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寻秦记里开地图19

甚至,通过学堂,建立更稳固的消息来源什么的。。。这个只有他自己心里知道,就不多说了。

“这事儿既然是我提出来的,那自然不会放手不管。等你们墨家学堂建起来,该怎么办,我另外会写下详细的章程,你们觉得合适,随意取用就是。”

阿玉的大方让元宗十分的高兴,心下忍不住想,杂家果然是杂家,什么都懂啊!连着怎么办学堂都知道,嗯,这个朋友交的实在是划算。

得,在元宗的心里,杂家彻底是套上了一个叫做百科全书的帽子了。也不知道其他杂家弟子知道了之后,会是个什么反应。而事实上。。。杂家虽然以博采各家之说见长。以“兼儒墨,合名法”为特点,“于百家之道无不贯通”。可在历史上,“杂家”并不是一门有意识、有传承的学派,也并不自命为“杂家”的流派。

甚至因为杂家著作稀少,唯有战国商鞅门客尸佼所著《尸子》、秦代秦相吕不韦的《吕氏春秋》、西汉淮南王刘安招集门客所集《淮南子》为代表,还多以道家思想为主,对诸子百家兼收并蓄。以至于后世沦为九流之列,传承都艰难。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亲,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其实也在编漏洞不小的故事。后头还不知道会怎么圆呢。或许,阿玉,你这是一肩挑起了整个杂家兴旺发达的历史责任?

不管以后怎么滴吧,反正阿玉的第一步那是跨出去了,因为这学堂的事儿,阿玉和墨家的关系越发的近了,而因为有木屋和火炕的基础,周围贫苦人家也愿意送孩子来他们的学堂上学,毕竟这个年代,能学一门手艺很难得。是的,在这些送孩子来的人家眼里,这学堂其实就是学手艺的地方,他们的期望值很低,低的墨家的人看着都有些丧气。

可不管怎么说,到底是人气起来了,有了这些学堂,有了这些学生,按照阿玉上午读书认字,下午学手艺的安排,一点一点的,已经开启了贫民教育的大门。而且因为学堂的逐步增多,还使得阿玉在赵国朝堂都有了一定的名声。(谁让他最初是在赵国开的第一个学堂呢,这也能算是给赵国长脸了对吧。这年头七国攀比之风可是相当的强烈,连多引进一个人才都要炫一把,更别说这都快赶上稷下学宫的大场面了。)

而有了朝堂上王公的关注,阿玉和墨家办起学堂来自然顺利了不少。甚至在阿玉提出有教无类,知行合一,实用为本的理念之后,比儒家所谓的礼教更得这个时代有识之士的推崇。虽然有教无类这句话明显偷了人家儒家的,可阿玉用实际行动表明,他比那些鲁儒更坚定,用实际行动推动了圣人的教育理念。为此,已经开始有其他国家和墨家什么的接触,有心提供方便,让他们在他们的国家也展开一下学堂什么的。

这样的待遇就是墨家钜子都没想到啊,往年因为他们帮被攻打的弱国守城,强国总是看他们不顺眼,如今居然还请他们去?天上下红雨了不成?实在是难以置信。

不过再怎么不敢相信,这到底是好事儿,脑子快的钜子立马就开始行动了起来,不但是学堂一个个的开了起来,连带已经有了点分散迹象的各国墨者也被重新整合了一遍。方法很简单,召集了起来上课,洗脑,重新描绘一下理想,布置一下工作计划,美其名曰培训。凝聚力上升了好几个台阶。

从这个角度来说,阿玉,对墨家说一句恩同再造都不为过。最起码为墨家传承延了几十年的命。虽然这事儿出了阿玉自己,其他人啥都不知道。可这不代表阿玉自己不嘚瑟。

墨家啊,作为先秦时代中国理工科执掌牛耳的门派,作为当时全球技术最顶尖的门派,若是能多延续几年,能多传承下来些书籍技能,那对于整个华夏,都是一笔无比宝贵的财富。阿玉,也能算是功在千秋了吧。

此外,因为墨家,阿玉也顺利的在第一时间摸清楚了连晋的底细。

连晋书里怎么说来着?原是卫国人。这个其实就很有问题。卫国是哪里或许很多人不知道,这是个传奇小国,隶属于周朝的诸侯国,第一代国君为周文王嫡九子康叔封。前后共计907年,传41君,是生存时间最长的周代诸侯国,也是众多姬姓诸侯国中最后灭亡的国家,甚至可以说在春秋战国中,也属于坚强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