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朝鲜冷面

“诺,但凭殿下吩咐。”张宗奇拱手,励王不欲再多言,摆了摆手,张宗奇便心领神会地告了退。

十月初一是几人第一次去东宫当差的日子,这日说来没什么大事,无非就是熟悉熟悉东宫、再见一见太傅。因此他们日后要与太子一起读书,不再去自家的学塾,太傅便也算是他们的老师了。

这般行程看起来轻松平常,楚沁却还是莫名地有点紧张,早上裴砚一起她就跟着起了,心里乱糟糟地跟着他忙。

裴砚其实也紧张。常言总说“伴君如伴虎”,太子乃是储君,这差事只怕也不是那么好当的。但他眼看楚沁一张小脸绷得那么紧,只得迫着自己放松下来,宽慰她说:“没事,太子为人随和得很。今日事情又不多,我若能早些回来,带你去吃巷口的那家冷面去。”

“什么冷……”楚沁紧张得一下子都没反应过来,话问到一半才想起那冷面本是她提的,上回没吃着。

接着她便意识到裴砚是有意在哄她,抿唇笑了笑:“行,那下午我就告诉膳房别给我备膳了,晚上咱们去吃冷面。”

“嗯。”裴砚点了点头,就出了门。王宇随在他身后,压音提醒他:“公子,‘离家太远’这事,您切莫忘了。”

裴砚笑睇他一眼:“这我能忘?”

主仆二人出府就上了马车,裴砚坐进车厢中,王宇在前面驭马。但到了宫门处,王宇并不能随他进宫,因为宫禁森严,男人要进宫服侍都得是太监,定国公府里没有太监,裴砚在宫里就只能用太子拨给他的人,王宇只能等在宫门外的房舍里,等他忙完出来。

但有些事,偏是这么等着才好办。等几位公子都进了宫,身边的小厮也就都在屋里喝起了茶,几人也不熟,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王宇不主动搭话,就在那儿一个接一个地扯起了哈欠。

打哈欠这事儿,往往是有一个人打,其他人就要跟着打。于是很快便有人禁不住跟着打了一个,还没打完就说王宇:“你怎么这么困?看得我都困了。”

王宇摆摆手:“国公府离得远,我们公子怕来得迟了,起得太早,我也没睡多少时候。”

他这么一说,自有住得近的面露了然。但也有更显不解的,譬如霍栖身边那侍从就道:“定国公府还远?我们昌宜伯爵府可还要远上几里地呢。”

王宇摇摇头:“我们公子对自己要求严厉,每晚读书都至少要到十点半……哦,就是亥时四刻。”他善解人意地为没有西洋钟表的人家解释了一句,清了清嗓子,又言,“如今有幸到太子跟前当差,总不能反倒懈怠下来吧?”

“哦……”霍栖的小厮哑了哑,不吭声了。他知道自家公子是个不爱苦读的,这回能中选凭的大抵是几分小聪明,这事再深聊下去可就丢人了。

东宫。

几人到毓德殿的时候,太子尚在早朝上没有回来。早朝结束后,太子又还要去明政殿与东宫官们议事。偏偏这日的事多了些,几人七点不到就进了宫门,硬生生等到将近九点太子才回来。

太子也知让他们等得久了,边进殿边道:“诸位久等。”

几人起身见过礼,寒暄了几句,太子就带他们一道去见太傅。太傅今日也不急着讲课,总要先知道一下几人在家中都学到了什么地步,于是这一上午便是坐在一起闲聊天。

这气氛很松快,但再松快,裴砚也不能在太子和太傅跟前哈欠连天。是以他一直到晌午告退时才酝酿起困意,退至殿外便打起了哈欠,拽住太子拨给他的小宦官,困顿不已地道:“方不方便帮我泡个茶?要很浓的那种,泡到发苦也不碍事。”

那宦官叫小邺,如今才十四,听了这吩咐哑然看了他半天:“何苦喝那么浓的茶?”

“我困。”裴砚苦笑,“喝茶提一提神。”

“哦……”小邺点点头,没再多说什么,便去给他寻浓茶来。裴砚不着痕迹地扫了眼小邺的背影,心下知道,这话应该会传到太子耳朵里。

定国公府,端方阁。

楚沁一大早就又跟胡大娘子上演“婆慈媳孝”去了,因裴砚今日第一次去东宫当差,胡大娘子对她愈发嘘寒问暖起来,还让人抬了一大红木箱的东西让她拿回去,她瞧了瞧,里面大多是笔墨纸砚一类的东西,此外还有几件御寒的衣物,现下快入冬了,送这个也算正好。

瞧瞧,胡大娘子多会做人!

这种“关照”唯一的问题就是不能细品,因为一旦细品,就会很容易想明白,若真的是心里记挂,这些东西大抵该是早些日子就零零散散地送去睦园,觉得裴砚需要添置什么就送什么。如今这样大张旗鼓地送上一箱子,就是为了做给人看的。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事不细品也就不细品了。人嘛,有时候糊涂点有糊涂点的好处,没必要事事都说得那么明白,更何况就算胡大娘子的心意是假的,这一箱好东西也总是真的。

是以楚沁虽未像上一世那样千恩万谢、恨不得将每件东西都夸一遍,也还是客客气气地谢过了胡大娘子的好意。接着她便将这些东西都带回了睦园,让清秋一一记了档,又亲手挑拣了些裴砚近来就用得上的放在房里,余下的就锁进库里去,日后用得着再说。

忙完这些又读了会儿书,也就临近晌午了。楚沁觉得饿了就让清秋去传膳,脑子里却已经想起了冷面的事,私心里期盼裴砚真能早点回来。

其实现下她已经完全放松了,若他有事拖得晚了,她又馋得厉害,着人去买回来她觉得也没什么。只是她更盼着跟他一起吃,嫌一个人吃饭没劲。

这太好笑了,上辈子他们两个关系不亲近,她十顿饭里起码有八顿是自己吃的,现下竟然嫌一个人吃饭没劲,可真是由奢入俭难,这事全怪他总赖着她!

楚沁心下胡乱揶揄了一通,就这么心不在焉地把午膳吃完了。午膳后她小睡了一觉,睡醒读了会儿书又觉得饿了,便让清泉去膳房端个点心来吃,顺便告诉膳房晚膳不用备了。

东宫,裴砚在不到三点的时候就没事了,临出宫前又让小邺给他沏了盏茶。小邺心领神会,一盏茶里茶叶占了大半,沏出来的汤色几近深褐。裴砚皱着眉一饮而尽,喝得舌根发苦,跟小邺道了声谢,然后就出了宫。

他们一出宫,几个宦官就都跟太子回话去了。其实太子并无让他们去“盯着”几个侍中的意思,只是侍中们头一日来,有什么事都还是说说为好。

小邺于是就禀了裴砚今日疯狂灌浓茶的事,太子听完想了想,只说:“许是昨晚没睡好,不必多管了。”

另一边,裴砚回到国公府时约莫四点。他还没进睦园的门,王宇就先跑进去向楚沁传了话,楚沁立即迎了出去,在正院外不远处看到他的时候,她的笑意下意识地就勾出来:“你回来啦!”

这样的笑容真挚美好,裴砚不自觉地也笑了:“走,吃冷面去?”

“嗯!”楚沁重重点头,两个人索性没再往里走,直接转身出门。

巷子口不远,他们便也没乘马车,不紧不慢地散着步过去。走到店门口的时候不到四点半,时间尚有些早,店里没什么人,两人便寻了个靠墙的位置坐下,裴砚望着钉在墙上的木板看了看菜名,很快讶异道:“竟是鲜族菜?”

楚沁也有些诧异。

所谓鲜族菜,来源本是朝鲜国,大晟的附庸国之一。但因两国接壤,几百年来不免有百姓迁居大晟,一边渐渐与大晟子民通婚成了本朝人,一边又尚保留有自己的文化习俗,便称“鲜族”。

但大晟幅员辽阔,鲜族人到底不多,楚沁活了一辈子都不知道京中竟有鲜族菜的馆子,更不知定国公府的巷子口就有这么一家。

……当然,这也可能不怪鲜族人少,与她上辈子的“清心寡欲”也很有关系。不说别的,旁边那家胡辣汤可是河南人开的,河南多少人呢?她上辈子也没留意过京中哪有他们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