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英也没注意到朱小姐,只是他刚进包厢,苟夫人就问:“英儿,那个跟你一同回来的小姐是谁?”
苟英满头雾水:“我哪知道。”
苟夫人又问了几句,确定苟英不认识,就让杨妈妈出去打听。
杨妈妈很快就打听出来了:“夫人,那小姑娘是朱前的女儿。”
苟夫人闻言叮嘱苟英:“英儿你要小心一点,别被那些小姑娘骗了……”
就算苟英一无是处,苟夫人也不愿意他娶个商人的女儿。
那可就太丢脸了,将来她怎么出去见人?
苟英都傻眼了,虽然这边点了很多灯笼,但天那么黑,他压根没看到人家长什么样子!
人家也没看他一眼,没跟他说话!
正值叛逆期的苟英立刻不乐意了:“娘你胡说什么呢!好好的你怎么这么想人家!”
苟英觉得他娘有点无理取闹,干脆去找黎青执了。
黎青执把他当大人,从来不会跟他念叨一大堆!
他本来就是想来找黎青执的,路上遇到他爹知道他娘也在,才会先去看他娘。
苟英来到黎青执那边,就见黎青执在吃东西。
他目瞪口呆:“你竟然还吃得下!”
之前灯会的时候,黎青执可没少买东西吃!
黎青执道:“我胃口好。”
苟英以前一直觉得自己吃得有点多,但现在……他吃得那么少!
黎青执才是名副其实的饭桶!
很快,苟英就不想这事儿了,开始傻乐:“黎哥,我听到很多人说我的字写得好!”
“你的字确实不错。”黎青执道,苟英认真写的时候,字还是很端正的。
苟英开心了:“黎哥,我多练练,总有一天我的字会超过你!”
黎青执:“……”那是不可能的!
苟英的字在进步,他的字也在进步,他的进步速度,还肯定比苟英快。
不过他不会打击小朋友就是了。
苟英开开心心的,另一边,苟夫人得知自己儿子去了朱前的包厢,想到前几天吃早饭的时候跟儿子说话,儿子言语间对朱前很崇拜……
苟夫人捂着胸口更难受了。
杨妈妈也生气:“那些个不要脸的,一心想要攀附咱们家,什么招儿都能想出来……小少爷也是傻,竟然被哄住了!”
“杨妈妈,那朱前一心哄着英儿,还把他女儿叫来……我可怎么办好?”苟夫人问。
杨妈妈道:“夫人,不如……你给小少爷定一门婚事?”
“我倒是想,但爹娘都发话了,英儿的婚事他们来定……”
苟夫人又觉得自己命苦了。
可实际上,她的日子过得是真的好。
她看不上小摊子上卖的吃食,但很多来逛灯会的人,真的就是逛一逛,一文钱都舍不得花。
金叶绣坊那些女工就舍不得花钱,遇到实在想吃的东西……她们几个人凑钱,买上一点,然后分着吃,尝个味儿。
苟夫人的日子,是她们做梦都不敢想的。
而金叶绣坊的女工,她们还不算过得最差的。
大家伙儿都在逛庙会的时候,一个船队进入崇城县。
“老吴,可算到崇城县了!真羡慕你,今天晚上,你能回家好好睡一觉了!”沈家商队里,有人站在自己的船头,朝着吴白川喊话。
“等明天,你也就能回家了。”吴白川笑着开口。
吴白川心情很好,不单单是因为他这次进京赚了不少钱,还因为他搭上了黎青执的线。
他只要跟黎青执搞好关系,前途必然一片光明。
整个商队的船,都在崇城县的码头停下。
商队是要去省城的,但今天太晚了,他们打算休息一晚上再走。
其实要不是吴白川想快点回家,他们在上个县城,就已经停下休息了。
大家正准备停船休息,突然发现情况不对:“这是怎么回事?怎么码头上都没人?”
“大夏天的,这个时间不该有很多人来乘凉?”
“你们看看城里那些房子,几乎都没人点灯!”
“崇城县的人呢?”
……
冬天的晚上,码头这边人少是正常的。
但夏天不一样!
这么闷热的天,很多人会出来纳凉,再加上江南的城市又比较挤,巷子还特别小……
这时节,空旷的码头上总是挤满了人,还会有摊贩叫卖东西。
今天怎么就没人?
崇城县该不会出事了吧。
吴白川担心极了,他连忙下了船,到处找人。
好在他很快就找到了几个平日里在码头这边帮人搬东西赚钱的壮汉。
吴白川焦急地询问情况,其中一个壮汉道:“今天大家都去新码头那边看灯会了,这里才会没人。”
吴白川自然是知道新码头的:“人都在新码头那边?”
“是啊!县城大半的人都去了!”
吴白川回到岸边,就见船队里其他人也下船了:“老吴,这崇城县怎么了?”
吴白川道:“他们说城里人都去新码头那边看灯会了。”
“新码头?灯会?”这些人有点好奇。
带队的沈掌柜更是道:“我们也去看看?”
“老吴,你给我们带个路吧。”
“不用老吴带路,我都认识,再往前开一会儿船就是崇城县的新码头,去京城的路上我瞧见了。”
这些人说着话,都打算去新码头那边看看。
吴白川也好奇了:“我也去看看。”
于是,这支刚从京城回来的船队,就一起往新码头驶去。
远远地,他们就看到了新码头那边的灯光:“好多灯,还真的是灯会啊!”
“这一路都在赶路,我要下去看看。”
“那里应该有很多好吃的,我要去买点吃。”
“我也要去买点,这一路就没吃到什么好吃的。”
……
苟县令一家来了崇城县觉得吃不惯,这商队的人去了北方,也有点吃不惯。
比如商队里有人只爱吃米饭,但去了北方,端上来给他们吃的时常是面食。
他吃是吃了,但一点都不喜欢。
船队在新码头停下。
“这码头真大!”
“以后来崇城县就停这里了!”
“这码头修得好。”
“城里那个码头,真的太小了!”
……
船上的人评价着新码头,岸上的人却在谈论他们的船:“好多船!”
“这是一个大船队吧!”
“这是沈家的船队!”
“沈家的船队从京城回来了?他们肯定带回来不少新鲜东西!”
“我们去看看。”
……
绝味斋一直都是随大流的,他们也扎了一些灯笼装饰自家的铺子。
那会儿黎青执天天带苟英来这边,他还出了一些主意,甚至亲自动手扎了几个灯笼,扎得那叫一个好看。
不过他们虽然把铺子装点得很漂亮,但并没有开门做生意。
大晚上卖卤味怪怪的,卖别的吧,好像也没有必要。
常翠睡着了,常瞻就带着她在铺子里休息,结果正休息着,他就听铺子里的劳工说沈家的船队从京城回来了。
常瞻抱着常翠就往外走。
他哥是不是回来了?他想见他哥!
另一边,黎青执和朱前也听说了沈家船队回来的消息。
黎青执从张巡抚那边知道了一些京城的情况,但知道的并不详细,他跟朱前说了一声,起身往外走,打算去码头那边看看。
而这时,吴白川他们已经下船了。
然后他们就看到了漂亮的灯笼,还有……各种吃食。
他们在船上吃不到什么好东西,一群人想也不想,就朝着灯会冲过去。
船队里的掌柜都挣了不少,就连那些下人或者雇来开船的人,他们走这一趟也挣了不少钱,当下开始买买买。
一些老百姓本来舍不得花钱买吃的,但看到这些人大手笔买了那么多……他们狠狠心,也开始买东西。
那些摊子的生意一下子好了很多。
吴白川买了二十块油炸臭豆腐,浇上摊主自制的甜面酱,就吃起来。
崇城县这边的甜面酱是用面粉做的,并不是很甜,还会往里加一点酱油……反正每家做的甜面酱的味道都不太一样。
臭豆腐干也是,不同人家做的臭豆腐干,味道是不一样的。
吴白川觉得他今天买的这臭豆腐干特别合他胃口,而他正吃着,就被人拍了拍肩膀。
一回头看到黎青执,吴白川立刻就挂上讨好的笑容:“黎先生,好久不见!”
“好久不见……段晋呢?”黎青执问。
吴白川道:“黎先生,段晋……不,段掌柜他得了吕公公的看重,以后会待在京城。”
黎青执一愣,吴白川这时候又道:“黎先生,段掌柜托我带回来不少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