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李良自己就没有把握,能在一对一防守中抢下米兹加的球。
还有一个重要的发现:从替补上场到现在大约10分钟的时间里,米兹加没有进行过一次铲球。即使有一次被兰帕德用身体倚住之后完全摆脱了,米兹加明明可以铲球也还是伸手拉人犯规了。
这一点和李良自己一样。但李良纯粹是因为还没有练习过这项技术,米兹加这样的职业球员,在防守中也是如此就更让人难以理解了。
李良马上推测,第一,米兹加的进攻心态(workrates)恐怕是在一个非常低的等级上,攻击的意识和欲望都有极大欠缺。
第二,他的铲球技术一定有着某种程度的缺陷,所以要么是教练的要求,要么是他自己的决定——从场边对方教练的反应来看,肯定是上场前专门的布置。
也就是说,对方的教练相信,米兹加凭借常规的防守动作就可以完全限制自己了,即使牺牲球队的部分整体攻击力也无所谓。
李良的观察和推测确实部分切中了要害。
米兹加因为上一个赛季在纽约红牛队的出色表现,被球探推荐给了穆里尼奥。
然而半年过去了,他还在主要在预备队训练和比赛,的确和李良观察到的问题有关。
尽管还没有找到有效的对策,但是李良已经越来越愤怒了,他感到自己受到了巨大的轻视。
对方居然派上了一个同样不(愿)铲球的球员来防守自己,如果是皮尔洛打自己的位置,他们还敢让这个5号来防守他吗?
想到这里,李良止不住的怒火中烧:“不行!”,他暗想道:“特么的不蒸(争)馒头也要蒸(争)口气!
5号,今天哪怕什么都不干了,我也要和你卯到底!一定要赢你一次!”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bsp; { } 无弹窗 李良眼下面临的困境,大熊在禁区里看得十分清楚,他更为李良着急。
他意识到,这是李良目前最大的一个“软肋”,只不过面前的对手通过中场的人员和战术调整,用严密的防守把这个“软肋”成功的找了出来,成倍的放大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尽管同样没有欧洲职业联赛的经历,但大熊毕竟在国内顶级赛场征战了10年,还有着丰富的国际比赛经验。他一眼看出,对手用盯人加区域混合防守的整体战术,及时的把李良火热的状态降到了冰点。
这样的场景他从前也曾经见过,国家队中场那几位个人能力出色的攻击手,一到国际赛场,遇到对方类似的中场绞杀后通通熄火。
不光大熊的这些好兄弟们、还有大熊自己都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那些个人能力平淡无奇,到了中超有的连国内球员都竞争不过的选手,组合到一起后,就是能死死按住中国队这些天才中场们?
大熊问过自己在俱乐部的那位世界知名主帅,对方只告诉自己,中国球员缺乏“创造力”。
可是大熊的这几个“老铁”只要一回国内赛场,马上又变成了叱咤风云的人中龙凤,进球、助攻,表现简直炸裂。
看着李良也狼狈的陷入了同样的困境,大熊不禁想道,这个“创造力”到底是特么的什么鬼东西?
李良在海城的万人体育场、在曼城基地的学院球场,还有伊蒂哈德球场,都展示出来了让人怦然心动的创造机会的能力,这种创造力,为什么到了斯坦福桥球场就失灵了?
继续坚持防守反击的纽约城,利用伊劳拉这个“奇兵”,牢牢的控制住了后撤的特劳雷。
迪斯克鲁德用奔跑和强硬的身体对抗,来抗衡博加和摩西的后插上进攻,他和伊劳拉的中路组合有效的破坏了蓝军的进攻组织
而在一对一攻防当中,如果没有队友的协助,帕萨利奇完全不是兰帕德的对手,蓝军的中场无法持续压上。
这样一来法尔考和肯尼迪在前场得不到支援,不得不频频回撤拿球,双方的兵力全部都集中在了中场,场上的局面出现了微妙的平衡。
拉坦奇奥终于忍不住了,他对维埃拉说道:“果然……李在更高强度的整体防守下,很难发挥出自己的全部能力了,帕特里克,你有些高估他了。”
维埃拉无奈的答道:“我可能过于乐观了,之前的比赛里最让我震惊的,是李自己创造活动空间的能力,他总能想出应对的办法来实现自己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