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第 30 章

可被百姓奉为神祇又如何?

飞鸟尽,良弓藏,古往今来从来不缺冤死的武将。

这也是辛静不敢给赵迟暄冬衣的缘故,圣人对中流砥柱的武将尚且如此,更何况他呢?

他不敢为了良心便拿自己全族人的性命去冒险。

辛静心思转了百转,但面上辛静仍是一团和气的,“圣人体恤边疆苦寒,真乃将士之福,可近年灾祸连连,中原百姓无以为继,这才耽搁了北疆将士的冬衣。”

“谢御史来得正好,本官这里有一道难题,想让谢御史帮本官拿个主意。”

“尚书请讲。”

谢明瑜拱手,十足的谦卑君子。

辛静有些意外。

他对谢明瑜的了解并不多,只知道这是位踩着赵迟暄上位的御史,在他的印象里,御史大多是刻薄死板且极难接触的,但谢明瑜似乎并不如此,甚至并没有传闻中那么不堪——最起码,读书人的儒雅知礼还是有的,不是那种一朝得势便猖狂的肤浅小人。

伸手不打笑脸人,辛静看了一眼谢明瑜,声音温和,“是这样的,九州近年不是大旱,便是大灾,此等情况下,棉花自然歉收。棉花歉收,便短了北疆将士的冬衣,北疆陈兵三十万,户部却只能赶制出二十万人的冬衣。”

“竟有十万的缺口?”

谢明瑜眉头微蹙,温润面上有了一瞬的严肃,“辛尚书,边疆非中原之地,环境极其恶劣,没有冬衣,将士们如何过冬?”

辛静抬了下眼,更加意外了。

——作为圣人心腹的谢明瑜,难道不应该趁着这个机会帮助圣人削赵迟暄的兵权吗?怎会站在赵迟暄的角度为北疆的将士着想?

“不错,若无冬衣,北疆将士何以为继?”

辛静看了一眼在花厅高坐的赵迟暄,顺水推舟说出赵迟暄的提议,“阙阳侯的意思是若无冬衣,便支付他相应的银两,由他出面去采买冬衣。”

“户部虽无充足的棉花,可商贾们向来信奉奇货可居,今年又是大灾之年,他们手里必有大量存货,兴许能凑够北疆将士所需的冬衣。”

“所以尚书想让下官代为询问圣人的意思?”

谢明瑜抬眼接了话。

“不错。”

辛静捋了下胡须,有些心虚,“你是圣人面前的红人,在圣人面前颇有几分薄面,此话由你来问最为合适。”

谢明瑜笑了,“尚书大人,下官乃是御史,而非户部之人,更非兵部之人。”

“此话若我来问,便是逾越之举。”

碰了个软钉子,辛静丝毫不意外,能被圣人选中作为心腹的人,怎会是心无城府之辈?谢明瑜若是答应了他的请求,那才叫意外呢。

当然,他说这些话的目的并非是想请谢明瑜帮忙,而是试探谢明瑜,让谢明瑜不要因与赵迟暄的私人恩怨在这件事上动手脚。

谢明瑜之前是礼部的人,不入流,也没有上朝的资格,他对谢明瑜的了解并不多,但今日接触下来,他对谢明瑜的品行有了简单的认识。

谢明瑜虽与赵迟暄不睦,可听到关外将士缺少冬衣时,他的担忧却是真心实意的,他并非彭飞那等小人,他对大盛朝有着自己的热枕,为官做事也有自己的底线,君子和而不同在他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似这样一个有底线的君子,哪怕与赵迟暄有旧怨,也不会拿边疆将士的性命作为报复。

辛静松了一口气。

他虽不愿拿全族人的性命去换自己的良心安宁,可若在力所能及帮助北疆将士的事情上,他从来是愿意做的,只是他虽知谢明瑜是君子,但也不敢保证谢明瑜究竟会不会在这件事情上使坏,事关将士冬衣,他如何敢大意?思来想去,他决定拉着谢明瑜一起入宫,当着他的面,谢明瑜总不好说些不利于北疆将士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