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不少企业出现减少招人的现象,就算有职位空缺,也不再招人,怕得就是经济状况会进一步恶化。
与其到时候裁员,还不如就维持现状。等到经济好转之后,再招人。要不然,企业就是提高门槛来招人。
这一年还不是最可怕。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日本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重恶化,大学毕业生会迎来“超就业冰河期”。
首先,日本的大学自2006年进入“全入时代”,只要交钱,每个高中生都可以上大学,高考不再是“独木桥”,大学生也早不是“精英”了。
在这一个方面,和中国大陆1999年施行的高校扩招是如出一辙。中国大陆应届毕业生在2003年就业问题就开始凸显出来。
扩招带来的坏处也是显而易见,最直接就反应在了将来的就业上面。僧多粥少,人生的PK赛进入到了第二轮,就业阶段。
这人生的第一轮PK赛就是升学高考。应届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学生在应聘的时候,不少人很难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加上经济低迷,很多单位都在削减成本,采用新人更为慎重,采取“严选主义”,没有合格的学生宁可减少用人计划或干脆不招,据说这样的企业达70%。很多大学生在应聘时败下阵来,大多感到自己的水平不够。
另一类人即便实力不够,也可以有不错的工作,俗称关系户。无论是在那一个国家,都有这样的人群存在。
他们本身就是存在有价值。不然,谁又会平白无故的开工资养着呢?这价值所在,那就是他们身后的人。
或者,这一个工作本身就存在谁做都是做,那自然就会用生不如用熟了。把原本那些一出生就没什么资源,没什么背景,没有什么关系的人就朝向社会下层逼迫的得更惨,从而在夹缝当中求取生存。
其次,日本“产业真空化”日益严重,影响学生就业。由于日元升值,国内市场疲软,为了规避日元升值造成的损失和扩大海外市场,很多企业把工厂迁到海外。只有降低成本,才能够使得产品在国际上具备价格优势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