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嫂子笑道,“不过他们领导也真是的,人小谢才结婚,就着急忙慌的把人叫去了。”
薛明珠:“这真没办法,既然选择了就只能支持了。嫂子们做饭了吗?”
“没呢,走走走,回去做饭去。”
大家伙一哄而散,宋大嫂和薛明珠同路,“我家男人也去开会了,我婆婆在家做饭了,要不你来我家吃点?这样你就不用单独再做了。”
宋大嫂和宋大娘是远房亲戚,都姓送,婆媳关系格外的融洽,跟人相处也是和和气气的,很少有跟人吵架的时候。
但薛明珠还是拒绝了,“不用了,我去副食店看看买点菜。”
“嗨,买什么呀,我家菜园子里有,你先拔点吃着。”宋大嫂说着,飞快的到了自家菜地拔了一把油菜,又摘了俩西红柿,“吃吧,吃完再来。”
薛明珠也没拒绝,却想着要不她也买点种子把菜种上算了。
吃完晚饭,谢宽还没回来,薛明珠备完课已经到了晚上八点多,外头突然传来敲门声。
薛明珠一路小跑去开了门,只是站在门外的不是谢宽,反而是前头李美凤。
李美凤道,“他们今天连夜开会回不来了,我来跟你说一声。”
薛明珠有些惊讶,忙道了谢,“谢谢你李大姐。”
李美凤摆摆手匆忙走了,显然还要通知其他人。
既然人不回来,薛明珠直接从里头上了锁,回屋继续学习。
谢宽在家的时候她嫌谢宽耽误她学习,谢宽不在家了,她又觉得别扭。
可能短短几天时间她已经习惯了谢宽在身边吧。
然而意想不到的是,谢宽不光当晚没回来,就是第二天也没回来,第二天下课的时候,教导主任喊她,“薛老师,来校长这儿接个电话。”
薛明珠连忙跑去,“谁呀。”
“是我。”
原来是谢宽。
一听他打来电话薛明珠就有了预感,“今晚又回不来吗?”
谢宽嗯了一声,“抱歉,我要执行紧急任务,最近都回不来了。”
薛明珠:“嗯,知道了。”
电话那边静了一下,薛明珠说,“保护好自己,我等你回来。”
谢宽:“好。”
电话匆匆挂断,薛明珠从校长办公室出来,教导主任安慰道,“别担心,习惯了就好了,整天跑来跑去的,说不上什么时候就走了,兴许过个几天就回来了。”
“那些领导也真是的,薛老师这才刚结婚呢。”
“就是啊,新婚燕尔的把新郎官派出去执行任务了,部队就没其他人用了吗?”
但这话也就随口说说,再多的却是不能说了。
薛明珠扯了扯嘴角,“听部队安排吧。既然做了军嫂,就只能接受这种情况了。”
而且她以前也跟谢宽说过,哪怕谢宽不在身边,她也一样能过的很好,她的生命中不光有丈夫还有弟弟妹妹,还有爸爸和爷爷,还有那么多亲人呢。
既然谢宽不回来了,薛明珠索性去供销社买了一斤肉提着往薛家去了。
到了那儿薛鹤鸣还有些惊讶,“你怎么回来了?”
薛明珠拎着肉去厨房,“不欢迎?”
薛鹤鸣站在院子里头,说,“我说不欢迎你能现在就出去?”
“那肯定是不能的。”薛明珠洗了手,发现厨房没什么菜就问道,“爸,这几天你们怎么吃饭的?”
薛鹤鸣顿了顿,“我做饭。”
薛明珠哦了一声,“那后面您有什么打算?”
从泉城到这边也有些日子了,以前在泉城的时候她爸还上班,虽然工资不高,但加上爷爷那边的租金日子过的也不错,可来这边她结婚了,家里现在除了泉城那边的租金都没有其他的进项了。
而她爸年纪也不大,总不能就这么混吃混喝吧。
薛明珠的问题,让薛鹤鸣有些脸红,但还是实话实说,“我想去上班也得有班儿让我上啊。”
说着他自嘲的笑了下,“就算我想种地也没地让我种。”
这年月的工作是非常金贵的,别看那时候他在泉城是打扫卫生的,但也有的是人争着抢着要,他们走的时候,薛鹤鸣这工作还卖了四百多块钱呢。
只是到了这边要想上班也没那么容易,就算买个工作,也不好找门路。
不过转头薛鹤鸣就说,“你大伯说会帮我打听,如果有合适的我肯定会去上班的。”
这让薛鹤鸣很丢脸。一个大男人还得结了婚的闺女来操心。不过很快薛鹤鸣就不多想了,不管怎么着,这日子总得过下去,慢慢来吧。
说完薛鹤鸣又道,“对了,我早上去了趟海边钓了两条鱼,待会儿炖上。”
薛明珠有些惊讶,“钓鱼?”
“这不是闲着没事儿吗,你大伯娘就拿来一个鱼竿儿,说你大伯不用,我就拿去试了试,没想到还真钓上来了。”薛鹤鸣说着指着厨房里的盆,“就在那儿。”
薛明珠看了一眼乐了,“哟,还是鲈鱼,不错。晚上炖了吃了。”
在另一个盆里还有一些海蛎子,晚上这顿晚饭可是丰盛了。
没一会儿薛萍萍和薛明轩回来了,看见姐姐来了都很高兴,薛明珠去做饭,薛萍萍跟个小尾巴是的跟着,“姐姐,我要是在你班上就好了。”
薛萍萍当初被分到三班去了,而薛明珠却是教初一的一班和二班。
薛明珠笑,“反正都在一个学校里,见面也方便啊。”
薛萍萍张了张嘴,又将话咽下去了,但薛明珠还是看见了,“怎么了?跟同学相处的不好?”
“没有。”薛萍萍说,“他们都很好,我们玩的也不错,我不喜欢我们的徐老师。”
薛明珠惊讶,“徐慧兰?”
她洗了手,拉着薛萍萍到了院子里,说,“你跟姐说说,徐慧兰有没有打过你?如果她打你了一定要跟姐姐说知道吗?”
也是她大意了,徐慧兰那脾气,很难说不会因为看不惯她就对薛萍萍也看不惯,万一给薛萍萍穿小鞋就麻烦了。
见她追问,薛萍萍连忙摆手,然后挠头道,“没有没有。就是……我感觉她讲课也不是很好,大部分就照着课本念,还不让我们提问,有时候我们说个什么,她就说我们这些死孩子怎么怎么滴,反正说话挺难听的。”
许是找到了主心骨,薛萍萍巴拉巴拉的说了不少徐慧兰的事儿。
薛明珠眉头越听皱的越厉害,不由就想了,这徐慧兰到底什么来头,明明就是水平不行啊,水平不行还占着语文老师这个岗位,却不好好教,这不是耽误人吗。
薛明珠道,“这事儿你别管,要是不懂的就记下来,等回来我再教你。”
反正谢宽现在也不在家,薛明珠打算就回来住了,反正离着也不愿,怎么都方便。
得知薛明珠的打算,薛萍萍和薛明轩是最高兴的了。
结果薛鹤鸣有些不乐意了,“你都结婚了,不好整天呆在娘家。”
薛明珠白了她爸一眼,“你这是撵我走?”
不等薛鹤鸣回答,薛明珠就说了,“撵我也不走,这是我家,想回就回。”
薛鹤鸣气笑了,“成,你说了算。”
反正闺女的公公婆婆也不在,回来就回来吧。不过这丫头回来少不得又得念叨他上班的事儿。
莫名其妙的,他这个当爸的竟然有些打怵自己闺女了。
晚饭做的很丰盛,清蒸鲈鱼,蒜蓉海蛎子,又炖了红烧肉,再炒俩青菜,这晚饭规格相当的高了。
难得一家团聚,薛启民拿出酒和薛鹤鸣喝了一杯,薛启民道,“回来就回来,不要每次都买肉。你爸闲着,让他钓鱼去,鱼肉也是肉,吃了也健康。”
薛明珠乐了,“行,那爸你多钓点儿。”
薛鹤鸣瞥了她一眼没吭声。
但第二天一大早,薛鹤鸣就早早的起来了,囫囵吃了点昨天剩下的糙米饭,拎着鱼竿和水桶就出门了。
隔壁陈大娘正在拔小葱,看见薛鹤鸣就打招呼,“去钓鱼啊。”
薛鹤鸣客气的跟人打声招呼,才要走,陈大娘又喊住他,“我看着你闺女回娘家了?”
薛鹤鸣脚步一顿,“对,昨天下午过来的,一会儿还得上班去。”
“哟。”陈大娘将手里的东西放下,拍拍手上的泥巴过来了,“你闺女好端端的为啥回娘家啊。”
薛鹤鸣皱眉,“我闺女没事儿就不能回娘家了?”
陈大娘撇嘴,“这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这整天回来那不就是吃娘家的喝娘家的,那不亏大了。”
其实薛家搬过来后除了薛明珠结婚的时候发了喜糖,其他时候还真没什么交集,薛鹤鸣不是爱出门的,薛启民更不出门,周围的住户就算对这一家子好奇人家不出来他们也问不着。
但薛明珠隔三差五的回来她们却是看的真真的,哪怕闺女嫁的是隔壁军区大院,那也不能这么整天往娘家跑啊。
陈大娘还觉得自己说的非常有理,继续道,“而且这儿媳妇整天往娘家跑,婆家能乐意了?那不得说儿媳妇整天往娘家倒腾东西?年轻人不知道,这当爹妈的可得有主意,不能让孩子这么干。”
薛鹤鸣乐了,刚想怼过去,又觉得算了,跟这些人说不着,便敷衍的点头,“行,我知道了。”
薛鹤鸣这态度,陈大娘忍不住摇头,转头就跟老姐妹说了起来,“新来那家也不是个有成算的,闺女整天往娘家跑也不管,这时间长了啊,婆家肯定有意见。”
农村就这样,一个村子里住着都认识,闲着没事儿就凑在一起说东家长西家短,薛家新来的,大家都好奇,少不了就多说两句。
等薛鹤鸣回来的时候陈大娘自诩跟他熟悉了,就喊道,“他薛叔,过来下。”
薛鹤鸣疑惑,“怎么,有事儿?”
几个大娘就围着他问道,“你闺女这么回娘家,她婆家人不管吗?”
“就是,听说你女婿是个营长,工资和补贴都不低吧,你闺女每次回来会给你钱吗?”
“对啊,还有怎么没见过你媳妇儿,是没了吗?”
薛鹤鸣:“……”
——
杨凤梅正在薛明珠家门口给收拾菜园子,就看见宋大嫂匆匆跑来了,“杨大姐,快去看看吧,你小叔子跟人打架了。”
“什么?”杨凤梅手都顾不上洗就匆匆往薛家去了。
才出了大院门口,远远的就看见薛鹤鸣正跟陈大娘在那吵架。
杨凤梅扶额,“这人可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