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第 25 章 气派的娘家人

“樱樱你教教我,我也想学。”尹招娣也是心痒难耐,当下就拉过来时婕练手,苗秀秀则选了时北。

两人学得不是一般的快,很快就给时北时婷也扎起了漂亮的花苞头。

又意犹未尽的给时樱和时南也扎了起来。

到最后,甚至就是尹招娣自己瞧了,也向往的紧,悄悄跟苗秀秀嘀咕,要是她们俩也扎这样的发型,不知道好看不?

只是不等苗秀秀回答,她却又自己否定了——

再怎么说也不是孩子了,这发型虽然漂亮,可她却是无论如何不敢扎着到人前走的。

一家人收拾好头发,时国安又借了理发店的房间,进去换了衣服——

卖酱油的时候唯恐把新衣服弄脏了,几人穿的都是旧衣服。又跟理发店的师傅说好了,借了他们的杂物间,暂时把一个缸存放在这里,到时候他们出三毛钱当保管费。

等一家人从理发店出来,那叫一个焕然一新。尤其是走在最前面的时国安一家几口,真不是一般的招人——

男的高大英俊,女的温婉秀丽,一对孩子也和金童玉女似的。

别说时国安了,就是时樱恍惚间都有一种后世拍偶像片的感觉。

过往行人回头率之高,说是百分百都不为过。更多的人则是注意力全在时家的几个女孩子身上——

这个时代理发师都是传统的手艺,街上走的行人要么就是扎着两条粗辫子,要么就是那种刀削头或者学生头的样式,怎么看几个孩子的古典花苞头都出奇的漂亮。

路上一家人甚至被拦住了好几次,询问这头发是怎么扎的,可能的话也想学了给家里姑娘扎一个。

甚至进了百货大楼,瞧见精精神神的一家人,售货员都对他们态度特别好。不但没有冷脸呵斥,和殷勤的帮着介绍了好几种东西。

一家人买了几斤红糖,又给小宝宝扯了一块适合男孩穿的蓝底洋布,给几个女娃娃每人买了一个尾端有朵小红花的塑料发卡不算,时国安还特特给时宗义买了一盒大前门香烟。

拿到烟的那一瞬间,时宗义开心的简直不知道怎么办才好,颠来倒去的不住念叨:

“这得多少钱啊,这也太浪费了吧,你们花这个钱干啥,就该把钱攒起来,给孩儿们用……”

却是拿着大前门香烟翻来覆去仔细看个不停,那稀罕的模样,堪比得了小红花发卡的时南时北。

他的模样,老太太都看不下去了,推了一把:

“儿子们孝敬,你受着就是了,别叨咕了。”

时宗义这才收起来,小心翼翼的放在贴身的口袋里,却是每隔一会儿,都会下意识的用手轻轻捏一下——

这玩意儿他见过,村里的老汉,也就上任老支书抽过,如今他竟然活到能和支书一个待遇了。能熬到这一步,他这辈子也算是值了。

所有东西都置办齐了,一家人随即坐上马车往时国蓉婆家那边去了。

到了李家门口,也不过**点钟。时间还早的缘故,李家客人还不算多。

听说一辆马车赶进来了,有帮忙的值客赶紧接出来,瞧见马车上的一家人时,就有些犯嘀咕——

说起来李家也是县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的老人了,他们家的亲戚也都是城里的。这来的客人却是赶着个马车,马车上还古怪的放着个大缸,怎么看都是长途跋涉而来。难不成,是女方那边的?

毕竟他们都知道,全友媳妇儿娘家就是农村的。

可要说就是全友的丈人家吧,好像也不太对——

当初全友娶媳妇时,他们可是也都过来了,晒嫁妆时那叫一个寒酸,娘家来送嫁的哥哥嫂子也是穿的破破烂烂,瞧着就和难民似的,当押车孩的娘家侄女也是又黑又瘦,瞧着那叫一个可怜巴巴。

这会儿来的这家人,光看这气势,这穿戴,瞧着就不一般。

尤其是车上的一群娃娃们,一个个打扮的漂漂亮亮的,真是怎么看怎么招人。

正嘀咕着呢,李全友和父亲李根生老两口还有过来帮忙的三女儿三女婿听到动静从里面迎了出来。乍然瞧见马车上下来的一群人,几人也全都愣住了。

照他们想来,十里铺的亲家必不会来得这么早。毕竟他们村距离县城可是二十多里呢。

从乡下到县城又没个车,不管是徒步,还是拉着板车,到这里怕也得快晌午的时候了。

甚至就在刚刚,三女儿李秀娥还在跟李老太太叨咕,说是上回兄弟娶媳妇时,弟媳妇娘家那寒酸劲,让她回去可没少被人笑话。

别人都说他们家条件也算中等偏上,咋就找个农村出来的?

瞧瞧全友丈人那一家,瞧着过得就砸锅。

李秀娥本就对弟媳妇的娘家看不起,听了那话,更是一百个不舒服。就在刚才,还不住跟李老太太嘀咕,说是等时家人来了,要是太不像那么回事,就找个角落的地方安排着,省的外人又看笑话,他们李家人也跟着没脸。

结果这一出来,就有些傻眼——

时家的人倒是和她想的那样,来的不算少,光小孩就足足六个。可和她想象的不一样的是,时家这次来的娃娃和上次弟媳妇嫁进来那回截然不同。

一个个穿的干干净净不说,还都香喷喷的,扎的头发也一个赛一个的漂亮。竟然瞧着比城里的娃娃还要洋气。

“我就说全友他丈人家不一样了吧,你还不信。”老太太唯恐李秀娥说了什么不合适的话,忙再次强调,“你说话可客气点儿,这怎么说也是你弟媳妇的娘家人呢。”

李家三个闺女一个儿子,要说四个孩子里最受宠的就是唯一的儿子李全友,其次就是身为老闺女的李秀娥了。

从前李全友没有结婚时,最听李秀娥这个三姐的话,爹娘有什么好吃的,除了让儿子吃之外,也总是会先想着她这个老闺女,结果自打大姐相中了时国蓉,她这个李家的三女儿就几乎事事靠后了。

可要是时国蓉娘家条件好也就算了,事实上根本就是个土生土长的乡下人罢了,凭什么一来就骑在她头上?

刚才又因为时国蓉被骂了一顿,这会儿可不是还憋了一肚子的火呢,闻言哼了一声:

“不定打哪儿借的衣服呢,有啥可神气的!”

“还一下来了这么多人,分明是是想着吃大户呢!而且妈您看,还有那么个大缸,您可别跟我说,里面装的全是给我们家小宝的东西,说不好人家已经打算好了,走的时候要一兜兜的带走,准备把缸都装满呢。”

“你闭嘴吧。”眼瞧着时家人过来了,李老太太几乎是用气声制止了女儿。

事实上即便她不说,李秀娥也不准备再开口。实在是时家人这一打扮,瞧着还真就跟城里人似的。

尤其是时国安一家四口,让人瞧着就不敢轻慢。当初时国蓉嫁过来时,时珩病情越发严重,苗秀秀则因为打击太大,卧病在床,时国安要照顾妻儿,并没有过来,李秀娥又打心眼里看不上弟媳妇的娘家人,还真不认识他是谁。

这会儿瞧见李全友恭恭敬敬的跟在旁边,一口一个“大哥”的叫着,才知道对方就是刚才李老太太没口子夸得时国蓉的那个大哥。

又瞧一眼被苗秀秀扯着的时樱,明白她就是弟媳妇时国蓉那个被人家偷走的侄女了。

之前听李老太太说起这小丫头就是漂亮可爱,怪不得会招人惦记时,李秀娥还不大信,觉得小娃娃吗,不都是一个鼻子两个眼睛全都那个样,有啥可爱不可爱的,就把她老娘稀罕成那样。

等瞧见本尊,才发现,娘家妈说的还真对,弟媳妇的这个侄女就是长得齐整。放在一堆城里小孩里,也是出类拔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