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逐渐热起来了。
明月霜十分庆幸,在她的一力推动之下,红巾军的服饰已经越来越远离宽袍大袖且一裹好几层的古代服装,变得更利落,也更清凉。
不过她觉得,其实就算自己不介入,这种服装趋势早晚也会出现的。
毕竟就算在她的那个世界,在世界大战开始之前,无论东西方的男女服饰其实都还是颇为繁琐的,后来战争来临,一方面是物资紧缺,另一方面是男性都上了战场,女性被迫走出家门工作,因为需要效率,累赘繁复的服装自然就朝着消耗的布料更少、穿着起来也更干练简洁的方向发展了。
明月霜的存在,只是跳过了发展的过程,直达结果。
所以她现在可以穿着单衣单裤,坐在窗户完全敞开的办公室里批阅文书。
即使如此,午后这段时间也还是会觉得热。
这座皇宫倒是有储存冰块的地方,她们冬天也采了不少,但要供应一城之人,还是有些捉襟见肘,而明月霜也不想在这种地方使用特权,索性叫人将冰块拿去做些便宜的冰饮,放在市面上出售,叫普通人也能享受一番。
正好,如今各种瓜果蔬菜也陆续上市了,冰镇的茶饮、果汁和奶制品非常受欢迎。因为定价很低,如今的洛京城也没有那种揭不开锅的情况,很多人都愿意买上一碗,一家人分享。
虽然一个人分不到几口,但是在夏日里能体验到那种凉丝丝的感觉,还是有种格外安逸的感觉。
对洛京城的普通百姓而言,这个夏天总算不再像之前那样难熬了。
这一点不仅体现在大家都能吃饱饭,天上总算开始按照节气下雨,地里终于能种上庄稼……之类的民生大事上,更体现在这样似乎并不重要,可有可无的细枝末节之中。
人一高兴,连看路边的野花野草都觉得更有精神,只觉得日子都更有盼头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红巾军推出的报纸,才会在百姓之间引起如此热烈的反响。
要知道,这里曾经是天子脚下,就连普通百姓,对着坊间传说的朝堂风云也能点评几句,本来就很热衷于议论这些国家大事。只不过以前,因言获罪的事隔三差五就有,点评贵人们难免提心吊胆,也没人敢敞开了说。
而今红巾军可是把事情原原本本地印在报纸上,诚邀天下人来共同议论的!
虽说普通百姓大都写不出什么像样的文章,但对于这种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事,她们也自有见地,亟待发表呢!
正好自从红巾军来了之后,就将她们的扫盲课也带了来,如今洛京城里人人都识得几个字,对这种事就更有热情了。哪怕并非人人都有闲钱去买几文钱一份的报纸,也不妨碍大伙儿听个热闹。
酒楼茶馆反应最快,首先就定了几十分报纸,放在店里供客人们翻阅——成本不高,却能让那些闲客们坐在一起有个话题可说,也能招揽更多的客人。
后来这一招被别人学去,但凡是开店的,不管做什么生意,都会在店里备上几份,倒是让报纸的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销量。
魏锦和颜葳蕤在得道明月霜的提醒之后,也意识到,如果只是叫那些文人在报纸上发表文章,难免显得曲高和寡,脱离普通人的生活——一项政策究竟好不好,那只有生活在红巾军治下的普通人感受才最真切。
于是两人一合计,索性不再每天枯坐在编辑部里看文章,而是主动走到街头巷尾、茶楼酒肆,去听那些普通人的闲谈,若是有值得一书的地方,便记在随身的小本子上,等拿回去再整理成文章。
别说,这个办法还真不错,报上的文章思路开阔了许多,内容也更丰富详实,引发的讨论越来越多,这热度自然也就迟迟降不下去了。
明月霜此刻在看的,就是新一期的稿件。
虽然这件事外面闹得沸沸扬扬,关注度很高,但是说到底,办报纸也不过是红巾军在洛州推行的诸多政策之中的一项。所以明月霜不可能从头到尾都关注,只能在大方向上把把关,其他的都放权给她们自己去办。
原本还有些担忧,但办法果然都是人想出来的,她根本没提,她们自己就把记者、民众采访、通讯稿之类的东西都弄出来了。
既然表现出众,明月霜也不吝称赞,提笔圈了几篇文章出来,写了几句鼓励的话。
该说不说,每次用红笔批阅文件的时候,她总觉得自己好像在改卷子,非常不习惯,但婉儿她们说墨色分开更醒目,明月霜也无可无不可地接受了。
不过,这一批被送来的稿件之中,最出彩的,却还不是那些采访稿、通讯稿,而是一篇针对上次那篇认为颜繁案反应出明月霜更希望民众分家析产,并且认为这种做法是在向宗族宣战的文章。
李长思那篇文章写得汪洋恣肆,用笔十分老辣,用词煽动性也很强,叫人一看就忍不住心生不安。
这篇反驳的文章却不一样,写得非常冷静。
它没有反驳李长思的观点,或者去纠结这样做对不对,官府与宗族之间的关系又如何,而是直接摆事实讲道理,罗列出了历朝历代的朝廷在这件事上的态度。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觉得不管是民间还是朝廷,对于分家这件事,应该都是不太赞同的,觉得四世乃至五世同堂是福气,是家族繁盛、子孙出息的证明,也是治下孝悌友爱,处处和睦的证明。
但是看完这篇文章就会发现,其实不管是哪一朝,官府对于这件事的态度其实都与大家想的不一样。
虽然偶尔也有一两个朝代,会表彰这种“累世同居”的家族,但是之所以如此,却并不是因为所谓的孝行,而是因为当时的法令规定,按照人口划分户等,人口多,则为上户,需要缴纳的赋税和徭役自然更重。官府为了多收钱,才褒奖这种不分家的行为。
有意思的是,官府禁止分家,民间反而分家析籍成风。
而在大多数时候,朝廷是鼓励、甚至会强令析籍的,原因其实跟红巾军差不多,就是为了避免形成一个过于庞大的家族,直接控制地方,让官府的政令难以畅行。
在文章的最后,笔者用冷静到近乎冷酷的笔调总结,不管是谁当政,不管是哪一个朝廷管事,朝廷的目的其实都是差不多的,不独是红巾军会这样做,所以也没必要写那种文章危言耸听。
更不用把这件事跟忠孝之类的风俗教化联系在一起。
普通百姓只是想获得安定的生活而已,聚族而居,无非是世道不安,想要保障自身利益。然而红巾军治下处处安定,连个小偷小摸都少见,更不会有仗势欺人这种事,每个人都可以在此地安居乐业,自然无需依赖宗族,只要遵纪守法就够了。
恰恰相反,红巾军之所以上下一心,政令通达,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将所有人的生活水平提升到如今这个地步,正是因为中间没有宗族掣肘的缘故。
大黎灭国才不到半年呢,大家都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孰是孰非,孰优孰劣,一望即知。
明月霜看得啧啧称赞,给这篇文章画了好多圈。
看魏锦的工作报告,这竟然还是一篇民间投稿的文章,就更难得了。
不过,明月霜从来也不小看古代人,更不会觉得他们都迷信落后、因循守旧,要知道,当初王安石变法,可是连“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这种口号都喊出来了。
她们的思想也可能会“新”到一个让现代人都瞠目结舌的地步。
要不后世的论坛上,怎么总有那种“XXX一定是穿越者”的讨论帖呢?
所以红巾军的理念再新,明月霜都不认为原住民们会无法理解、无法接受。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总是不变的,好与不好,她们会自己去看,去感受,去评价。
何况太阳底下无新事,红巾军的理念也不是凭空冒出来的,很多其实都能在旧有的框架之中找到印证的地方,只要有人愿意钻研,自然就能为它找到来源去向。
嗯……这样的人才,必须要让魏锦她们想办法招揽过来,放在民间写写文章多浪费。
……
刚把所有的文章看完,李国言就从外面走了进来,“主公,今日份的冰送来了,要她们做点什么?”
虽然大部分的冰都拿去市售了,但每天还是会往明月霜这里送一小盆的,没道理普通人都能吃到的冰饮,她却反而吃不到吧?
明月霜放下笔,托着下巴想了想,说,“昨天不是说有新鲜的桃子吗?做个水果刨冰吧。”
“好。”李国言笑着点头,“我去找阿青姑娘。”
明月霜连忙叫住她,又说,“多做点,给大伙儿分一分吧。”
阿青就在外面的廊下——这样的天气,屋外其实比屋内更凉爽,因为有风。不过不知道是不是习武的缘故,阿青并不像其他人那么怕热,她只是喜欢待在更开阔一些的地方,有时候甚至会爬到屋顶上去。
李国言一走过来,她就猜到了对方的来意,视线落在对方端着的冰盆上,问道,“今天做什么?”
“主公说,把昨天送来的鲜桃切了,做水果刨冰。”李国言说。
阿青了然点头,伸手接过冰盆,放在面前,然后——抄起剑唰唰唰将一盆冰块都剁成了冰屑。这是她最近的工作内容之一,因为这样弄出来的冰屑比所有处理方式都更细更绵密,也更适合用来做明月霜要求的各种冰饮。
为此她甚至还专门换了一把剑,毕竟平常用的那一把是见过血的,用来做这个不合适,现在只有出门的时候才会佩戴。
没多久,明月霜就吃到了今日份的水果刨冰。上官婉儿,孟丽君和窦娥等同样在这里办公的人,听到消息,就都凑了过来,一人分了一份。
明月霜看到跟其他人挤在一起的窦娥,忽然笑道,“说起来,当初咱们在山寨里的时候,还曾经畅想过,等旱情过去了,夏天就去外面卖冷饮,赚点钱补贴家用呢。”
一句话,说得窦娥和上官婉儿也感慨起来。
那时候哪里能想得到,她们的势力会膨胀得那么快,第二年夏天,红巾军已经将东川打下来了。
而窦娥的技能,更是早就已经被刷新,她本人也走上了一条之前未曾设想过的道路。
“咱们现在不也是在卖冰饮吗?”阿青说。
于是众人便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