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梅英一边夸着,一边忙乎着。
小苗有的,冬子和梅子自然也有。虽然去了金陵城,可孙梅英一直记挂着。她拿出事先量好的尺寸,给冬子和梅子一人做了一件。
“小苗,来试一试……”
田小苗当衣服撑子,给冬子和梅子试衣服。她比冬子矮一点,比梅子高一点,她能穿的,冬子和梅子也能穿。
孙梅英的手很巧,自打学会蹬缝纫机就停不下来了。
她和大旺把布票省下来,给公爹、婆婆一人做了一套新衣裳。这是细棉布的,在农村可不多见。她还计划着,把今年的布票省下来,给爹娘也做一身。
经济宽裕了,出手自然大方。
她和大旺一个月挣一百六十七块,除了吃喝,缴纳水电费、住房费之外,能存不少钱。现在每个月给老家寄十五块,足够公爹婆婆的生活费了。可公爹和婆婆收到钱,不舍得花,都攒着,说这样心里踏实。
在农村生活不费什么钱,可腰包鼓了是挺自在的。
说到老家,江队长又帮了大忙。
前一阵写信说:“县供销社打算一年四季收购山货、土特产,各个镇子都要设点,就争取了一个名额,先给大壮,估计下个月就去报到……”
算算日子,大壮应该去镇子上上班了吧?
虽然还没收到家书,可江队长办事稳妥,应该没什么问题。
对吕秀蓉和田大壮,孙梅英心存感激。
跟西院的大哥大嫂不同,这些年看着宅院、种着地,帮了不少忙。虽然,收成都归了三家,她和大旺啥都没要,可还是很感激。
老家的事儿就这样,看开了,也就不在乎了。
孙梅英把冬子和梅子的衣服熨烫好了,叠起来,准备送到进军那边。那边有首长去金陵城,正好给柳大哥捎过去。
再过两个月,孙玉华要生产了。
孙梅英把三子小时候穿过的小褂子、小鞋子、小棉袄都找出来,清洗干净,搁在阳台暴晒后,收拾了一个包袱,一井送过去。
自打柳大哥走后,星期天聚会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了。孙玉华怀着身孕,柳进军要值班。再说,住房拥挤,副食品定量供应,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了。
赶着星期天,田小苗在家温习功课。
孙梅英和田大旺带着五一和三子出了门。
到部队大院时,凯凯正闹着。
“爸爸,去姑姑家找弟弟……”
“好,等下个星期天,爸爸送你过去……”
柳进军哄着娃娃,焦头烂额。
孙玉华挺着肚子,负担很重,一动也不想动。
接到门卫打来的电话,柳进军忙不迭去接人。
“大姐,可把你们给盼来了!”
柳进军看到孙梅英,就像看到了救星。大哥在的时候,一切都顺理成章。可大哥走了,压力倍增。
孙梅英也很有感触。
一直以来,柳大哥像兄长一般呵护着。等到他们都成长起来了,才慢慢松手。
*
转眼进入了四月。
各行各业鼓足干劲,朝着社会主义迈进。
思想水平也要提高。
上面提倡大鸣.大放,号召广大群众提意见,不管是生产上的,还是管理上的,该批评的批评,该改正的改正。
机关单位更是如此。
职工们发动起来了,鸣放专栏里你一言我一语,贴得满满的。有长篇大论的,有短小精干的,有署名的,也有不署名的,反正热闹得很。
“鸣放”一开始,田小苗就提醒过。
“爹,人家提意见,就听着,千万不要发火……”
少说话,多做事,态度要谦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