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晋江独家

*

在家人的监督下,小梅终于拿起了书本。

孙玉华家的凯凯、跃跃也在复习。

凯凯是受子的影响,什么都要比着来。他们从小就是好朋友,长大了也一样。虽然分开了,可常常写信,赶着回来探亲,一定要聚一聚。子喜欢爱书,凯凯也跟着。不然,就说不到一块儿了。

跃跃是被孙玉华揪着,说:“你几个哥哥都爱学习,你也得看书……”

跃跃高中毕业,就参军入伍了。她在军区总院当护士,常常值班,忙得很。孙玉华希望跃跃再提升一步,就紧紧盯着。

小苗上次回来,跟他们透了信儿,说:“这是个机会,一定要抓住……”

跃跃今年十九岁,多学点总是好的。再说,护士哪里比得上医生?若是考上医学院,就不一样了。家里最小的是敏敏,上初中二年级,也得抓紧了。

孙玉华盯着跃跃,赶着调休,哪里都不能去,得在家复习。

柳进军心疼闺女,说:“看把跃跃累得,在医院里呆着不是挺好的嘛,万一考到外地去,岂不是见不着面?”

孙玉华不管,说“当护士就不累?我可不想跃跃当一辈子护士……”

高考能改变命运,尤其是在七八十年代。

凡是相关的,田小苗都提了醒,包括江队长、徐立方、赵国江家在内。

这些都是恩人,要报答一下。

当然,她不方便出面,是大旺同志转达的。都是聪明人,一点就透。再说,她的不凡,徐叔叔早就猜到了,没有点破罢了。

江队长那边,是梅英同志写得信。

运动期间,跟余晓华的通信中断了。江队长受到了冲击,靠边站了,怕影响到大旺同志,就主动断了联系。运动结束,江队长恢复了工作,这才写信过来。

大旺和梅英回老家探亲,还专门去探望。

余晓华很激动,拉着梅英的手,有着说不完的话。孙梅英也激动得落了泪,她跟余晓华的情意延续了那么多年,弥足珍贵。江队长和田大旺也性情相投,说着家乡的事儿,回忆着那段峥嵘岁月,激.情满怀。

江队长家四个娃娃,两儿两女,老大比五一大一点,今年二十六,成家了,从部队转业后在行署武装部工作,老二在工厂上班,老、老四下乡当了知青。

丢开书本很多年,早早复习把握会大一些。

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文凭会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八十年代,各行各业提拔了一批青年干部,都是大学毕业生,进入领导班子,成了核心力量。

田小苗自己也在努力。

她语言能力强,目光敏锐,文化交流、经贸往来、军事考察都有参加,光提交的报告就有十多份,成了欧美问题的首席专家。

柳冬生也在努力。

他提到了团级,成了作战部军演方面的负责人。前来参训的王牌师、王牌旅,提到柳参谋都恨得牙痒痒,可又拿他没办法,年年参训,年年被虐得死去活来,可没人摸得清柳参谋的套路,都是被动挨打,能多坚持一会儿就是胜利。

夫妻二人共同进步。

到了一九七七年的春天,田小苗也提到了团级。她十岁,忙事业的同时,生儿育女也没耽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