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把价钱压得那么低,汤也没要钱,他们也赚得不算少了。姚大力却依旧大失所望——
在机械厂上班时,他可是成手,好歹一个月也能拿将近四十块钱。结果这会儿累的要死要活,一天就块把钱?要知道昨儿个白天,他就到处采买了一天,夜里也是几乎整宿整宿的没睡觉。
结果就挣了这几个子?
“话也不是这么说的。”最后还是周老太一锤定音,“咱们这汤可没要钱呢。”
“等汤要钱了,即便是降过价的,就按照今天这行情,一个人一碗汤算,怎么着一天也得赚上五六块!”
一天五六块,一个月就是一百多块。等把时家人给赶走,生意全是他们的,那就更赚大发了!
听她这么一算,姚大力虽然依旧提不起精神,可比刚才还是好些了:
“成,咱们接着干。”
从屋里出来时,瞧着对面时家饭铺子的神情就有些阴狠。正好瞧见从里面走出来的时国安,姚大力“呸”了一口,留下一个威胁的眼神,扬长而去。
时国安却是淡定的很,对姚大力的挑衅并没有丝毫着恼或者要回应的意思,照旧关上门往学校那儿去。
没走几步,就和一个国字脸的中年男子撞上。
“国安兄弟。”国字脸男人大老远就朝着时国安挥手。
时国安抬头,还真是熟人——
现在的公安局长宗启明。
本来宗启明也就是因为受周正所托,才会想着过来一趟,也当全个面子情,不想来了一回,就被时家的包子和汤汤水水给降服了。往家里带了一些,不但家里老爷子老太太喜欢,就是挑嘴的儿女也都爱上了这边的味道。
再有接触后宗启明发现,怪不得周正对着他再叮嘱,说时国安人不错,还说时国安的事,就是他的事,接触后才发现,时国安这人仗义,真是个值得交往的人。
两人的关系虽然比不得和周正亲密,却也算是关系不错的朋友了。
“还是之前那几样吗?”时国安接过宗启明手中的保温盒,熟练的把各种包子装进去,最后又特意拿了几个玉米面和细面掺着,里面也没放糖的豌豆馅包子放进去:
“这几个包子你别给钱,是我特意孝敬老爷子老太太的……你上回不是说,老爷子老太太血糖啥的,有点儿高吗……”
前段时间宗家老两口不舒服,去医院查了一下,说是两人血糖都有点高。医生嘱咐不能吃带糖的,还最好吃粗粮。
偏是人老了,爱吃甜的,把个老两口给难受的哟。
时国安听了就记在了心里,可不就特地给老两口做了这不含糖的豌豆包子——
他们家豌豆也是时樱之前种出来的,本身自带甜味,玉米面和细面也不是和其他包子一样,买的那种,而是他们家自己吃的。
这样包出来的包子别看不放糖,味道却是丝毫不差,吃下去后嘴里还有余香。
每回宗启明过来,时国安总会给他准备几个,让给老爷子老太太带回去。
“好嘞。”知道时国安的脾气,宗启明也不和他客气。要离开时才发现,时国安这回给的包子不是一般的多,他刚才放的钱根本就不够。
赶紧又停住自行车:
“国安你这是干啥,咋给我装了这么多?”
白拿了几个没糖的豌豆馅包子就算了,咋还能再要其他的?
“这不是旁边又开了家包子铺,我们家的包子就没卖完,我就寻思着,平时光顾着往外卖东西呢,都没给你们送过,这回可好了,卖不完了,你就当帮我忙呢,要是不吃掉,等它坏了那不是浪费了?”
听时国安这么说,宗启明也就接了过来:
“你既然这么说,那我就不客气了。”
顿了顿又道:
“没被欺负吧?”
“没有没有。”时国安直接就笑了,“你赶紧回去吧,天天忙得跟啥似的。”
“没有就好。”宗启明也笑了,“这做生意就是有赔有赚,你也别往心里去。”
“行了,你看我是那小心眼的人吗?”这下轮到时国安哭笑不得了。
周老太正好出来,就那么笑眯眯的边嗑瓜子边听着两人对话——
宗启明来的时候穿的是便装,骑的自行车也是半新不旧那种,瞧着除了身材高大点儿也没啥特色。
听他的话音是站在时国安那边的,周老太就很是不舒服,等宗启明骑着自行车从门口经过时,一把瓜子皮朝着人就丢了过去:
“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西,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之前周鹏在县城混的不是一般的好,周老太早习惯了不管走到哪儿都被人奉承;虽然儿子这会儿已经不在县里做事,却也不是跟自家那没出息的姑爷似的,弄砸了饭碗,而是更有出息了,去中都读大学了。
听儿子的意思,等他读完出来,只有更受重用的。说不定到时候当个县长也不一定。
至于说这男人,既然是时国安那个泥腿子的朋友,又会是有啥大出息的?
顶天了也就是和儿媳妇那娘家弟弟似的,是个工人罢了。
老太太这一把瓜子皮随风扬起,一大部分落在地上,还有一小部分洒在宗启明衣服上。
把个宗启明都给弄懵了。
结果周老太自己个还不忿呢,哼了一声,转身回屋了。
宗启明虽然心里郁闷,可看在周老太上了年纪的份儿上,到底没说什么,骑着自行车离开了。
时樱他们回来时,瞧见剩了那么多包子也是吓了一跳。
“没事儿没事儿,你们吃刚蒸出来的,我和你爸爸还有二婶吃剩的。”和尹招娣的愁眉苦脸不同,时国平心态倒是挺好——
大哥说不算啥大事儿,那就不是啥大事儿。
“可是这么多,你们也吃不完啊。”
“你爸说了,吃不完就送人。”尹招娣边说边捂住胸口。
“不然咱们换个吃法。”后世网上啥都有,能人辈出的情况下,某度上一搜就能搜出不少处理包子的法子。
比方说放在炸油条的锅里撒上点儿油煎一下,虽然比不得生煎包,可味道也是不错的。
“还可以这么吃吗?”时国安一听就来了兴趣,“不然咱试试?”
这个时代的人艰苦朴素惯了的,平时吃饭放点儿油也都是拿筷子站,时樱说的吃法,还真没听说过。
下午已经回了老家一趟,给老爷子送去了差不多上百个包子,就是梁大成这些关系好的人家也都送了些。可问题是剩的太多了,如今依旧还有百十个呢。
当下依照时樱的法子,把油条锅给支上,抹上一层油后放入包子盖上锅盖,等热气腾腾的时候掀开,哎呦,还别说,里面的包子黄澄澄的真漂亮,咬一口松脆掉渣,味道居然真挺好。
“那这样,明天咱们蒸七笼包子,再按照樱樱说的法子,把这剩的给煎一下,到时候给大家说明,包子是剩的,不过过了油,就依旧按照八分一个……”盘算了今天卖出的量后,时国安对尹招娣和时国平道。
“咱们今儿个还没卖六笼呢……”尹招娣就有些为难——
今儿个可就卖出了五笼多六笼不到,明儿个还有这一百多个剩的,再加上七笼的话,卖的完吗?
“你只管发面吧,卖的完。”
今天是周家铺子第一天开业,便宜力度那么大,过去的顾客自然就会多些。
明儿个可就不会这样了。毕竟时国安自信,周家的包子肯定没他家的好吃。
那些挑嘴的顾客,应该会回流些。
倒是周老太和周芳以及姚大力,看第一天生意兴隆,唯恐第二天不够卖——
据他们之前的观察,时家的早点铺子就是这样,第二天比第一天的客流量多了不少。
就在第一天的基础上,又加了点儿,足足蒸了十笼。
活太重了,几个人实在吃不消,周老太就把儿媳妇李秀娥也给骂了过来:
“这是外人吗?你亲姐姐亲姐夫的生意,也不知道过来照看点儿,咋不懒死你呢!”
李秀娥对这个婆婆一向畏惧,虽然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也只能捏着鼻子过来——
要是她今儿个真敢不来帮忙,明儿个老太太就敢找儿子告状。
自打周鹏去上了那啥工农兵大学,李秀娥在这个家里的地位可不是更低了,周老太动不动就话里带话,说什么都是李秀娥拖累了她儿子,不然周鹏早有大出息了。
跟着忙活了一夜,早上没客人时,那仨都闭着眼补了会儿觉,李秀娥却是赶紧回了家,把闺女衣服穿好,急匆匆送去学校,又赶来早餐店帮忙。
进门就发现,周老太脸色有点儿不大好。李秀娥唯恐挨骂,赶紧穿上围裙帮着端饭。
一上午忙活完,却发现,竟然还有四笼包子没卖出去。
吓得顿时屏住了呼吸。
至于说姚大力,当时就有些恼了,直接对着周老太开怼:
“妈您不是说十笼还不见得够卖吗,咋还剩这么多?”
“我也不知道啊。”别看周老太在媳妇面前厉害,姚大力面前却一向客气——
姚大力是个混人,动不动就动拳脚,倒是不打她,却是会打她闺女周芳。
话说周老太这会儿也正百思不得其解呢,明明昨儿个他们都卖完了,还有不少慕名而来的人过来询问,她也就是寻思着问的人数,才会蒸出这么多包子来。
总不会是那些来问的也就是问问,其实都没来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