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第143章

柳冬梅作为宣传人员,跟着去了地方上。

她在高校驻扎着,见到了何伯伯。何伯伯进了革.委会,属于革命干部。多年未见,她变化很大,何伯伯认不出她了,也不记得她的大名。

柳冬梅不便提起,对何伯伯尽可能地支持。

要说,高校这边问题一大堆,知识分子瞧不起工人,工人也瞧不上知识分子,斗争很激烈。何伯伯说,根子还是在思想认识上,有些人自以为高人一等,不能平等地看待体力劳动,早晚得接受再教育。

何宏民一语中的。到了来年,闲置下来的教师大部分去了干校,一边学习,一边参加劳动,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辛苦。

从部队上抽调出去的,大部分是机关人员,也有连级、排级干部。

柳冬生在基层,训练计划也受到了影响。从连队到团部机关,将近三分之一的人员去了地方上,长期不训练哪行啊?可地方上需要支援,不然,稳不住。

团里的作战参谋也被抽调出去了。许团长把柳冬生借到团里,说:“柳参谋,咱们团的演练计划就交给你了!”

柳冬生接下任务,就忙乎开了。

本来,他就有一个演练计划,正好施展开来。

冬季演习,二团表现得很出色。

柳进原作为评委会一员,很欣慰。

他希望冬生呆在基层,好好锻炼。而不是调到总参,搞那些纸上谈兵的东西。说到总参,江立峰那边好久未见动静,是不是有什么变动?

在忙忙碌碌中,到了年底。

因为运动的影响,工业总产值下滑。而农业取得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大丰收,成绩喜人。要说,运动并未波及到农村,上面发了通知,县级以下单位不准串联,不能影响生产。当然,学习是必不可少的,赶着早上、晚上把社员们集中起来开大会,读报纸、听广播,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这一学,就是十年,什么样的思想改造不了?那些封建迷信、封建习俗被连根拔起,劳动妇女的权益前所未有的提高。

农业产值增长,知青们也做出了贡献。

上山下乡早就开始了,尤其是京城和沪上这样的大城市。高中毕业后,城里安置不了就动员下乡,前后有一百多万知识青年奋战在农村。他们带去了新观念、新思想、新文化,一举打破了农村闭塞落后的面貌。同时,农村也改变了知识青年,辛勤劳动,不闭门造车,瞎胡哼哼。

在讲究奉献的年代里,知青们被战天斗地的精神鼓舞着,不怕苦,不怕累,把最美的年华留给了那片沃土。

*

远在欧洲,离运动很远。

田小苗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加以分析。她想整理一份资料,关于外交方面的,为中间策略提供依据。

“把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的人搞得少少的……”(注1)

这是政治层面的,可如何实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