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在尺素江边游赏月下江景的时候,鹿门书院内却是一片来来往往的奔忙身影,紧锣密鼓地为明日符令之争作准备。
宋嘉树与李成蹊两人在誊写玉牌,时不时有师弟跑来询问,宋嘉树不厌其烦地一一解答,口若悬河,李成蹊更多的只是埋头苦干,偶尔开口也是惜字如金。
有忙里偷闲的交头接耳,李成蹊不开口斥责,只是看着他们笑了笑,窃窃私语的小弟子们便都不好意思地闭了嘴。
“李师兄人挺好的,”过不了多久,他们又开始嘀咕起来:“就是为人处世太死板了,怪不得山主偏爱更伶俐一些的宋师兄。”
“嘘!小声些!你还真仗着李师兄脾气好,不怕被他听到!”
嗡嗡谈话声小了些。
“出事了!外面出事了!”大门猛地推开,有人飞奔进来大喊:“又有人死了!在江里!”
李成蹊和宋嘉树两人霍然起身。
—
人都聚在江边,指指点点。
几缕血丝在尺素江江水里荡漾开,江水玄黑,宛若一个巨大的无底洞,将月光悉数吞没。
坠江的人被拉了上来,一袭襦衫染得血红,鲜血掺杂着冷水,从身上成股流淌下来。腹部一个血肉模糊的洞,金丹已经被掏走了。
“这是第几个了?”
“我是三日前来蒹葭渡的,每日必死一人,少说也是第四个。”
围观者议论。
“查出来是谁干的吗?”
回答的人都摇头:“看样子没有一点头绪。”
正谈论着,一群穿月白襦衫的弟子们匆匆赶来,打头的是宋李二人,看热闹的路人识相地退到一旁,看着他们将那人抬上岸。
李成蹊将他黏在脸上的乱发拨开,这人冻得脸色青紫,气息微弱得几乎感觉不到。
“谁认识这个人?”
这些死掉的人,无一例外都是些无名无姓无亲无友的散修,孤零零客死他乡,也无人接管,唯一的影响是给大家带来恐慌。
至于下杀手的人,估计是想在极短的时间内提升修为,好赢得符令进入秘境,所以才拿走了这些人的金丹。
李成蹊又问了一遍:“谁认识这个人?”
“是那个儒修。”一道声音传来。
李成蹊一愣,循声望去,“姜剑主?”
“之前有人在对岸比试的时候,我多看了两眼,”姜别寒盯着这人若有所思:“虽然看不清他的脸,这身衣服却记得很清楚。”
“对对对,我也看了那场比试。”他打头开口,立刻也有其他人接话:“这位公子和一个大汉比试,还轻轻松松地赢了呢,真是没想到转眼就成了这样子,真是可怜!”
当时围观的人不少,这人身法飘逸,令人印象深刻,紧接着便有不少人站出来作证。
“赢了那大汉后,他便一个人低调地走了,这倒没什么奇怪的地方。不过那大汉被个孱弱的读书人戏耍一番,离开的时候还骂骂咧咧极不服气,我看这人很可疑!”
“是呀,他还放狠话说,等明天上了擂台,最好祈祷着别遇上他,否则要将这人打个半死,简直是目无法度!”
得亏今晚江边人多,这人丧命后还有人替他讲话,否则像前面几个无名之辈,死得不明不白,还无处诉冤,便真要成一桩陈年冤案。
线索差不多都有了,李成蹊问:“和他比试的那人在哪?”
“在……诶?那人怎么不见了?”
过了这么久,那人估计已经早已混入人群中悄然离开,说不准得知消息后连夜离开蒹葭渡,按着散修们浪迹天涯的脚力,再晚一步,恐怕追到天涯海角都追不上。
李成蹊不敢久留,匆匆带上人去追。
宋嘉树留在原地,垂头看着地上这个性命垂危的散修,指挥其余人将他抬走。
不知谁开口问了句:“他还有救吗?”
宋嘉树微笑着摆出一个歉疚的表情:“金丹没了,魂魄受损,恐怕……命不久矣。”
开口的是个理中客:“你们鹿门书院不救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