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舔了舔,腹诽道:知府大人的品味也就一般般,还不如小鱼饼好吃。
一边腹诽,一边将糖水吃得干干净净。
“喵~”再来一碗。
顾佳年咳嗽一声:“小猫咪不能吃太甜。”
橘猫迈出一只爪子:“喵。”
你叫我小猫咪,见过十几斤重的小猫咪吗!
顾佳年你不对,对橘猫的滤镜有没有八百米厚?
“吃糖会坏牙,你以后不想吃鱼了吗?”顾佳年坚持道,他虽然疼金老大,但更关心他的健康。
橘猫朝着他呲了呲牙。
顾佳年伸手抱起来,将自己碗里头的糖水喝了,把鸡头米捞出来喂给它吃。
橘猫吃了两颗觉得没啥味道,跳下去自己回房补觉去了。
顾佳年一抬头,就瞧见自家老爹眉头都皱起来了。
他赶紧呼噜呼噜将剩下的鸡头米全部吃光:“爹,我回房看书了。”
“这孩子。”顾老爹无奈的叹了口气。
“还跟猫打商量,猫能听懂吗?”
顾佳年回到屋内,就瞧见金老大已经趴在了被窝上,蜷缩成一团开始打小呼噜,可见昨晚累得不清。
他笑了笑,从旁边拉过来一块小毯子,轻手轻脚的给他盖上。
抬头看向天色,算算时间,廖知府现在肯定发现了。
廖荣光歇了一晚,与夫人商量好回京之后的事情,好不容易心情舒畅,打算今日歇一歇。
哪知道走进书房一看,脸色就是一变。
“谁进过书房了?”
廖荣光沉下脸,眼神锐利。
“启禀大人,除了洒扫的丫鬟外,并无他人进过书房。”
“去把人带过来。”
很快,负责书房洒扫的丫鬟被带过来,这也是熟面孔,是家中老人。
“早晨你打扫书房的时候,可发现什么异常?”
丫鬟忙道:“跟平时一样,并无异常。”
“这张纸一直在这儿?”
丫鬟奇怪道:“奴婢进屋的时候就在,奴婢见压着纸镇,还以为是大人特意留着的,便不敢动。”
廖知府皱了眉头,见她确实一无所知,挥手让她离开。
等丫鬟一走,廖知府却沉声道:“去把柳铁叫来。”
小厮心底咯噔一下,柳铁乃是廖知府的亲信,同时也是青城府最擅长查案的一位通判。
柳铁是一位白面书生,看起来平平无奇,寻常人见他第一眼,绝不会想到这位就是青城府的铁血通判。
“下官参见大人。”
廖知府摆手:“不必多礼,你来看看这个。”
见廖知府脸色阴沉凝重,柳铁不敢耽误,上前一看,诧异道:“这是……”
“本官昨晚离开书房的时候,这张纸条还不见踪影,今早却凭空出现。”
“已经排查过这段时间出入书房之人,并无可疑,且门房守夜,并未看见人影。”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bsp; 柳铁拱手:“大人,请恕下官检查一番。”
他动作极快,搜查一遍又便道:“门窗完好,门栓未见破坏,屋顶也没有疏漏。”
“难道这纸条会凭空出现不成?”廖知府冷哼道。
柳铁摊开手:“大人请看。”
“这是什么?”廖知府定睛一看,是一根白毛。
柳铁低头闻了闻:“应该是猫毛,若有人训练家猫潜入书房,倒也能行。”
“大人书房的门栓有些松动,用力一推,便有一些缝隙,常人自然不能进出,可猫天生体软,挤一挤可以悄无声息的进出。”
廖知府有些狐疑的皱了眉头:“这猫要潜入府邸,放好纸条后还用纸镇压着,猫能这么聪明?”
柳铁回答:“有些猫天资聪颖,训练后有六七岁小娃厉害。”
“前朝还有人训练猫狗、猴子、大象,甚至是毒蛇作为武器,用来送信或者害人。”
廖知府敲了敲桌面:“能找到这只猫背后的人吗?”
“这猫很小心,并未留下多少痕迹。”柳铁早已检查过附近的围墙。
甚至感叹道:“这个训练师很有几分本事,若能找到,不如招揽收为己用。”
廖知府瞥了他一眼:“老子都快愁死了,你还想着招揽。”
柳铁哈哈一笑:“大人,青城府要找一只猫确实难,可能送信过来的,定然对大人有所求,咱们只需要顺藤摸瓜,想找到这个人就容易多了。”
廖知府脸色一沉:“院试在即,这当头送来几道试题,不做他想。”
牵扯到院试,柳铁脸色也凝重不少:“难道是试题泄露了?”
“此次院试主考官,乃是朝廷派遣的翰林院学士,常翰林常大人,他虽不算两袖清风,但也素有官名。”
廖知府冷笑道:“是不是,派人一探便知。”
“你过来……”
廖知府一番耳语,柳铁领命离开。
前后不到一个时辰,柳铁便脸色凝重的回来了。
“大人料事如神,属下只稍作查探,便得到了此次院试考题,与那张纸上的试题一模一样!”
廖知府猛地一拍桌子。
巨响之下,让人不禁担心那桌子会碎裂成两半。
柳铁低声道:“大人,试题会不会是假的,这常翰林即使要贩卖试题,也不该闹得人尽皆知啊。”
“怕就怕大家都以为是假的,结果却是真的。”廖知府冷笑连连。
“可是为什么,常翰林难道缺银子到这份上?”柳铁问道。
廖知府忽然问:“你觉得试题是谁送到本官案上的?”
“大人的意思是有人知道了常翰林的事情,借此提醒大人?”
廖知府淡淡道:“此次院试与以往最大的不同,便是有京城来的凤凰蛋参加。”
“谢家嫡长子谢宜年?”
柳铁猜测道:“难道是谢家子发现了此事,又不好直接出面,才想办法送信给大人?”
“不会是他。”
廖知府却一口否定:“不可能是谢家。”
“谢家人最是明哲保身,他若是知道此事,定会装病不出,避开这摊子浑水。”
“那会是谁?”柳铁不明所以。
廖知府眯了眯眼睛:“想必是圣人召本官入京,京城有人不想本官回去。”
“可院试舞弊,常翰林才是罪魁祸首,与大人又有什么相干?”
“本官治下发生舞弊大案,偏偏牵扯谢家与常翰林,到时候弄一个死无对证,便能将本官和谢家都拉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