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仅仅是装扮,更是气质和精神面貌。
林恪静有点眼热。
她打扮得很亮丽、很时髦,却少了一分清新淡雅。
同学们聚在一起,有说有笑。
听到林恪静在京城负责接待外宾,羡慕得不得了。林恪静喜欢出风头,多少有点炫耀。江黎明咳嗽了两声,可林恪静装着没听见。
这么多年依然未改。
江黎明站在人群外,跟小苗交换了一下眼色。
意识形态领域不再提了,保密工作没那么重要了,像他们这样的外交人员限制少了。他觉得这样不好,只提人性化,却丧失了警惕性。
田小苗也有同感。
他们都是从刀尖上走过来的,晓得大意带来的后果。
可时代变了,变得有点陌生。
她不禁问道:“难道是我们落伍了?”
“我们没有落伍,是我们心存理想,不想丢下最宝贵的……”
江黎明摇摇头。
回国后,他也在努力适应。有人际关系,有思想碰撞,还有一些嘈杂、混乱。经济在改革,政治也在改革,各种思潮涌现,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会纠正,但也需要一个过程。
正说着,何有才和韩文溪来了。
他们见了小苗,惊讶得瞪大了眼睛。
“小苗,你调回来了?”
“嗯。”
这些年神神秘秘的,都以为小苗在出版社工作。见了面也不说破,含含糊糊的。其实,小苗的身份半公开,属于外事部门,跟文化交流有关。
“小苗,我也可能调回来……”
何有才跟小苗说话,一脸兴奋。
韩文溪围着林恪静打转转。她对米国很感兴趣,说:“我堂妹出国了,去那边探亲,不回来了……”
林恪静未提驻外之事,只是把她眼中的米国描绘了一番。
韩文溪一脸神往,几句英文脱口而出。
何有才皱了皱眉头,晓得妻子的想法。
田小苗很关注三线建设。听到何有才提起,就聚精会神地听着。
一九八零年,三线建设告一段落。
一部分军转民,一部分搬迁,一部门依然是国防工业。相对而言,人员没那么封闭了,可以定期回来探亲。
一代人的努力,成就辉煌。
因为是战备需要,一些设施在密林深处。由于交通问题,不得不放弃、迁移。
这很可惜,这是集全国之力建设的。为了战略缓冲,为了保存有生力量,为了不给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机会。
没有三线建设,就没有今天的和平。
这些战略设施,起到了威慑作用。
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是口头上说说,而是靠实力。在建设大西南的同时,也向世界发出了怒吼,哪怕进入了纵深地带,也要战到一兵一卒。
在后世,很少谈到三线了,就跟前三十年一样,而红利却享受到了。没有三线为基础,苏联人不会止步,米国人不会跟我们和谈。和平问题没有解决,也谈不上后续的改革开放。
一直以来,我们的大门是敞开的。
先是跟苏联的经济合作,接着是亚非拉地区。以米帝为首的西方重重封锁,以苏联为核心的强力打压,我们从未放弃。
从学校回来,田小苗感慨良多。
以前不明白,为什么要搞三线建设?
后世的种种告诉我们,一个大国,不管是放下武器也好,屈膝投降也罢,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近代历史中,积弱已久,更可怕的是主.权丧失,沦为附庸,继而被分割、被肢解。
我们想过好日子,可有些人就是不答应。
这种威胁自建国开始,一直持续了很多年。直到二十一世纪,还是妄图控制我们,阻挠我们,用谎言让我们自废武功,屈服于他们。
八十年代中期,还真忽悠成功了。
大飞机下马了,半导体下马了,自主研发的机械设备丢到了一边,花高价进口日本淘汰下来的机器,被坑的事件屡见不鲜。那些埋头苦干的人,赶不上买办们的投机取巧。宝贵的外汇被拿来进口彩电、冰箱、洗衣机、电子表、录音机、录像机,廉价的电子设备在国内卖出高价,急功近利,毫无规划可言。
因为经费紧张,国防工业也受到了影响。一大批军工企业转为民用,唯一保住的是防御体系,导.弹、雷达、歼.击机,还有航天科技。
利益再分配时,更是混乱。
“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
这种悲哀,无以言表。
多少年后,才回味过来。可浪费了宝贵的十年,甚至二十年。
想着接下来的种种,田小苗很心痛。
计划经济年代过去了,意识形态没人提了。一切向钱看,没人在乎什么理想、信念,只想挣钱过好日子。
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吗?是阵痛么?
丢弃了理想和信仰,丢弃了自主创新精神,就等着被人家卡脖子?
这些话,没人听得进去。
她跟柳冬生都“落伍”了,跟这种喧嚣、浮躁就像两个世界。
这是时代变革,无法规避。
在纷繁杂乱中,部队就像一个港湾,他们置身其间,守护着理想和信念。
也许有一天,她也会被同化,把过去当成一个梦想。可她的内心会不安,那是用青春热血甚至生命追寻的,岂能轻易放弃?
做自己就好。
田小苗宽慰着,努力适应这一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