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甘愿就死,在掖庭局里疯狂吵闹,令那几个掌事太监花费了些力气,才送她上路。
白绫在颈子上越收越紧,胡欣儿在几近窒息之中,似乎看见了太后、淑妃、陈博衍及至姚软儿的脸,这些人原本都只是她指间的棋子,临到头来自己却反被他们算计了。
直到断气,胡欣儿也没能想明白,这宫廷从来就不是她能游戏的场所。
胡欣儿死了,后宫之中上至嫔妃下到宫人,震动不已。
这个曾经宠冠六宫,不可一世,气死了先皇后的跋扈女人,就这么死了。她生前做过的所有事都被查处、清算,跟她沆瀣一气狼狈为奸的,也没有逃过惩治。
曾经一度,那些大小嫔妃们都以为这宫廷就要这般下去,不见天日,而如今一切又都回到了正轨。邪不胜正,终究是如此。
皇帝还是有些不忍的,然而事已至此,也无可挽回。
他在养心殿里写了一篇祭稿,令太监焚在火盆里。
淑妃听闻这事,嗤之以鼻,堂堂一国之君,识人不清,拿得起放不下,还干这婆婆妈妈的事,实在令人看不上。
她随着太后收拾着胡欣儿留下的乱局,压平四处燥乱的人心,填补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空等事,着实花费了不少精力。
明面上说是她辅佐太后,实则太后年岁大了,又亲自处置了胡欣儿这场大案,心力实在不济,多数都是她出来主持局面。
没了小人当道,以淑妃的才干,处理起这些事务自是得心应手。
不过是十天半月的功夫,宫廷之中便又是一番清和气象。
太后心中满意,又怕往后宫里再出个胡欣儿这样的人,没人能够主持局面,便亲自对皇帝提了,要他把淑妃封为皇后。
皇帝却正为着胡欣儿的事心中不痛快,不肯吐口,只说孝靖皇后三年未过,怕亡人地下寒心。
太后听了他这说辞,只觉得头上冒火,他宠幸胡欣儿的时候,怎么就没管过亡人寒心不寒心?
为着这件事,这母子两个险些反目。
好在淑妃并不将这事放在心上,她压根不稀罕当什么皇后,有了胡欣儿这颗“珠玉”在前,后头再有人效仿,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了,遂劝住了太后。
太后不甘心,便要皇帝先将淑妃封为皇贵妃。
皇帝也算退了一步,答应下来,宫里为这件喜事,还小小热闹了一下。
人人都道,这果然姜还是老的辣,胡欣儿盛极一时,终究是败在了淑妃手下。
淑妃听见,只是一笑了之,这若不是胡欣儿自己作死,谁能把她怎么样?
这些消息,皇宫瞒得极严,只是安国公府非比常人,自有渠道得知。
而京都刺史王昭霖,自然也知道了这些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