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民国之写文(7)

他这辈子,最讨厌欠人人情。之前求助李廷方只是走投无路之下的无奈之举,如今他身体已好,手里也有了钱,足以养活自己,何必再去叨扰李廷方的旧友,浪费李廷方的人情呢?

李淑然边吃边问:“哥,我们要去哪里住啊?你知道这里哪里有租房子的吗?”

乐景安抚地笑了笑,“我不知道,但是报纸上一定有。”他在一旁的报摊前买了几份登有房屋租赁信息的报纸,打算租个如意的房子。虽然走时从李廷业那里敲诈来了两百元,但是这两百元还包括了他们平时的吃用,虽然北京现在的房价还不像后世那样贵到离谱,但是一百多元在这里可买不了好房子。

经过仔细翻阅,乐景最终敲定了几栋房子,然后便坐上了公共电车准备一一实地查看。排队上车时乐景颇有一种时空错乱之感,要不是前后都有穿着长衫的民国读书人,他都要以为自己穿越回去了。

坐在日后只能在老旧历史照片上才能看到的有轨电车的滋味并不好受。这一路上下颠簸,乐景屁股磕得生疼,怪不得老北京人都把这有轨电车称为diangdiang车。

待终于到站后,乐景牵着李淑然逃也似的下了车。乐景看中的第一套房是一座四合院,位置在现代时相当于北京的三环了,七八间厢房,月租不过20元,以现在银元和人民币的换算比例来看,月租也就2200人民币左右。和后世寸土寸金的帝都不同,如今的北平的地真的不值钱。后世有人做过调查,民国时期北上广房价排名,北京倒数第一,就连天津房价都比北京高。1933年的时候,民国政府给给西交民巷、王府井大街、正阳门大街和大栅栏这四处最繁华地带估价每亩地价2000块大洋。那时一块大洋在北京城区的购买力大约相当于人民币50元左右,一亩地才10万块钱而已。

月租两千多就能在北京三环租到一座四合院,怪不得现代那么多房奴提起民国时均向往到恨不能以身穿越。

乐景在四合院里转了转,觉得这个房子还不错,也省得他再去其他地方看房了,所以就立刻和房东签了合同,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北漂“蜗居”生涯。

作者有话要说: 诸君,我明天要做只鸽子,鸽了更新了………

周四是我们老师给定下的交毕业设计初稿的死线了,我还有一万字的作品阐述没写……你们!千万!不要!学我!

噫呜呜噫我的拖延症已经到了晚期治不好了(生无可恋)

总而言之,明天,也就是周四没有更新了!就酱!我去写作品阐述了!今天战他个到天明!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微风儿 5个;吃吃吃、忆不起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花溪墨 5瓶;浅井朝觐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