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第133章 投降 红巾军中,有哪一位……

“是不是有点失望?”秋月白问徐芙。

明明是特意为了最后的决战才赶过来的,谁知到的第一天,赵元睿那边就松口了。但凡他提前几天,徐芙都不用跑这一趟。

徐芙笑了,“我若是不失望,失望的就该是你了。”

秋月白一想,还真是这样,不由也笑了起来。

徐芙又说,“若是能就此消弭一场战争,我个人的情绪,又有什么要紧?”

比起自己在战场上大发神威,奠定胜局,徐芙更喜欢现在这种发展。

再说,也不能算是白跑一趟,这不是马上就能亲眼见证主公收服最后一个势力,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吗?这样的盛事,不知多少人因为错过了而懊悔呢,她却正好赶上了。

其实也有人建议明月霜,把受降仪式搞得正式一些、隆重一些——毕竟是最后一个了嘛,意义还是比较重大的。

最好是班师回了洛京,再昭告天下,然后在所有人的注视之中接下降表。

这个提议被明月霜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这种事,对于红巾军这边来说,自然是无上的荣耀,是值得大肆庆贺的喜事。但对投降的那一方而言,就不是这个意思了。

以后凉州也会成为红巾军的一部分,明月霜想要收拢凉州的人心,就不会用这种令人觉得屈辱的手段。

再说,赵元睿虽然决定投降了,但红巾军要接管整个凉州,也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没必要把时间浪费在这种事情上。对于形式主义,红巾军一向都是严厉打击的。

至于大胜的喜悦、一统天下的豪情,明月霜有另一个更好的方式,让大家宣泄。

现在,就先憋着吧。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明月霜懒得整那些花里胡哨的,决定直接在吕城的皇宫受降,顺便把交接工作给做了。

于是这一日,吕城城门大开,将红巾军迎入了城中。

等她们接手了皇宫乃至整个吕城的防卫,明月霜才动身。

赵元睿亲自率领文武百官等在城门处迎接她。

两人见了面,各自都生出了一些时光易逝的唏嘘和感慨。回想起来,她们上一次见面,还是在燕城,那时两支大军才刚刚合力攻破大燕的国都,因为秦霸的尸首在红巾军手中,赵元睿才跟她见了一面。

那个时候,她们都还是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的模样。

一转眼就过去五年多了。

赵元睿仰头看着坐在马上的明月霜,觉得她似乎仍然是初见时的模样,年轻美丽,状态好得惊人。反观自己呢?已是一脸的风霜与疲惫,看起来跟她竟像是两辈人了。

也许每一个失败者站在赢家面前,都难免会生出这种自惭形秽的念头吧?

好像对方变得很高很高,而自己却变得很矮很矮。

已经到了嘴边的客套话,不知为何忽然说不出口了。赵元睿抿着唇,就那样看着明月霜,目中涌动着自己都无法分辨的情绪。

明月霜却很坦然,笑着从马上跳下来,大步走到他面前,“赵兄,别来无恙。”

“……别来无恙。”赵元睿开口应道,只觉得自己的嗓子干涩得厉害。

都已经作为输家站在这里了,怎么可能别来无恙?

然而,他所有的幽微情绪,都不足为外人道,只能撑出体面的姿态,以主人的身份,迎接这座城池的下一任主人入内。

这种时候,赵元睿就十分感谢明月霜简洁利落、不重形式的行事风格。

没有长篇大论的讲话,没有让他表明臣服的环节,进入皇宫之后,明月霜坐上原本属于他的位置,接受他呈递上去的降表,这个简单的仪式就算是结束了。

从此,世上再没有大凉,赵元睿也不再是帝王。

……

虽然仪式很简单,但昭告天下还是需要的。

红巾军一边将赵元睿的降表和明月霜的受降文书传示凉州其他地方,要求各地的驻军立刻解除武装,等待红巾军前来接管,一方面将这两份文件加急送回洛京,准备登在下一期的《洛京时报》上。

“以后是不是也会出一个伐凉专刊?”赵元睿得知此事后,忍不住问明月霜。

其实按照惯例来说,他现在也应该搬家去洛京了。不过因为明月霜还在这里,所以赵元睿,以及原本效力于大凉的官员们,便也都暂时滞留在了这里。

对于这些人的处理,还需要等窦娥这边调查清楚所有的情况之后,再回洛京去开会决定。

不过明月霜既然答应了赵元睿的求情,便也公开表态,鉴于大凉是主动投降,表现很好,所以他们过往的一切便都既往不咎,不予清算。

所以他们虽然也要接受红巾军的改革,将掌握的田地归公,领取红巾军给与的补偿款,然后分家析产,但是总体来说,还是能够保住时代积累的大部分财富。

别的不说,跟江州那批被清算的官员和家族比起来,这个待遇确实已经很好了。

毕竟凉州虽然上下风气都不错,但是在这个时代,一些欺上瞒下、土地兼并之类的事,也并不少见。

所以不光是吕城这里的官员和将领配合,其他地方也一样。

上官婉儿紧急从洛京抽调了一大批基层官员过来,有条不紊地开始了交接工作。

至于赵元睿所说的伐凉专刊……

明月霜笑着说,“实不相瞒,早就已经在筹备之中了。”

事实上,这一次出征,好几家报社都派遣了记者随军,准备实地报道一些战场上发生的故事。毕竟人人都知道,这是最后一战了,自然都想留下点什么。

赵元睿沉默了一下,他本来想问,能不能把自己写得好看一点,但又觉得提这种意见有些为难人。倒是一旁的李长思脑子转得极快,笑着问道,“明主公,不知我等是否能为报社供稿?”

“当然可以。”明月霜看了他一眼,脸上也没什么惊讶的表情,“不知诸位可还记得当年秦霸的何皇后?她如今可是红巾军知名的作家,不仅为报社供稿,还能将文章集结城册出版,所得颇丰。”

在红巾军,这算是一项新兴的体面职业了,而这风气,也是在何絮横空出世之后,达到了顶峰,引发了不少人的效仿。

尤其是那些年轻女性,都想跟何絮一样,靠着写作实现经济自由。

这事赵元睿等人其实是知道的,应该说,红巾军但凡是写在报纸上的事,就没有他们不知道的。得到明月霜的认可,不少人都已经开始搜肠刮肚,准备攒出一篇文章来。

不求能像何絮那样出名,甚至能以此为生吧,至少要让看报纸的人对自己留下一个好印象。

赵元睿自己在写文章上是没什么天赋的,只能转过头,默默盯着李长思。

李长思不由好笑,凑到他身边低声道,“陛……咳,元睿放心,老夫已经心里有数了,正在修改润色之中。”

赵元睿对他的文笔还是很信任的,便放下心来。

……

眼看这里已经没自己什么事,而且上官婉儿也已经赶过来主持大局了,明月霜就打算回洛京去了。

五月二十一日,天气晴,宜出行。

其实这个天气赶路,并不算是什么令人愉快的体验。但明月霜也不可能在这边耽误到秋天,倒不如趁着天气还不算太热,尽快赶回洛京。

按理说,红巾军是不提倡各种迎送仪式的,即使是明月霜,出行也没有那么多排场,顶多是带的人多一些罢了。

但是这一次,赵元睿等人也要跟着一起回去,上官婉儿便也到城门外相送。

不过没有备酒菜之类,自然也没有什么诗文唱和,把人送到城门外,她就准备回去了。

才刚转过身,尚未来得及催马,就听见一声惊呼。

上官婉儿急忙回过头去,却见一个负责警戒的女兵指着天上,有些惊慌地道,“太阳……”

太阳?

上官婉儿眯起眼睛看过去。

幸而现在时辰还早,烈日也不算灼眼,瞬息之间,她看清了大日之上的那个黑点。

这熟悉的一幕让上官婉儿愣怔了片刻,直到周围那些大凉旧臣们微微鼓噪起来,她才回过神,转头看向明月霜,“主公!”

其他人也都在惊疑不定地看着明月霜。

这是金星凌日!

《汉书·天文志》曰:“太白经天,乃天下革,民更王。”

太白金星,据说是天帝的特使,人们一般认为,当这个天象出现,便“变天”的象征,意味着王超更替、人主之祸。

据洛京那边传出来的消息,上一次金星凌日发生时,秦霸正在宫中威胁小皇帝迁都。后来,温镕果然被逼自尽,秦霸又一把火烧掉洛京皇宫,带着剩下的人回到燕城,在那里扶持温阳登基,重建了一个大黎小朝廷。

这人主之祸,是真的应验了呀!

而现在,虽说红巾军还没有建国,明月霜尚未登基,但在大凉已经投降的情况下,“人主”这两个字,除了她还有谁能当得起?

时隔八年,这个天象再次出现,难不成……红巾军占据天下这件事,还会有变故?

这个念头让所有大凉旧臣心下一动。

不过他们很快就把这一点蠢蠢欲动压下去了。

通常来说,这个天象还有点以下犯上的意思。那么问题来了,红巾军中,有哪一位能推翻明月霜自己上位呢?

众人这么一想,便都不着痕迹将视线转到了在明月霜另一边的秦良玉身上。:,m..,.</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