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第 46 章 樱樱护卫小分队

“哎呦,这么多笼布啊,你们今儿个这是又不少卖啊。”一个穿着灰扑扑衣服还裹着绑腿的老太太,笑嘻嘻的跟正把洗干净的笼布晒上的尹招娣打招呼。

要搁往日,尹招娣早笑盈盈的迎上去了——

自觉是农村人,瞧见县城人时,尹招娣总觉得低人一等,别人能和她搭个话,都受宠若惊似的,那叫一个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今儿个尹招娣却是没理老太太,只板着个脸,端起盆里的水朝着地上就泼了过去——

以为她认不出来吗,眼前这老太太可不就是那李秀娥的婆婆?

亏她还以为对方是个慈祥的,回回过来,都是笑脸相迎,又搬凳子又倒茶水的,时不时的还会给老太太个免费的包子吃,结果这老太太却是个内里藏奸的笑面虎,会和她说话也不是她认为的心肠好,没有看不起农村人,根本是想要抢他们的生意。

“哎呦。”那周老太明显没有想到尹招娣突然来了这么一个操作,惊得忙往旁边躲,虽然动作也不慢,脚上的老棉鞋却到底溅了点水。一时就有些气恼,“你这媳妇儿干啥呢?要是我老婆子滑倒了,你赔的起吗?”

尹招娣这回却是没惯着她,直接就开始往外赶:

“走走走,我们家不招待闲人,您哪儿舒坦哪儿待着去吧。”

说着又端起一盆水,作势要泼。那老太太吓了一跳,忙不迭往后退,走到门口那儿时,更是恨恨的吐了口唾沫,然后才心不甘情不愿的往家去了。

时国安瞧见这一幕,也是哭笑不得,嘱咐尹招娣:

“这做生意呢,讲究个和气生财,别啥都往脸上带,不喜欢的话,少搭理就成了。”

“我就是气得慌。”尹招娣嘟哝着,还有些懊恼。

“我总觉得那老太太要使坏!大哥您看,他们是不是这两天就要把饭馆开起来了?”

“这么长一道街呢,咋也不可能只有咱一家人做,他们想开就开呗,咱做好自己的事就成了。”

连初中带高中,搁一块儿都有小千把人呢。他们这一家店,也吃不下,其他人要开,时国安也不觉得有什么。

就是和尹招娣说的那样,这周家做事有些太不地道。本来要是对方直接说了这个意思,两家怎么说也沾亲带故呢,时国安肯定会给一些可行性建议,可眼下,对方既然这么鬼鬼祟祟不按好心了,时国安就不准备多说什么了。

两人说话间,左边邻居溜溜达达走了进来,装作不经意的问时国安他们租这个小院花了多少钱时,时国安也是丝毫没隐瞒:

“十块。”

“十?”那邻居听了简直是目瞪口呆——

就他们这么一个小县城,租个房都十?

等周老太和她姑娘周芳下定决心要把饭馆开起来,到这家询问租金时,人家也老实不客气的给出了价码:

“外面两间门脸,也不多要,一个月给十七块钱就成。”

那周老太听了,好险没当场跳起来:

“哎呦,咱前儿个不是说好了,一月十块钱吗。”

说什么外面两间门脸,之前根本就是堆放杂物的,他们要是不租,这家人也是白放着。

人家也不瞒她,看她这样,直接就挑明了说:

“十七块钱也没给你们多要,知道隔壁人家租下来多少钱吗?一个月,十!”

“我这都快砍半了,你们还嫌贵?租就租,不租拉倒。”

这要是时国安他们没过来卖早点之前,别说十七块,就是一块钱,周老太他们都不会租。可偏偏这些天天天往这儿跑,眼见得那一家生意有多红火,他们可真是要馋死了。一边儿后悔早知道人家要十块的时候,就把房子租下来了,一边儿心里又把时国安一家骂了个底朝天——

还真是一家子坏种,就不能瞒着点儿,或者把租房的价格往下说说。

最后软磨硬泡,说了不少好话,终于让这家人又让了两块钱——

十五块钱也不少了,像李全友那样的学徒工,在厂里干一个月,也就差不多是这个数。

第天上,尹招娣正在屋里忙活呢,就听见外面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寻思着也没听说隔壁家要娶媳妇儿或者打发闺女啊,咋忽然放炮了?

心里顿时一忽悠。等出来瞧时才发现,原来是周家的早点铺开起来了。

这会儿铺子外面可不是正站着个人?一个是之前经常往他们家逛的周老太,和周老太站在一起的,则是个高颧骨的瘦高女人,瞧那吊梢眉薄嘴唇,怎么看都有些尖酸刻薄相。他那男人则是个黑粗大汉。

听见这边的动静,周老太偏头看了一眼,然后朝着这边恨恨吐了口唾沫,随即就开始去招呼围观看热闹的:

“老少爷们父老乡亲,咱家小店今儿个刚开业,这前天啊,不管咸汤甜汤还是豆腐脑,全都免费喝,包子六分钱一个,而且咱这包子可不但是今儿个六分钱一个,往后也都是这个价!”

时家早餐店的包子他们也尝过,味儿道确实好吃,这段时间也在家试过,竟然怎么也做不出那味儿来。

周芳和周老太一合计,很快就有了应对的法子——

他们家味道比不过,那就把价钱降下来。他们可是算了,六分钱一个包子,虽然几乎没盈利,可也不会赔,最后还是有点儿赚头的。

眼下最重要的,是先把姓时的那家人给挤兑走——

他们可不但会把包子降价,汤的价钱也会往下降。房东可是说得清楚,这家人光房租一个月都得十块!如果时家人敢跟着降到六分,光房租都吃力的很。

摆在时家人面前的也就两条路,要么不降价,那生意就会好不了;要么跟着降价,那就赚的少,再交交房租,到最后也不剩下啥东西了!

他们可是看了,这一大家子七八口人在这儿住呢,那天吃喝不得花钱?就不信几个农村来的泥腿子,能杠得住他们。

说不定坚持个十天二十天,就会撑不住,灰溜溜的卷铺盖走人。

尹招娣也不是傻的,立马察觉到不妙,也顾不得再接着看,匆匆就跑回房里:

“大哥,大哥,咋办啊?”

“咋了,慢慢说。”时国安放下手中的活计。

“……周家人说他们的包子以后都卖六分钱一个!”尹招娣气得嘴唇都是哆嗦的。

“要是这样,以后还有人来买咱们的吗?”

要是人都不来了,他们还咋卖?

时国安皱了下眉头——

还别说,周家这一招虽然损,但是还真会有用。毕竟眼下大家都不宽裕,真是周家一直按照六分钱一个卖,指定会有不少人过去买。

他们这边的生意会受影响也必然是定局。

更甚者他也看得清楚,周家这样,就是想要逼走他们。时国安敢说,他们前脚走,后脚周家就会把价钱给涨上去。

想通了其中关窍,便又放松下来:

“没事儿,正好前段时间挺累的,再者距离高考的时间也就只有二十多天了,大不了咱们权当歇歇,以后包子了粥了什么的,就都少弄点儿……今儿个面也发出来了,就照旧把包子包出来,我瞧着咱也卖不完,正好让国蓉拿走一部分,我再往家送一部分……”

眼下寒冬腊月的,包子也不会坏。

“明天,咱先按五六笼的量准备就成。”

之所以确定五六笼的量还是能卖出去的,是因为这里和其他地方不一样,来吃的以孩子为主。

孩子可不是大人,你说价钱贵,他就不吃的。而且孩子的嘴还刁……

还有他们的玉米碴子麦片粥和咸甜豆腐脑,也是周家那边拍马都追不上的。

这些客源,周家不论价钱降多低,都是争不走的——

周家想要借便宜把他们家的客人全都抢走的想法是想不通的,至于说赶他们离开这里,那也是不可能的。

毕竟周家这么着把价钱降下来,他们可也不轻松。要知道他们家用的很多原料,都是自家地里产的,周家却不同,几乎每一样东西都得买。

除非他们家真的撑不住主动退出,不然最后吃亏的,指不定是谁呢。

听时国安说没事儿,尹招娣一颗心稍稍安慰些,却还是控制不住,不停的到外面看周家饭铺的情形。

却是越看越想哭——

和周家饭铺前人潮涌动不同,他们家铺子前却是门可罗雀,偶尔有过来的,也是问询问尹招娣,说是隔壁的包子都六分一个了,他们降不降价?要是降价,他们就不去隔壁吃了。

尹招娣就按照时国安交代的,赔着笑脸跟人解释,说是自家包子个头大用料足味道好吃,八分已经是最低价了,再降的的话,别说赚钱了,真要赔钱了……

有的人听得进去,有的人却是只认价钱,听尹招娣这么说,转头就往周家饭铺子去了。

尹招娣瞧着,简直是欲哭无泪。

和时家饭铺子这边儿的惨淡相比,周家那边那叫一个热闹。周芳和男人姚大力跑得脚不沾地,一盘又一盘的包子送出去,哪叫一个兴高采烈。

周老太太则负责收钱,眼瞧着一分一分递过来的纸钞或者硬币,更甚者还有直接给五毛的,周老太笑得嘴巴都要歪了。

得空了还会得意的往时家铺子那边瞧一眼——

几个眼皮子浅的农村人,还想过来跟他们城里人抢食吃,傻眼了吧?

该!

等到晌午时,周家铺子准备的二十六笼包子,就买了个底儿掉。

眼瞧着堆在一起的那么多纸钞和硬币,人开心的牙都快要笑掉了。

“赶紧数数,看看赚了多少?”姚大力兴奋的直搓手——

姚大力原本也是和李全友一样,在机械厂上班。只他从小游手好闲惯了,上班不好好干,就喜欢跟一群狐朋狗友喝完小酒打牌。还因为喝醉酒,差点儿出生产事故。厂领导一怒之下,就把他给开除了。

周老太心疼女儿,可不就看上了时家饭铺子的营生?

一开始听说是过来卖饭,姚大力还不乐意,觉得太累,还有些丢人。今儿个这一开张,竟然卖了这么多钱,顿时兴奋的不行。

只是等数完钱后,之间的兴奋就消下去不少——

就和时国安猜测的一样,他们的用料,不管是白面了还是玉米碴子了再有油盐酱醋之类的,全都是现买的。

这一降价,好吗,忙活了昨儿个一夜加今儿个一上午,个人就赚了一块二毛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