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跟大城市不一样,大城市可以无限往郊区夸张,可县城就算过了几十年,主要活动区域也还是老城区这一点,老城区的人都舍得花钱,做生意更稳妥。
曹母就叫曹父骑自行车带自己去了趟徐家,徐家老俩口也是好久没见老同事,激动地把他俩迎进去。
曹母聊了几句家常,就说了要买房子的事。
老俩口没想到有人这么大胆,一时也拿不准,倒是她儿媳一听说可以有钱赚就给答应了。
那房子破的跟鬼屋似的,想要住人至少要花一两百去修,有这钱都可以盖新的了。
城里可没人当冤大头买这房子,也就是这农村人不识货。
徐家生怕她反悔,叫她给百块钱就行。
曹母觉得价格太高了,主要是翻修费钱,但也没办法,路边的房子不是有人住就是产权不清晰,就这套最合适。
曹母就帮着传了话。
才百块也是甄臻没想到的,不过这种破房子除了她也没人会买,她故意为难了一下,说要回去跟儿子商量,看能凑出多少钱来。
徐家那边听了这话也是很忐忑的,生怕她不买,特地叫曹母回话,说可以少十块钱。
甄臻听到消息后就没再犹豫,这么好的地方,光是宅基地就不止这点钱了。
她写好了合同,叫孟大国去把房子给买了。
孟大国去看了房子,就觉得他娘真是太猛了!
这么大的房子说买就买了?
价格是不便宜,可这房子面积大,前头是门脸房,很宽阔,有五六间房子那么大,后头还有两间仓库,一个带间住宅的小院子。
虽说现在是有点破,可敲敲打打,修好后还是很不错的。
又能做买卖,又能住人,房前屋后的,别提多方便了!
孟大国也是很满意他娘选的房子,觉得他娘眼光真好,回头就把大川和孟大柱兄弟俩带来城里了。
孟大柱继承了他爹的好手艺,盖房子修房子不在话下。
他糊里糊涂来了城里,以为孟大国朋友家盖房子要找他,谁知是他婶子在县城租了门脸准备开铺子。
这可把孟大柱给惊到了,心说他婶子怎么这么大胆,什么都敢做!
不过孟招弟能考上大专,就多亏了她婶子,这会子婶子需要帮忙,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他也得帮啊。
“屋顶修一下就行,其他地方看着破,其实结实着呢,我估摸着用几十年问题不大。”孟大柱评估道。
孟大建也摸着墙体说,“看着破破烂烂的,其实没大问题,就是这以前的老房子屋顶高,修起来比较麻烦,不过难不倒我跟我哥!”
孟大建还自夸了两句,也是叫甄臻觉得好笑。
这俩人虽然不是她亲儿子,但天天看着,有事一叫就到,那也是比寻常亲戚要走得近的。
甄臻就夸道:“你跟你哥做事都稳当,事情交给你们做,我也放心。”
孟大建就乐呵呵地笑了,难怪孟大国就喜欢往婶子面前凑,被人夸奖的感觉真是不错,夸一次就管好几天,下次要是没动力再来找他婶子夸一句,又能乐呵好一阵子。
孟大柱和孟大建就回家找孟老太爹解决材料的事了。
他婶子已经把装修图纸画给他们了,哪里用作仓库,哪里用作住房,哪里是门面,哪里是楼梯,门口怎么设计都写得一清一楚。
孟大柱和孟大建第一次接这样的活,也跃跃欲试,俩人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家商量了半天。
孟老太爹一听这事,烟袋都顾不上抽了,“什么,老一媳妇要去县城开铺子?怎么没听她说?”
孟老太也惊道:
“你婶子回来没?我去问问她怎么想的。”
“没呢,婶子说去办什么营业执照了。”孟大柱就说。
甄臻真是来办营业执照的,这年头办事不方便,她跑了好几个部门才找到办事处,这办事处也是新设立的,就一个女职员。
甄臻敲门道:“同志,您好,请问王主任在吗?”
王主任摘下眼镜,瞥了眼甄臻的穿着,见她气质不凡,也没有乡下口音,也就没敢怠慢。
王主任站起来问:“您好,同志,您找我有什么事?”
甄臻笑了笑,“王主任您好,我想办营业执照。”
王主任一听这话,眼都瞪大了。
办事处开办个多月了,她每天上班就是看看报纸喝喝茶,倒也不是她偷懒,实在是没人上门啊!
没人找她叫她怎么为人民服务?
这位大姐是第一个上门的。
王主任连忙给她倒了杯茶,“同志,你要办哪方面的营业执照?”
“食品类的。”
“食品?具体是做什么类型的买卖?你也别嫌我多嘴,这不刚改革开放嘛,咱们县里还不知道这条路怎么走,只能审核严格点了。”
甄臻也理解的,很多领导接到通知也很迷茫,都处于观望状态。
她实打实说:“我想做个食品店,经验范围包括但不局限于干果、熟食、零食、速食品。”
王主任叫她说的一懵,“这么多东西呢?你卖的完吗?”
甄臻就笑了笑,“我原先会在家里炒点瓜子、板栗、花生米给孩子们吃,我家孩子都爱吃,我寻思着不如开家干果店。其他的都只是这么一说,具体卖什么得开起来才知道,要根据经营情况来调整。咱也没大指望,只求能赚点小钱,养养孩子。”
王主任直点头,谁不想赚点小钱,养养孩子?
大家都是这么想的。
王主任很有感触,也没刁难她,很快就给办好了营业执照,还目送着她出门。
拿到营业执照甄臻也就放心了,她从赵美兰那买了一网兜苹果,又带了两包奶粉背上。
孟老太正在家里等着她,“老一媳妇,听说你要在县城开铺子,你胆子也太大了点!”
甄臻知道她担心,只能把孟华给搬出来了。
“娘,这事可不是我决定的,是你小孙子发电报来,千叮咛万嘱咐叫我去租个铺子做点小买卖的。”
一提到小孙子,老太太心里就跟抹了蜜一样甜。
“这事怎么还有华华的份?”
“要不是他,我一个农村妇女哪知道开铺子啊?是他说京城那边都放开了,叫我不要害怕,去租个铺子做点小买卖,一准会赚钱的。”
“那就不能迟点?”
孟老太就觉得枪打出头鸟,儿媳这么做不保险。
农村人还是要守着家业,把这点宅基地给看好了。
甄臻知道她是老思想,一时半会是掰不过来的。
“娘,咱家这么多口人,靠下地赚工分,什么时候才能赚到钱?大国他爹死后,我一个人拉扯一大家子,不出去做点买卖怎么行?”
孟老太就觉得是他儿子拖累了儿媳,“我也知道你不容易,可这么一大家子都在农村,你一个人去城里开铺子,家里谁照顾?这家没了你,迟早要散的。”
孟老太是担心这一点。
她就觉得这家没儿媳妇不行。
甄臻叫她说笑了,“他们自然要跟我去。”
“他们去城里干什么呀?大国蕙兰他们除了种地还会干什么?再说大丫他们也要上学的,没有城里户口就没法读书,这都是问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