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尘埃落定

姜书记眼睛仿佛在放光,看到这条小溪,以及小溪中的水梯,水梯中的山葵后,心里就确定了上阳村真的能富起来。

村子愿意绞尽脑汁种这些新鲜作物,愿意尝试各种可能,迟早会富的。

“山葵呀,收购站收的价格挺贵。”刘新这般说道,他的工作需要经常去收购站看看,自然晓得这个东西的价格。

乔茗茗笑了笑,毫不掩饰道:“我们原先就是在收购站里发现山葵挺值钱的,所以才开辟了几块地来种。原本也只是试试,没想到真能种得这么好。”

毫不夸张,她们的山葵绝对是一等一的优质品。

“山葵能入药,也能当成调料。”姜书记蹲在水边,摸着一株山葵说,“不过咱们这里倒是少有把山葵当成调料的,但……”

“但国外有对不对?”乔茗茗笑道。

姜书记不知想到什么,盯着山葵看得入神了。说实话,国内种山葵的,反而要比种油茶树的要更少些。他此刻并没说什么,特别仔细地问了遍山葵的生长情况后,心里像是存了事儿般离开。

回到村里,周主任特别骄傲地带着姜书记去看了眼村里的砖窑。并且把砖窑每个月能生产多少块砖,最近村里有几户人家要盖新房,还是砖头水泥房的事儿给说了。

姜书记脸上笑容浮现,后面的宣传部两位干事疯狂记录着所看所听到的一切。

到了傍晚四点,姜书记等人才离开。

送走人后,乔茗茗伸个懒腰,望了望快要落山的太阳转身回家。

接下来的几日都是忙碌的春耕,每日还得忙里偷闲的给宁渝擦药酒。

两位小偷在那日中午就被村里的民兵给送到县城公安局去了,听说进了公安局后还算积极,深刻领悟到了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真谛,把自己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交代得一干二净。说来好笑,这两人除了偷羊偷驴还没偷到手就被抓外,干的全都是正经事。

他们是用修锅的借口来的,踩点好几天,也帮好几户人家补了锅。

这时候铁锅可是家里的贵重物品,舅爷讲在十几二十年前还有些人家用不上锅呢,得去典锅,或者跟邻居借锅。现在想来,压根无法想象那时候有人做饭得朝邻居借锅才行。

锅既然是贵重物品,自然就比较难买,昂贵且还需要票。

这个年代一锅吃代人甚至五代人都特别正常,锅破了就补,补完依旧能用。

两个小偷干的就是这个活计,人们称他们为补锅匠。

两位补锅匠这几日没少干活,一路上整整补了十多口锅,还有一半的补锅费没收。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bsp; 不过这些补锅费想再拿回来想必也够悬,两人这般兢兢业业,实在让公安局的人佩服,考虑过后送到农场劳作年。

等这个结果出来后,宣传部的两位干事也把这次的稿子写完了。

要不怎么说人家靠笔杆子吃饭呢,写的文章是真的好!文章不仅成功地贴在了当月县城宣传栏,甚至还登上了市里的报纸。

两人其实也就随手一投,没对登报纸这件事抱有多大的希望,没曾想真上了!

文章开头先是讲述了今年山柚油走进了千家万户,然后以此引出这“闹腾的一天”。

两人也没有回避上阳村的两位下放人员,因为压根避不了。

越是了解,就越觉得这两人对上阳村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但直接这么写肯定不行,于是文章巧妙地用另一个角度,用上阳村的角度来书写。

讲述的是上阳村如何改造他们的,在上阳村的帮助下他们是如何改造成功的,最后又怎么带动上阳村走向富裕路的。

全篇文章好像都在夸赞上阳村,可上阳村的发展和两人息息相关啊。

报社犹豫了许久,还是把这篇文章刊登在了报纸上。

有了这份报纸,好多事就好操作了。

宁渝抓紧机会,和谢善文联系,快半个月后终于得到他和老师都能够参与工作的消息。

没平反,但却能参与工作。这个结果宁渝很满意,乔茗茗也满意!

此时此刻,两人站在建好的新屋子前相视而笑。

这日,天气晴朗。

乔茗茗和宁渝早早起来,夫妻两人得趁着早晨的时间把院子给清理干净。

这段日子不少人都来帮两人盖房子,所以新屋子很快盖完,甚至还帮忙倒腾了一个新厨房。

因为上次宁渝抓小偷救驴救羊(在村里人看来他就是救驴救羊),以及乔茗茗救了小石头,还把那个说是从国外来的急救方法教给了村里人后,村里人对两人明显又亲近不少。

以前许是因利益带来的亲近,亲近中还带着客气,如今却是由衷的亲近。

似乎是真的把两人当成了相交好几辈的,同血同源的村里人。

乔茗茗和宁渝一说要盖房,好多人便空出时间来帮两人盖。

房间就盖在院子进门的左侧,面积并不算大,隔成两间房。

每间能有十五平,放张床、放张衣柜、放张书桌也差不多了。

建后砖头还剩下不少,有人就说要不再拉点砖头来,把厨房也给盖一间。

原先的木棚厨房已经有点老旧,上面遮盖的东西已经老化了。

可乔茗茗和宁渝还是有点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