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忙忙碌碌中, 到了除夕。
伙房要包一顿饺子,给同志们改善一下生活。
这是北方习俗,搁在沪上大多吃汤圆、小馄饨。机关里的同志一多半都来自北方, 对饺子情有独钟, 做梦都在想着呢。
可吃饭的人多, 靠着炊事班可忙不过来。
后勤部的同志、连带着家属都来帮忙了, 还带着面盆、擀面杖、锅拍等工具。
孙梅英也挽起袖子加入进来。
小五一搁在托儿所,不用操心。
小苗、冬子、梅子早就盼着吃饺子呢, 也挤过来凑热闹。炊事班长瞧见了, 就拦着说:“小娃娃, 不要下手,小心包烂了……”
小苗、冬子、梅子还是偷偷包了几个。
大人们围着案板,忙成一团。
炊事班长一边吆喝着:“同志们, 加油啊!”, 一边在小黑板上写着:“晚餐供应饺子(猪肉萝卜馅儿),凭票, 一人一份。”
到了半下午,又呼啦啦地来了不少同志。
伙房里坐不下,就在饭厅里摆上大盆、案板。有揉面的, 有擀皮的,有包馅的,还有耍嘴的,热闹得不得了。
这是后勤科的李科长号召来的,说:“人人动手,丰衣足食。”
到了下班点,饭厅里摆着一锅拍、一锅拍的饺子,白白胖胖的, 就像小元宝。
打饭窗口也排起了长队。
人多,饺子得一锅一锅地煮,根本来不及。可要过年了,同志们心情舒畅,一边排队,一边说话,一点也不着急。
同志们不着急,可炊事班长急了。就探身出来,大声吆喝着:“同志们,有家属的,可以打回去,自个儿煮……”
可吆喝归吆喝,发扬风格的没几个。
生饺子不好拿,不小心就烂了,影响口味。
为了跟打饭高峰错开,炊事班破天荒地提前开饭。老早地煮了一大锅饺子,连汤带水,一人盛了一大碗。
“后勤人员先吃,跟同志们错开……”
孙梅英也趁热吃了。
小苗、冬子、梅子也跟着沾光,一人弄了一碗,吃得浑身冒汗。孙梅英补了饭票,又特地打了一份,装在饭盒里,给田大旺捎着。
冬子和梅子也喊来了通信员,端着锅拍买了三份生饺子。
爹还在开会,不晓得啥时候下班?
就先打回去,自个儿煮着吃。
吃完了饺子,孙梅英去托儿所接娃娃。
她用小被子裹着,抱在怀里。
田小苗提着饭盒袋子,跟在后面。
刚走到大门口,就看到田大旺来接人。
天冷,没骑自行车。
田大旺从孙梅英手里接过娃娃,用棉大衣裹在怀里。
小五一睡着了,乖乖的,老实多了。
孙梅英接过饭盒袋子,让小苗揣着袖筒子,暖暖手。
到家时,天已经黑了。
饺子也凉透了。
孙梅英捅开火炉子,架上平底锅,抹上一点菜籽油,把饺子煎了一下。
金黄金黄的,外焦里嫩,就连饺子带锅端到楼上。
“大旺,吃吧!”
田大旺热乎乎地吃了一顿,还给小苗和梅英饶了两个。
烧了一壶热水,田大旺提到楼上。
一家人洗洗脸,洗洗脚,就躺下了。
自打冬子和梅子搬回家,无线电也搬回去了。听到隔壁传来了新闻播报,田大旺说:“等以后,咱也买一台。”
“好。”孙梅英一边应着,一边往大旺的怀里挤了挤。
田小苗躺在小床上,听着爹娘说话,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
除夕之夜,就这么过去了。
*
“春节”放假一天。
田大旺照例起来跑操。这是多年养成的习惯,不想改,也改不了。
田小苗是死活都不想起来。
天那么冷,起床是需要勇气的。