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玉很肯定, 作为一个皇帝, 什么都能宽容,可有一点绝对不能, 那就是造反,这一点即使是千古第一仁帝的宋仁宗也一样, 皇帝的权威不容挑衅。想想这宋仁宗,能当四十多年的皇帝在, 真的除了仁就没狠心的时候?怎么可能,皇家从来就不平静, 能稳稳的当那么些年皇帝,没点手段那才是笑话。
所以啊,阿玉对于展昭给包大人写信这事儿,那是一万个赞成不说,还特有心的围着展昭叨叨了很久,这才让展昭同意, 将他整理的,各种容易引发联想的线索, 按照一定的排列顺序,让展昭一并夹带了去。
原本以为展昭或许会多嘴问几句,可不想阿玉抬头看到的却是展昭满含深意, 略带微笑的表情。
“真该让白玉堂谢谢你, 有心了。”
嗯,这是看出什么了?展昭确实看出阿玉的一些意图,虽然他是武人, 可没点脑子一般是当不成大侠的,更不用说还是个混官府的大侠了,展昭就是以前脑子沟沟绕绕的不多,这些年耳濡目染的,也明白了好些,看着阿玉写的这些东西,用心那么一想,就知道这阿玉是再把事儿往大里头引。
他不知道阿玉这是提前知道了剧情,玩了点半遮半掩的剧透,所以在他看来,阿玉这么做那是生怕包大人不重视,所以才这样略微夸大了些,是有心帮白玉堂借着官府的力量报仇。
对于这样的举动,展昭是赞同的,虽然在开封的时候,他一向显得十分的遵守规矩,甚至有些因循守旧的味道,可骨子里到底还是江湖出身的热血占了大半。快意恩仇,重情重义,那是他曾赖以生存,博得盛名的根本,怎么可能在官府混几年就全忘了?在没有官府,没有大人的时候,稍微打点擦边球什么的,他觉得没什么不对。
那么包大人接到这样的信又该是什么反应呢?当然是第一时间进宫了。这样的事儿,涉及到皇帝,宗亲,造反的事儿,不告诉皇帝,他也有点不敢动啊,那可是皇帝的叔叔。而且还是皇帝平常比较容忍,以为没什么威胁的叔叔,他能藏着掖着?
再说了,某些东西想要细查也需要皇帝的配合,比如那贡品的数量,想要在不惊动人的情况下,知道数字什么的,没皇帝你试试看?怎么可能。还有王府扩建是否有皇帝许可也一样需要到皇帝这里确认的对。
至于皇帝知道后的反应?皇帝一般没反应,表情太多的皇帝是不合格的,而宋仁宗即使再表现仁这个特征的时候比较戏多,在这关键时刻也没掉链子,只是比了比眼睛,叹了口气,然后对着包拯说到:
“终究只是一些怀疑,线索也散乱,贡品。。。虽然数量上是有些差异,可各地折损什么的,都不好说,也不能就确定。。。包卿家,细细查探,最好先不要惊动王叔,也免得万一消息有误,伤了王叔的心。”
仁,果然够仁,都仁慈到了主动给犯案的人找借口的程度了,谁敢说他不仁?甚至就皇帝这些话里头,包拯都能断定,这贡品数量不对什么的,或许皇帝早就心里有数,只是一直没说而已。不管这不说的目的是什么,是捧杀,还是不愿多事,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皇帝真的心宽到了一定的境界了。所以这会儿说出先细查,这没什么出乎意料的。
可同时这其实也是最好的法子,造反什么的,既然藏得这么深,那铁定筹谋颇多,准备也充分,再这样的情况下,你要是大张旗鼓的查了,人逼急了直接扯旗造反了怎么办?那时候内乱一起,这局面可就不好收拾了。还是先查,搞清楚牵扯多少人,证据确凿之后,来个一击即中,一网成擒更好。
若是按照原来的剧情,到了这里,包大人就该退下,然后急匆匆的往襄阳去了,不过这里,呵呵,阿玉这是准备关小黑屋了,居然又插手改变剧情了,他在信里很是严肃的提出,这襄阳王能这么多年没人察觉他的反心,皇帝也不觉得他是威胁,说不得这朝廷中就有他布下的耳目,甚至有可能还是个高官权贵,或者宫内内侍什么的,为他在皇帝这里说好话,打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