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牛, 铁矿, 等实证,再加上匠户猎户失踪的人数, 时间,还有包大人这边对像样周边官吏的调查, 层层叠叠的加在一起,这襄阳王谋反一事已经昭然若揭, 在这样的情况下,包大人立马休书, 将各色证据整理后快马送到了前头因为真假状元而关系更进一步的王丞相那里,托他代为当面上呈官家。
什么?为什么不着八贤王?是,包青天这一整部戏里头,八贤王确实挺不赖,妥妥是包大人的好基友,可问题是, 人八贤王也是皇室宗亲,血缘不远, 这样的时候,这样的案子,弄不好就容易牵扯上关系, 以后日子难过, 避嫌都来不及。怎么能这么不讲义气,关键时刻将人家拉下水呢?以后还想不想人家帮忙了?
所以说,包大人别看铁面无私, 好像对着谁都能怼,都能杠,事实上人家门清,心思玲珑着呢。也是啊,没点政治智慧,没点做人的圆滑,怎么可能一路高升?包拯同学之所以有如此清名,说白了不过是公心更重,重法重义,在做官做人更有底线罢了。
且不说这题外话,却说皇帝那里得了王丞相当面呈告,捏着那一叠的证据满脸失望难过,弄得王丞相都急了。一叠声的劝慰催促道:
“官家,对待这些宗亲上,您足够宽容了,是他们不知道惜福,总奢望不该有的福分,您又何必为这样的逆臣贼子伤心?如今要紧的是,赶紧给包拯传下旨意,赶紧的将这事儿处理妥当才是天下之福。否则万一走漏了一丝半点的消息,这。。。襄阳王能将这事儿瞒下二十多年,只怕这朝中也少不得他的朋党,若是寻机发难,必有天下大乱之忧。”
这是第二次了,皇帝眉头皱了起来,第二次有人提醒他这朝堂上,这围殴在他身边的人当中,有这逆臣贼党,俗话说,众口铄金,即使没这样的事儿,一个皇帝让人劝说多了,也容易起疑心,更别说还说的这么有理有据了,宋仁宗这次怎么也不能当没听到,心下难得起了一次狠心,要好好的清查一下自己这皇城内外。
一向宽厚仁慈的皇帝要查身边人?这么一来,这后头的改变。。。宋仁宗一生3子15女,为什么只有4个女儿长大,其他的全是早亡?特别是皇长子,为什么出生就死?你说遗传基因?他爹也差点没儿子?孩子身体弱?别人也就罢了,人第二个小子可是活到了5岁的。更诡异的是,后实记载这老二赵昕居然葬在亲妈苗贵妃娘家的地盘上,你说这里头没有猫腻?
看看这不成比例的男女性别,想想一出生就死的比例,这里有多少是后宫阴私?又有多少是宗室手脚?别以为不可能啊,前头也说了,他爹当时差点没儿子,可是接了宗室子弟进宫教养的,有一就有二,你怎么知道那些人死心了?怎么知道他们没在宫里留下人手?
就是皇帝自己能安全长大,那也是托了刘太后强势的福,等到了他的子女?亲妈没本事(有本事也不会被刘太后压下去了对。)养母的人手又年老淘汰(知道了亲妈养母对上,他即使为了孝道还能待见这刘太后的人?)他自己又端着仁慈的面孔,这哪里还镇得住?
如今有了这么一出,哪怕只是清理出去一半呢,好歹他以后的子女那生存的希望也多了一半不是?说不得这一辈子,在这里,宋仁宗总算是不用为无子送终犯愁了。这历史改的,不知不觉,呵呵,依然是阿玉背锅躺枪的份。
扯远了,不说这宋仁宗一心清理宫城的事儿,只说这里,他听了王丞相的劝,直接祭出了超级大杀器尚方宝剑,快马直送到包拯这里。那边襄阳王终于也感觉不对了。
就像是阿玉说的,人家能瞒上这么些年,别的不说,朝中的消息那是必定灵通的很的,这尚方宝剑都出来了,作为心理有鬼的襄阳王,想想在不远处停留了蛮长时间的包拯,他立马心慌了。
心慌了怎么办?二十多年都没搞定谋反大事儿,可见这襄阳王效率有多低,人有多墨迹,这样的墨迹的人让他当机立断立马举事这不可能,那么探听消息就成了最要紧的事儿。于是乎,就在某一天,包拯的地方就迎来了送上门的杀手。
阿玉的十香软筋散那么一下去,嘿,立马活捉襄阳王心腹高手一名,有了这样的活口,呵呵,就开封府的本事,想撬开他的嘴那真是。。。啊,还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