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怎么不好好读书,也考个功名回来,将来也好给你妹妹撑腰?”赵村长恼羞成怒。
赵斌连忙低头不说话了,他都娶妻生子了,哪儿还能读书,倒是儿子还能指望指望。
顾佳年还以为到了家就能歇一歇,哪知道反倒是比在青城府更忙。
第二天一早,顾佳年便起身进了城。
考中了秀才,第一件事自然是拜谢恩施。
周夫子满怀欣慰,殷殷叮嘱了一番,才问起他以后的打算来。
听他决定入县学,松了口气的同时又有些遗憾。
“县学与府学比起来,自然是府学更好,不过孙大人重视教化,临川县县学也还算不错。”
顾佳年笑着解释:“若是去了府学,学生总惦记着家里不能专心,再者府学人情复杂,倒不如县学省心。”
一听这话,周夫子略作沉吟。
“也是。”
他不知想到什么,笑了笑说:“既然你打定了主意,老夫也不再多说,不过还要趁热打铁,考下廪生来,对你也有好处。”
“学生自然是要去试一试的。”
周夫子自己就是廪生,自有许多经验传授。
顾佳年认真听着,一一记下。
许多人以为考中了秀才就是廪生,廪生就能给人作保,却一日廪生,终生都是廪生,其实不然。
他也是入学之后才知道,并非是考中了秀才便是廪生。
在院试之后,秀才们还需要再经过岁考,其中名列前茅的才能拿到廪生名额。
而且年年都需岁考,一年考不中,那廪生名额就会被剥夺。
廪生名额很了不得,整个县学只二十人,州学三十人,府学也只有四十人,考中之后,每个月都能领取廪米。
一个月六斗米,省着一些,光靠着廪米就能养活一家人。
除此之外,临川县每年还会给廪生发放廪饩银,共计四两白银。
不提廪生给人作保,和其他的零碎收入,光是廪米和廪饩银,就足矣供给读书。
所以秀才还真一定穷,也怪不得廪生要求比秀才更严格。
当然,这是廪生才有的待遇,若是没考中,秀才本身不事生产,家中资产单薄,那确实是会过得艰难。
以上种种,顾佳年自然是要去试一试岁考的。
正好临川县的岁考就在年前,廪生每年一换,他还有一个月时间做准备。
拜访过周夫子,又去衙门登记复核秀才文书,确定好县学入学的日子,顾佳年还特意求见了孙知县,道谢表忠心。
如此花费了两日,顾家又忙碌起来。
顾延年与赵晚晴的婚事终于摆上行程,虽然一切都准备妥当了,两家也距离不远,但事到临头,顾家大大小小都被蒋氏差使的团团转。
大婚这一日,顾佳年也得了差事。
坐在门口收礼金,写账本。
“呦,这不是秀才公吗,今日是你写礼金呢。”
顾佳年客客气气的叫了人,来人更是高兴了:“这字写得可真好,怪不得能考中秀才。”
后头的人也跟着说:“当年顾家落户,我瞧着便知道有出息,这才几年,新房子盖了,儿子成了秀才,如今又要娶媳妇了,喜事连连。”
顾喜年端着盘子出来一看,自家弟弟被人围着热闹,笑容都僵了。
“各位叔叔婶婶,快进屋喝杯茶,吃点果子,不然我娘可要骂我们招待不周了。”
“瞧瞧,这闺女长得好,嘴也甜。”
有婶子直接拉住顾喜年的手,左看右看十分欢喜。
“闺女,你还没许人家吧,要不要婶婶给你相看相看。”
顾喜年的笑容也僵住了,姐弟俩对视一眼,都无可奈何。
“姐,是鸿宝来了,你快出来招待。”顾佳年还是很有姐弟义气。
“哎,我就来。”顾喜年抽出手,“婶儿,我去招待客人,你们千万别客气,当自家啊。”
田鸿宝一下车,就瞧见姐弟俩热络的眼神。
“你们怎么这么看着我?”
顾佳年一把拉住他:“快坐我身边说说话。”
田鸿宝不明所以,乐呵呵的坐下:“你想我了,哼,想我怎么不来看我。”
“我可去了,正巧你不在家。”顾佳年笑道。
田鸿宝叹了口气:“还不是我爹病了,最近家里头生意都是我在跑,要不是今天延年大哥大喜,我还不得空。”
“爹让我跟你说一声,他是想亲自上门道喜的,但怕过了病气。”
“田伯伯病了,好些没?”顾佳年忙问。
“好多了。大夫说他吃太多,让他以后少吃一些。”
“那就好,他也太客气了,养好身体重要,我们不会介意的。”
两人说了一会儿话,田鸿宝很快就知道顾佳年的险恶用心。
上门来喝喜酒的村人一看,田鸿宝这穿戴打扮,一看就是富贵人家,再一问是顾佳年同窗,自然是抓着他说话。
田鸿宝顿时苦了脸:“在家我爹娘催着成亲,没想到了这儿也逃不开。”
幸亏没一会儿,顾延年接上新娘子回来了。
顾佳年还是头一次看人成亲,新郎官又是他最亲近的大哥,脸上的笑容一直没拉下来过。
一直到新人被送进了新房里,拜堂成亲的热闹刚停,酒席的热闹又开始了。
田鸿宝自然而然的坐在顾佳年身边,低声道:“成亲还真热闹,看得我也想成亲了。”
顾佳年笑道:“那不正好,省得田伯伯和田夫人整日催。”
田鸿宝却说:“还是别了,万一娶进来一个不喜欢的,整日折腾也是烦人。”
两人正说着话呢,忽然听到一个扯高了的声音。
“秀才他娘,如今你们老大成了家,你可算是能安心了。”
蒋氏今日穿着新衣裳,红光满面很是高兴。
瞧了眼是以前不对付的王婶子,倒也客客气气的说:“可不是,好不容易将媳妇娶过门,总算是能松口气了。”
王婶子拉高声音:“呦,那你可松气的太早了。”
“老大娶了媳妇,可老二还没嫁出去,秀才公也没定亲。”
蒋氏抿了抿嘴角,只说:“下头的两个还小,不着急。”
王婶子却有些不依不饶:“秀才公是还小,再看看也行,可你家老二今年得十七了吧,来年就十八了,再耽误就得交税了。”
“可不能仗着有个秀才公,能省下一份税,就把姑娘家耽误在家啊!”
顾喜年原本正与几个小姐妹坐在一起高兴,结果王婶子几句话,众人的眼神都落到她身上。
蒋氏脸色微微一沉,念着是大喜的日子,到底没发火:“王婶子快坐下吃饭吧,这么多菜还不够你吃?”
旁边的村人眼看气氛不对,也扯着王婶子坐下:“快吃快吃,不然我们可都吃完了。”
哪知道王婶子偏不坐,还喊着:“趁着今天大喜的日子,不如我来做媒,给你家老二介绍个四角俱全的,喜上加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