水,想提醒她别不懂事。”
“没事,我不渴。”钟建国笑道,“您不怪我下午才过来就行了。”
宋招娣:“你咋来这么晚?”
钟建国呼吸一窒,讪讪道:“东边也有个宋村,我以为是那边,到那边才知道小宋村在西边,走错路耽搁了。”
“这么说来你还没吃饭?”宋招娣问。
钟建国:“平时晌午吃的晚,这会儿还不甚饿。”
“俺晌午做的玉米窝头,你不嫌弃的话,俺去给你拿。”宋招娣道。
钟建国早上七点多一点去车站,坐了将近三个小时车才到红崖镇。红崖镇没有往乡下去的汽车,钟建国只能走着过来。偏偏走岔道,快一点了才到小宋村。转这么一大圈,说不饿是假,是还没到前胸贴后背的地步。
钟建国很想说他不嫌弃。可他初次登门,弄个下午才到,来到就在宋家吃饭的话,怎么看都不像样,咽口口水,言不由衷道:“不用,我真不饿。”
宋招娣瞥了他一眼,当真不动弹:“那俺就不去了。俺听表姨说你是少校?”
钟建国说出口就后悔自己假客气,闻言楞了一下:“我继母是这么跟你说的?”
“是的。”宋招娣盯着钟建国,不错过他脸上任何表情,信口胡诌,“还说你每月的工资有一百八,还是个大学生军官,可厉害了。”
钟建国张了张嘴:“……她还说什么?”
“难道她骗俺?”宋招娣脸色骤变,佯装要生气。
钟建国:“也不算骗。我有两年没回过家,只给大哥去过几封信,继母不清楚我的情况。两年前上面就已经取消军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