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进军家三个娃娃,敏敏是老小,六三年的,考上了警校。毕业后,会分到公安系统,从事法医工作。
梅子在机关,当了处长。
章建军下了基层,担着团长,一个星期回来一趟。章主任也退下来了,天天拉着柳进原下棋。只要输了,一定要赢回来,饭都顾不上吃。
军区机关也做了调整。
指挥一级都迁到了郊区,留下的多是文职部门,包括军区总院、战略研究所等。作战部是第一批搬迁对象,这就意味着,田小苗和柳冬生又要分开了。
“好不容易回到沪上,见面反而少了?”孙梅英忍不住叨叨。
“娘,一个星期见一次面正好,省得拌嘴……”
田小苗和柳冬生早就适应了。
他们有各自的事情要做,不可能天天在一起。
分配住房时,后勤处给了两个方案。
可以住在大院里,也可以搬到新址。那边虽然在郊区,可配套齐全,托儿所、学校、医院、食堂都有。不过,郊区毕竟是郊区,不像市区这么热闹。
田小苗征求娃娃们的意见。
“甜甜,茂茂,你们想住哪儿?”
“妈妈,我想在市里,跟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在一起……”
甜甜和茂茂换了新地方,还没适应过来。
可甜甜很懂事,不再想着回京城。她本来就是上海娃娃,现在回老家了。茂茂是个自来熟,只要有小朋友,一会儿就玩到一起了,一点都不挑剔。
孙梅英和田大旺自然希望留在市里。
五一在外地,跟建华生了娃娃,被接到京城的姥姥家,宝贝得不得了,他们根本挨不上边儿。三子大学毕业后,考上了研究生,在学校住着。家里就剩下他们两个,全指望着甜甜和茂茂解闷儿。
柳进原和苏红霞就更不用说了,在市里才能天天见面啊。学校就在附近,幼儿园在院里,想娃娃了隔着栅栏就能看到。
经过慎重考虑,田小苗和柳冬生把家安在了大院。
由于搬迁,家属楼里空出来不少。
按照级别,田小苗分了一套三居室,粉刷了墙壁,配了家具,焕然一新。新址那边,柳冬生也分配了住处,可以一起过周末。
安顿下来了,田小苗投入到了工作中。
她不想放松警惕。
和平了,并不代表危险的彻底解除。在看似平静的水面下,暗流涌动。
在忙忙碌碌中,进入了三月。
田小苗迎来了三十九岁生日。孙梅英一直记着,说要好好过一过。
“娘,我不过生日了,省得又老了一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田小苗摆摆手。
马上就迈入四十的门槛了。她觉得自己还年轻,尤其是心态上,就像当年北上时,意气风发。可过生日却提醒着她,进入了一个成熟年龄段。
这时候,江黎明和林恪静回国述职。
他听到小苗回了沪上,黯然神伤。
过去的早就淡忘了。
可每次回到京城,想到小苗也在这座城市,就感到踏实。这些年驻扎在外,最思念的是祖国和家人,也包括小苗。
这种情感跟青春记忆联系在了一起。
很多时候,他不会刻意提起,却从不曾忘却。
这跟恪静的感情不同,他爱着恪静,像妻子、妹妹,时刻挂在心上。他们有三个孩子,两男一女,大部分时间在国内生活。这是出于安全考虑,不想孩子成为软肋,成为要挟他们的借口。
这趟回来,他想把工作重心转到国内。
恪静说:“出去那么多年,对孩子们关心不够,得跟孩子们在一起……”
可组织上怎么安排,还未确定。
他跟恪静说:“一切服从上级指示,如果需要,我们将继续奔赴前线……”
江立峰也希望孩子们留下来。
这么多年,一直担着心,怕在国外有个闪失。
他嘴上不说,可心里何尝安稳过?
林家也是这个意思,说:“该奋斗的都奋斗的,孩子们都四十出头了,也该安顿下来了……”
国内情况很复杂,在外面反而简单一些。
这天,江立峰把黎明叫进书房,单独谈了谈。
他退休了,可消息还很灵通。
“去年,柳冬生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也得罪了一些人……”
江黎明猜测,跟小苗有关。
那种分析预测,一般人做不到,唯有田小苗有这种能力。这也间接地帮他的大忙,不但避开了危险,还免受了处分。
这么多年了,小苗一点都没变。
江黎明去翻译室大院走了走。这是他跟小苗一起战斗过的地方,那林荫小道、花圃、四合院还保持着原样,残留着一点气息。
一个星期过后,工作安排下来了。
江黎明在信息研究所,接替小苗的工作。林恪静去了外事办,负责对外交流。这也许是一个过渡,很快会有新的任务。
到了“五一”节,学校搞活动。
很多校友赶到了沪上。
江黎明和林恪静也来了。他们见到了小苗,还有昔日的同学们。
有的变化很大,有的还跟当年一样。
尤其是田小苗,穿着白底碎花连衣裙,扎着马尾巴辫,像个女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