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王太后把田蚡主动去霸上迎接淮南王忘得一干二净。后来想起来她也是怪淮南王的心思太明显,叫田蚡看出来了,否则田蚡也不会上赶着巴结他。
刘彻担心田蚡撺掇他母亲干蠢事,令人留意东宫的情况。此后几日频频收到他母亲骂淮南王的消息,刘彻觉着荒唐可笑,也只装作不知。总好过骂他,或者她一个人生闷气把身体气垮了。
然而当田蚡敛的钱财清单送到宣室,刘彻又后悔当日在东宫没有一刀了结他。刘彻不顾尊贵,破口大骂好一会,心头恶气出来,令人送去库房。
东方朔小声道:“陛下,不给太后看看?”
田蚡一家变成庶人,太后肯定会接济。过几年太后见田蚡安分了,兴许还会叫刘彻许他一官半职。自己的娘自己了解,刘彻令禁卫把钱财抬去东宫走个过场。
红木箱子一抬挨着一抬,马车一辆挨着一辆,连甚少抛头露面的卫子夫都没忍住出来看热闹。
太后觉着她脸上无光,此后过起了深居简出的日子。
宫外热闹极了。
田蚡身为天子舅父,还有太后撑腰,没人敢到他跟前奚落。酒肆茶馆,哪怕去凶肆买棺材的人都忍不住跟店家聊几句武安侯。
聊的人多了,八阳里的人难得进城一趟也听个大概。这算是朝中大事,八阳里的人回去跟里正一说,里正立即前来告诉卫长君,本意提醒他陛下近日心情不快,若是来秦岭找他,可得小心应对。
卫长君没想到这么快——半个月尘埃落定,当即愣住。里正以为他吓到了,安慰性拍拍他的肩膀就向他告辞,由着他慢慢消化。
卫长君回过神就去找窦婴和韩嫣。
韩嫣跟田蚡无冤无仇,但他心向刘彻,刘彻这样做太后也没阻拦,可见情况远比他们知道的严重,就大骂田蚡活该。
窦婴内心很是复杂,好半晌憋出一句,“要那么多钱财有何用。”
韩嫣停止咒骂:“陛下对外宣称田蚡贪得无厌,您真信啊?”
“不然呢?”窦婴反问。
韩嫣微微摇头,“老侯爷,你还是踏踏实实写书吧。”
这话一出,窦婴夜里没睡着。
翌日,窦婴顶着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令三位门客前往位于长安城中的魏其侯府,问问他的儿女田蚡究竟干了什么。
刘彻不想担个刻薄寡恩的名声,查抄田蚡时并没有下禁令。寻常百姓不知道的消息,在王侯将相之中并不是秘密。
窦婴家中有马,三人骑马速度快,午饭前就回来了。
得知田蚡跟淮南王勾勾连连,窦婴想了三天三夜也没想明白他图什么。给卫步和卫广上课时都忍不住问两小儿,“田蚡的脑袋被驴踢了吗?”
兄弟二人只上上午半天。午时前回到家中,卫步就问他大兄,“侯爷怎么了?怎么田蚡被查他比田蚡还难以接受?”
卫长君:“侯爷一辈子忠君,想不通田蚡的所作所为很正常。”
“大兄知道吗?”卫步问。
韩嫣还没回家,嫌家里只有他一个人无聊,闻言笑道:“这个问题问得好。”
卫步意识到失言,“我什么也没说。半天没去茅房,广弟,帮我拿着。”竹简塞卫广手里就躲去茅房。
小霍去病和小阿奴在一旁晒他俩刚洗的头发,见状两个小不点同时叹气——出息啊。
韩嫣蹲下去,“你俩知道吗?”
小霍去病摇了摇头,“不知道。就像我不知道大舅的心为什么可以那么硬。”
卫长君:“激将法对我没用。霍去病,做人要言而有信。你跟陛下约好了,叫我知道你偷偷上山,你放心,我一定会把你吊在门外桑树上打。”
小霍去病打个哆嗦,连连摇头。
阿奴好奇地问:“郎君舍得吗?”
小霍去病眼中一亮,对啊,他怎么没想到呢。大舅那么疼他,一定不舍得。
卫长君微微笑道:“你俩试试?”
两个小不点不怕他发火,最怕他皮笑肉不笑,吓得搬着小板凳去正院门外晒太阳。
韩嫣搬来两把椅子,跟卫长君坐在太阳下迎接带着寒意的秋日,“你说刘陵还在长安吗?”
“再过半个多月就知道了。”
山边无岁月。
卫长君只觉着几个朝夕,玉米叶就泛黄了,红薯梗就硬的跟麻绳似的。一场秋雨过后,玉米叶越发黄了,卫长君开始掰玉米。
八阳里的人见他秋收,纷纷下地收玉米和红薯。他们的玉米少,红薯可以用犁,一天就差不多了。翌日来帮卫长君割红薯藤砍玉米杆。
刘彻带着禁卫抵达秦岭,看到的就是这番忙碌景象。刘彻拨一半禁卫给卫长君,他带着剩下一半人和韩嫣以及两个小的上山打猎。
卫长君挑着玉米累得满头大汗,看到刘彻轻松的背影气得忍不住说:“等刘陵来了,我要不把这些玉米全卖给她,我不姓卫!”
外面太热闹,窦婴在屋里坐不住,在地头上看他忙碌,闻言就问:“事情败露她还敢来?”
“陛下有证据吗?”卫长君停下擦擦汗。
窦婴:“没有文书方面的证据。陛下不测那些话也是田蚡说的,淮南王老奸巨猾并没有应。以前送的钱财也可以解释为恭贺田蚡高升太尉。”
“既如此,刘陵为何不敢来?”卫长君说完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
窦婴见他一脸懊恼很奇怪,顺着他的视线看到一辆接一辆马车打东边子午栈道过来,打头的那辆已经到韩家门外,车旁还跟着一个红色劲装妙龄女子,“来了?”
卫长君想自抠双目。
窦婴记起他方才的话,“不姓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